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除了牛奶和绵羊油还有什么

写在前面的话~

好多年前,我旅行回来都会认认真真写游记,精心挑选照片,记录旅行中发生的故事,花大量的时间做成一份PPT, 最后用邮件群发给我觉得要好的朋友们,当时微博还没火起来。

后来,旅行变成了一种实时同步的图文直播。

“如果在旅行过程中,没有拍照发微博(现在是发朋友圈)让大家知道我今天玩了什么,那相当于没玩过。

12年去澳达利亚旅行途中,我的手机掉进了十二门徒景区公共厕所的马桶,后面几天用一支老版的非智能手机做紧急联系备用。那时候正是人人微博的年代,中国网民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都晒在上面。出门旅行不能拍照发微博和粉丝们互动撩骚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种极度的心理煎熬。临走前我们在墨尔本吃过一家非常棒的餐厅,食物音乐环境都没得说(“非常棒”的感觉来自我理性思考系统的体验自我);但在我直接的回忆中那顿晚餐我心情极差(来自我直觉思考系统的记忆自我) - 由于这家餐厅太棒了,同行的其他5个人纷纷在微博上进行直播,整一餐饭都在不停得拍照发图回复评论念出好笑的评论,而我只能在一边毫无参与感倍感落寞得吃饭。那个当下,不能分享到网上的高级餐厅和美食,就是一场虚无。

5年后这次去新西兰,没怎么发朋友圈,但是我想好了要重新起笔写一篇旅行记录。当我回国后陆陆续续写了小一半的时候,我的手机就在出差时被偷了。以至于我在新西兰拍的照片全部丢失(像我这么懒的人,怎么可能再背一个照相机去呢)。我犹豫还要不要写下去,记录旅行没有图?这不是耍流氓么。后来决定还是写完,否则在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什么关于这次旅行存在过的痕迹了。 而人的记忆又是那么不可靠。

-----文中照片由同行朋友圈提供,感谢微信-----

这次新西兰旅行谋划了大半年 (其实是别人在准备,我很无耻得坐享其成了),为了更好得体验这个以自然风光著称的国家,我们选择了房车自驾环岛游,时间两周。出发之前已经安排好大致的线路,我全程服从组织安排贡献人力(做司机或者提供翻译服务或者其他一切需要出力干活的事情)即可。我们从国内飞到奥克兰,住一晚休整,然后第二天国内航班飞基督城,拿车上路。按照大致的行程规划,从基督城出发->往西北霍基蒂卡Hokitika ->南下福克斯冰川Fox Glacier ->继续南下瓦纳卡湖Wanaka -> 皇后镇Queenstown -> 北上蒂卡普湖Tekapo Lake(我最喜欢的一站)->  回基督城,还房车 ->回奥克兰->回国。


刚开始几天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凑,几乎每天换一个地方住,白天都在开车赶路。中途我们商量从原本的行程规划中拿掉了几个地方,所以从皇后镇开始我们在一个地方至少停留两天。自驾的好处就是路上看到美景,管他有名不有名都可以随时停下来玩,玩够了再上路,只要营地工作人员下班之前(一般是晚上8点-8点半)到达check in就行。如果想在一个地方停留久一些也可以随时调整计划。基本上这些地方的房车营地都不需要提前特别久预定,除了皇后镇离市区3分钟路程位置最佳的Queenstown Lake View Holiday Park最好提前一点订好,其他营地我们都是当天或者最多提前一天晚上预定。


亚瑟通道附近的公路

“人是需要自律的,但是像我现在过得这么没人味儿,我觉得也不对。应该多一些世俗的欢乐。” - 朴树

                                回归正常的日常

新西兰是一个特别地广人稀,给人一种平静祥和感的地方 - 和澳大利亚很像,但是这种感觉更甚。以前我常常倾向于去有城市,人多热闹的地方去旅行,不过这次在新西兰,没有纸醉金迷的super city,没有长长的must buy清单,也没有安排什么泡吧夜店,除了饱览美景,就是好好过了两星期饮食起居相对正常的日常生活。

