首先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表现为是:A.不求甚解,听到一知半解就认为都明白了;B.无好奇心,看到任何东西都觉得理所应当;C .没问题,提不出问题,懒得想。自我认为:在这3种表现中,第1点有时做得不够好,因为自己总会有一些顾虑,担心占用太多别人的工作时间,不像在学校可以去刨根问底的问很多,职场中还是要靠自己去思考去想。但是有一些业务需求提出来的时候,如果你不刨根问底的去问清楚,可能单靠自己很难把这个需求背景、未来成功的样子100%理解到位,导致最后写出来的PRD存在一些漏洞,这样对于业务方和技术小伙伴来说都属不负责的行为。所以以后还是厚着脸皮多问,只有前期问清楚之后,后期写出来的需求文档才越全面。对于第2点好奇心,我知道在工作和学习上好奇心越强越好,多学多问才能成长的越快。对于同辈,我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如果别人抛出了一个很厉害的想法,我会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思考,思考的路径是什么,你之前是学习了什么吗?为什么你可以想到我想不到?对于资深的前辈,我的好奇心会因为场合的不同有所收敛,在严肃的环境里,我会收敛我的好奇心;在放松的环境下,我的好奇心就会变得很强。比如,之前和帆姐一起吃饭,我感觉帆姐的思辨能力特别强,不管说什么话题都显得特别有趣,然后也非常好奇她到底是如何考上这么厉害的大学的,然后她的回答和我想象的差别非常大,帆姐所在的教育环境和我所经历的完全不一样,她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最好最有趣的教育,好的教育环境和自身的努力帮助她走到了现在,这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以后不管多累都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对于第3点,我觉得我100%不匹配。
其次是思辨能力。目前我最大的问题是思辨能力不足,为了提升我的思辨能力,我的规划是:
1) 不断的输入,为思考提供基础。思辨能力不够最主要的原因是输入不够,不能很好的为我的思考提供基础,导致我的思考没有着力点。对于大脑而言,学习等于输入和存储,而思考等于整合和输出。没有学习,思考没有着力点;没有思考,知识仅仅只是知识。所以需要在思考中不断地接纳各种输入,包括读书、自己的阅历、以及与人的交流等等,然后再思考,再接纳输入,直到最后洞察本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看书,多与人交流,多参与评审会,勤思考日常生活与工作,拔高身段看问题,学着分析别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2) 多向自己提问,让思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之前我很容易陷于一种状态:读了一些文章和一些书,但一段时间后,连读了什么都记不得了,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可是当别人提起时,我就又会恍然大悟。我思考了一下:①为什么我读了一些书仍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因为没有实践运用;②为什么没有实践运用?→因为没有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点”结合起来;③为什么没结合起来?→因为读完一本书之后就匆匆放下了,没有整合知识,没有好好的思考这些知识;④在提问的这个过程中,不要仅仅停留在大脑,要实际的写下来。思考的第一步是向自己提问, 提问的过程,其实就是面对问题→提出问题→找到原因→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而且,提问常常不是只问一个问题就结束,而是持续的、一层一层地问下去。
3) 让思考可视化。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整理,不要只停留在了“认识”这个阶段,要做到了“分析、思考、整合知识”。书上有很多东西是我已经知道的、不需要的内容,需要对作者的内容进行再整理,找到我需要的,转化成我自己的内容。这样思路才能清晰、有条理,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也才能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
4) 学会关注方法,而不是结果。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先不要急于去得结论,而是着重去观察,思考,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在看别人分析问题或者看书的时候也是一样,着重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不是结果。
5) 避免那些不利于思考的思维模式。比如:只凭自己的感受判断事情的思维模式。避免凭感觉(表面的思考)说话或做事,没有进一步思考和分析的意识,只有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仔细的思考一下。很多时候,出现问题了,也只是片面的去思考,这样都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