平日里我的生活状态是典型的亚健康 - 从早忙到晚,吃饭能快则快(晚饭基本不吃),晚上不舍得睡(因为忙了一天,总想给自己一点放松的me-time moment),早上睡不醒。

这次旅行,我对自己的预期就是做到这三点:好好吃饭,远离手机,早睡早起。

| 假装很贤惠

早上,一定要吃一顿悠闲的早餐。如果早上要赶路开往下一个目的地,我甚至会特意比其他人早起半小时,只是为了能给自己留出一顿不紧不慢吃早饭的时间。中午,有时候我们会找个town做停留,选一家点评高分的餐厅吃一顿。如果早饭吃得比较晚路上也不饿 - 当然也有可能开一路全是田啊山啊牛羊草泥马啊并看不到一个像样的town,就干脆开到当天住宿的营地再吃。在不同的房车营地,做饭吃饭都可以去公共餐厅,微波炉烤箱电磁炉等基本厨房电器都有,往往也会有很多其他旅客留下来的各种调料(根据我的观察,橄榄油、盐、黑胡椒这些几乎每个营地都会留下很多,中式调料不一定有,建议自备一些)。基本上隔两天我们就会找超市进行一次大采购,塞满房车上的冰箱。因为我们住的大多数营地都在城郊,开七米长的房车进城也不是很方便,大多数时候我们就用超市买来的食材自己做。

我们四个女生 - 三个单身一个年轻妈妈,都不讨厌做饭,也都能做一点。煎三文鱼炒蔬菜红烧肉牛排羊排蛤蜊汤,大家想吃什么会做什么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同行的姑娘还从国内带了几包火锅底料,背了一个炖煮炒多功能锅,沿途只要看到华人超市就去狂买一通肉卷和丸子,晚上回去直接麻辣火锅,常常引来老外的围观。 一方面可能麻辣火锅的味道实在太具侵略性,另一方面他们也很好奇这种方便又看起来很美味的烹饪法,当我解释说“这是中国传统的火锅,所有东西扔进去煮熟了就能吃啦”,老外们由衷得感叹中国人好聪明!


在营地的公共餐厅吃饭是种很特别的体验,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各国美食各种气味大汇聚。有人在做意面,有人在炒蔬菜,有人在做肉酱,有人在烤面包,有人在煎牛排,也有人在煮一锅杂烩汤。。。


对比其他菜系,做中餐还是太复杂。在Tepako湖营地住宿的时候,碰巧遇到一队可能是广东来的中年团。这个营地的厨房比较小,一排有四个电磁炉位置另一排四个水槽,人少或做简单的东西还好,他们一进来瞬间不够用 。6、7个大叔大妈各自分工,洗菜切菜炒菜蒸鱼煮米饭还要炖汤。。。一下子占了3个炉灶3个水槽,而且这个厨房兼餐厅并没有排油烟机(因为老外做食物没有什么油烟啊)。。。后来的其他老外只能站在边上等他们全部烧完再用,那场面也是有点尴尬。老外吃饭就没那么复杂,简单起来晚饭就拿两片面包涂个酱,拿瓶啤酒吹吹水也很开心。

最后几天回到奥克兰,我们住进了airbnb上租的house(位置极好,五星中国人房东,提前半年才订到)。


在奥克兰有两天天气不好,刮台风刮到学校都停课了,我们索性也就买了食材在家做 - 因为house里有足够的锅碗瓢盆,步行5分钟就是一个大超市,最关键的是,house里有洗碗机啊!!!有了洗碗机,我们每个人做大厨的积极性被更加激发了起来。我们在桌上铺上餐垫,摆上刀叉碗盘,倒上葡萄酒,桌子上满满一桌菜 -- 一种“这才是生活啊”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我可能是四个人中间最少做饭的那个,上一次这么仪式感得吃一餐晚饭,是四个月前元旦假期在北海道的airbnb house里;而再上一次在自己家里亲手做一桌菜和三五好友把酒言欢,已经是一年前。。。(说好的要工作生活balance呢?掩面。。。)

| 戒手机

在自驾途中的路上或是在郊区的营地里常常没有信号,我们虽然自带了一个wifi但流量也经常不够用。不过对我影响不大,因为我有意识控制自己每天使用手机的频次和时间,大多数时间只是用手机来拍照。“出来旅行就别黏在手机上,感受现实的当下啊!”我对自己说。到后面我一整天不看手机没有wifi也不会觉得不安。随身携带Kindle,时不时拿出来看两页,靠着这样的碎片时间和每天晚上睡觉前的20-30分钟(如果在平时其实也就是刷手机) ,居然还看完了一本书。

中国人的手机成瘾症在国外似乎显得特别明显。在餐厅吃饭,中国游客的桌子,一定会看到一桌人时不时各自低着头玩手机的景象,与桌上人交流的时间可能只占到全餐的三分之一时间;而老外们基本都和一起吃饭的人聊天交流,手机也不上桌。

| 不做夜猫子

在营地里,大家都休息得非常早(特别是房车游客)。过了餐厅最忙碌的晚餐时间段,除了少数年轻人还会在营地的TV Room看看电视或是在餐厅里玩玩电脑或看书,大多数房车就陆续早早得拉上窗帘熄灯了,营地里会有告示提醒大家10点后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别人休息。自然而然,我们也跟着调整自己的夜猫子习惯。如果在营地做晚饭,一般花两小时(如果喝点酒的话还会更久);洗碗收拾战场,把所有东西拿回房车放好(住房车的游客都是从自己房车带食材和餐具去公共区域,用完再拿回去)。随后就各自拿着衣物去公共浴室兼厕所洗漱。洗漱完,将换洗衣服拿去洗衣房,洗烘衣服大约1个半小时。做完所有这些也已经不早了,营地里已经很安静了。如果离市区比较近,有夜生活需求的同学可以去市里找pub,别在营地里high,在房车休息区稍微吵闹一点就会被投诉。

清晨的营地

我很高兴在新西兰回归到到某种更加自然健康的生物钟作息模式。第一天到奥克兰,由于前一晚在飞机上没睡好,当天晚上十点我就上床了,一觉睡到天亮。同行的其他人都花了好几天倒时差,经常半夜醒来睡不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然就适应了当地的时间,每天晚上到点就困了,还睡得最踏实。越到后面,我的困点越来越早,以至于有时候洗漱完九点多我就爬上床,舒舒服服得躺下了。而且我一点也不想看手机,不想关心谁又在朋友圈装逼了谁又在钉我了,我只是觉得,能在十点前上床真的是太棒了!然后,我就戴上眼罩睡觉去了。。。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

| 奢侈的慢节奏

后面一周行程比较松,在一个地方会待上两三天,节奏更加慢。比如在瓦纳卡或皇后镇,白天可以在城里逛逛,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订游玩项目,喜欢极限挑战的可以去定刺激的项目比如滑翔/跳伞/攀岩/钻山洞冒险/蹦极等。我在皇后镇定了滑翔和跳伞,但是因为天气原因跳伞被取消了,最后只玩了滑翔,很是遗憾(因为给自己做了好多天心理建设)。想轻松一点的可以订坐船游湖/去农场看草泥马/剪羊毛/看萤火虫。

跳伞活动被临时取消后,我就在town里随便瞎逛打发时间,居然很好运得遇见Mathias Lefebvre - 皇后镇著名的“钢琴男人”,因为“永远为自己的灵魂而活”而成为网红。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Mathias就会来到湖边,脱掉鞋子,面朝美景,忘情弹奏。我站在那里听了好久,他关琴离开之前还找他合了影(可惜了我们的合影!!!我为什么不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呢,这样我好歹还能留下这张合影,唉。。。)

皇后镇的钢琴王子

如果在类似Tepako湖这样绝美的自然景区,整个白天都应该用来对着湖发呆的 - 泡一杯咖啡,发呆;看看书,发呆;坐在湖边,看老外拉着狗狗来洗澡或是拉着私家游艇来游湖,发呆。。。一整天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纯粹让大脑放空,做做白日梦,对于我来讲,是极为难得的奢侈。

白天的Tepako湖,远处是库克雪山

在Tepako湖的两天是最心旷神怡的两天。白天和晚上的湖景都美得倾国倾城,有种华丽舞台布景的不真实感。


晚上的Tepako湖

晚上去山顶天文台看星星也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建议去了不要错过。作为曾经的星座小公主,看了那么多年指南和运势,头一回在天上看到了自己的星座。。。激动坏了!

约翰山天文台看星星

在基督城和奥克兰,随意在城里走走看看就够了。这里的所谓商业区和Mall同中国一线城市里的新兴商业体来比算是极其普通和传统的,不要抱太高预期。基督城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反而是创意集装箱市集”Re:START”. 2011年2月基督城曾遭遇一场80年来最大的地震,整个城市沉浸在黑暗和废墟之中。后来一些商人联合起来,积极推动,在政府的帮助下,迅速在原商业区别出心裁用64个标准集装箱修建了一个临时的购物区,并命名为“Re:START”。嫩绿、鲜黄、粉橙的缤纷色彩及潮流商业汇聚,给古老的基督城带来了清新的现代风格,给曾经痛苦的城市带来乐观的力量。虽然是临时购物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代表城市精神的一个景点。去的时候市集的工作人员正在准备一个关于”Re:START”项目的展览,不巧要第二天才开放,没看成,之后去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一下。

离town比较近的日子,晚上懒得做饭我们就直接找评价最好的餐厅吃饭,吃完散个步就回营地了 - 因为即使是城区,除了超市和少数兼有酒吧性质的餐厅开得晚一些,大部分商店和纯餐厅都早早关门,晚上实在没什么地方可以逛。这是一个平均5点就下班的国家。在基督城,我们预定了一晚著名的有轨电车晚餐,7点到9点半,电车载着我们在城区绕行,一边欣赏基督城夜景同时享用一顿精致的西式晚宴。令我们震惊的是,夜景真的是“夜景”,根本没有什么姹紫嫣红的霓虹灯,7、8点而已,电车经过的道路两边的商店几乎都是关门的。我们猜测,这个国家的人大概都不太爱工作,一下班可能就都回家陪家人了吧。

这个猜测在我们拜访一位移民新西兰的前同事后得到了证实。

| Dream House & Dream Life

这位新移民以前也在阿里做市场营销,现在和老公通过技术移民举家搬迁到奥克兰,坐拥无敌花园海景大house,做起了家庭主妇。她家的房子在湾区,阳光充沛,面朝大海,以蓝绿色为主基调,每个房间都精心搭配装饰。整个house连花园有900-1000平,从花园后面的小路直接下去就能走到海滩捡贝壳,简直就是家居杂志上的dream house!


聊起新西兰的生活,她告诉我们,新西兰就是这样一个慢生活节奏的国家。不像在中国,每个人都充满了焦虑和压力,为工作为赚钱为孩子为房子。这里的人们到点准时下班,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时间。比如她们家,晚上一般都是在家做晚饭吃,吃完晚饭一家人出去散个步玩一下,回来后再帮女儿洗澡,陪她折腾一会儿讲讲故事直到哄睡着为止。如果是未婚人士,晚上的时间一般也是和朋友一起玩。如果到了假期,都都跑出去各种户外活动。大家并不愿意为了多挣点钱加班拼命或是牺牲私人时间,享受生活对他们来说才是重要的事情。

女主人家附近的诗和远方

我网上查了一下,新西兰也算是发达国家,人口464万,有着大量的贸易额,高质量的农牧业产品(它的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由于税收高所以保持着高福利,GDP总计1737亿美元,人均GDP约3.8万美元(其实还不如香港GDP的一半)。新西兰平均工资5W纽币(约人民币25W,中国城市居民2016年平均人均工资是5W人民币多一点), 中国的新中产阶级也能赚到这个数,但生活品质却远远不如。最基础的环境,人家的天空是湛蓝的,空气里是没有雾霾的,水是可以生喝的。基础食物的物价甚至比国内便宜,新鲜牛奶2-3纽币一升,鸡翅7.99纽币一公斤(国内好一点的超市50元人民币一公斤,关键是你还不知道肉类质量是否过关)。服装类价格和国内服装差不多。再看房子,同样的价格500W,在一线城市你只能买一套几十平米的两室一厅,在这里你能买一个占地几百平米应有尽有的大House。

人均收入更高,生活成本却并不比国内一线城市更高,再加上社会福利好,国民经济以农业旅游业为主,并不强调高速发展,所以新西兰的普罗大众普遍都生活得很富足和悠闲。而新西兰政府是很穷的,公务员除了总理没有配车的,再看看中国满大街的奥迪A6 - 这就是藏富于国和藏富于民的差别。这里也毫不崇尚名牌,很少看到女生背名贵的包包 - 如果看到显眼的大牌包,十有八九是中国人。路上都是平价车,偶尔看到一辆豪华敞篷跑车,里面坐着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妇。据说新西兰的年轻人都比较没钱,越老越有钱,所以买敞篷跑车的都是老年人。

这种巨大的生活方式差别又一次引申到关于中国人的生存焦虑话题。讨论来讨论去,无非还是归结到中国人多资源少,社会福利不足以让老百姓有足够的安全感。在新西兰,作为一个普通人 - 哪怕工作只是个餐厅服务员或是停车场管理员,也能生活得很体面,提供服务的时候脸上的微笑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但在中国,每个人都不甘心做一个普通人,因为普通人就意味着在各种资源的缺乏。这种焦虑感也从成人传到了孩子身上 - 中国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本质上源自于这个社会对于“普通人”的支持缺乏。在中国,有钱有权有关系,你能在中国活得很舒服;没钱没权没关系,不好意思 - 就像小说《北京折叠》里描述的- 你就被折叠掉了,包括你的下一代,逆袭的机会微乎其微。于是,每个“普通人”都被一股无形的压力追赶着、逼迫着,要不停往前跑,不敢停下来。因为大家都在跑,你跑得慢了或者停下来了,身边的人就超过你,你就“被落后”了。中层阶级为了将自己维持在中产阶级的位置上疲于奔命丝毫不敢放松,外表光鲜实则压力重重;更穷苦的下层阶级,做着最苦最脏的工作,赚着最少的钱,得到最少的尊重和保障;而上层特权阶级和普通百姓之间隔着看似永远无法打破的壁垒,他们活在一个神秘的我们不了解的世界里。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能够体面而又无后顾之忧地为自己而生活,这才应该是“发达国家”的更好定义吧。

这可能就是中国人永远那么焦虑那么忙碌的原因。想生活得更好,想要让家里人生活得更好,想年纪大了也能维持一定的生活品质。所以拼命工作,加班,为了多赚一点钱。很多人想着年轻的时候趁还能拼要把养老的钱准备好才行 - 所谓的追求财富自由,其实真不是想要做大富豪,不过是希望未来随着年纪的增长退休下来也还能保持体面 - 依靠国家的养老机制是绝然不可能的。

然而这样的过程,又往往是以牺牲对家人的陪伴,牺牲生活本身的乐趣和品质为代价的。这其实是一个大大的讽刺和矛盾。

去年网上很红的那篇《中国人为什么活得那么累》里作者的澳洲朋友谈论中国人所说的:“中国人在海外也能比当地人积蓄更多的钱财,但我不认为这是你们中国人有经商的天赋,而是你们比我们更节俭,更能省,是通过降低生活标准来完成的金钱积累。你们平时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生命是那么短暂,你们借口为了家庭的未来,而在现在就牺牲了家庭,我不知道这个帐是怎么算过来的,怎么还能体现你们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观念。”“在澳洲,你们中国人基本都比当地人有钱,但没有人羡慕你们的生活,我认为你们就是金钱的机器,但你们为自己的赚钱爱好涂上了一层家庭的色彩。”

作为一个高福利发达国家的老外,他一定没有办法理解中国人成为他眼中的“金钱机器”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原因。但是不同的生活价值观碰撞之下,确实也值得我们思考,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 移民好不好

我们问女主人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挺中肯:“见仁见智,并不是所有人移民来都会觉得开心。”

总结下来, 如果你喜欢户外运动,喜欢自然,自己有些兴趣爱好,心态比较open,愿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也愿意结交新的朋友,那么移居过来还是不错的。如果一个没有任何兴趣爱好,远离了城市和物质消费就不知道要做什么的人,那来了新西兰肯定会觉得无聊透顶。前面提到,在这里人人平等,没有什么特权阶级,所以并不是有钱就能享受更多。再有钱,在这里享受的待遇也和普通人一样,所以如果在国内习惯了到处有特权的权贵人士可能反而会不适应。另外,在国外人工很贵,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作为一个从前从不做饭干家务的公主病患者,女主人到了新西兰只能学会了所有的家务事,每天一家老小的一日三餐,以及修剪草木和种花种菜,自诩集家庭主妇、农夫、工人于一身,以前是脑力劳动,现在整天是体力劳动。

她说,认识的其他移民过来的朋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有人其乐无穷,每天变着花样打理花园,开车到处游玩;也有人永远待在自己的小群体交际圈,不学英文,不去认识新的朋友,也没有任何爱好,觉得非常痛苦;有人待了不到一年,就回了国。

其实,生活的选择在自己手里。在另外一种价值观里生活得是否开心,钱多钱少已经不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不会“生活”的人,到哪里也不会生活;懂得自己找乐子的人,到哪里都会把日子过得有乐趣。


“在世界这个大公司里,我得到了越来越多不必要的物质,进行着我们并不赞成的竞争和排序。为了解决基本需求,我们像奴隶一样工作,付出了我们的自由、快乐和健康。只有食物、住所和爱是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只需在合适的土壤里播下种子,任它自然生长,就会有所收获。“ - Mathias Lefebvre

略感无奈,回国之后,我又回到了之前的生活状态。不过旅行的价值就是能看到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给“什么是理想生活”这个问题以不一样的答案。即使自己被无形之力推着走的时候也能保持跳脱出来看的清醒意识和思考力。

探索生活的各种可能,就是旅行的最大意义。


最后给一些关于房车旅行的tips:

1,我们租的房车是apollo旗下的豪华star RV6人系列。其实也有很多不同档次和价位的房车品牌和系列可以选。老外很多开的都是经济低廉型房车,比如Mightly或是Jucy的品牌,还有开拖挂式房车的。后面进了城,我们发现很多新西兰人家里的院子里都停着一辆房车。看来,新西兰人是真的很喜欢开房车自驾游呢。

2,同行的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可以开车,这样可以轮替。国内C照做个翻译公证就能使用。新西兰司机在右边开车靠左,事先熟悉交规很必要。第一天轮到我开的时候正好在景区的山路上,我小心翼翼开得稍微慢了一点,后面还接到电话说车被投诉了,气得我呀。。。老外维权意识高,动不动就会投诉,如果违反交规罚款会非常高。车子因为比较高比较长,跟开卡车似的,建议第一次开的同学找郊区的路多适应一下。

3,  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人都能住。如果是四体不勤的巨婴就建议不要住房车了,因为车载厨房的废水,车载卫生间的污水也是要自己处理的。住房车营地,如果要做复杂的餐食都会利用营地的厨房+餐厅,所以厨房用水大部分也就是洗脸洗手洗洗杯子之类不会脏到哪里去,排掉废水再换进新鲜干净的水,一般都能用上两天;卫生间处理事先可以问房车公司买足量的分解排污粉(蓝色),放入马桶中(落入下面的一个桶里),起到分解和去味的作用(比家里用的那种蓝色洁厕块功能强大很多),定期像以前倒马桶一样倒那个扁扁的卫生桶就好,如果加了蓝色分解粉,倒出来的也就是蓝色的水而已。

4,床。大一点的车车顶有个床,小车没有。车里的桌子都可以拼搭成床,白天就再恢复成桌子。

5,车上做饭。车载厨房包含一定量的餐具,洗水槽,冰箱,微波炉烤箱也都有(房车插电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简单做做没什么油烟的食物没问题。烟雾报警器非常灵敏,烧任何东西一定打开排烟器。

6,用电。建议自带一个多孔插线板,多人多设备真的很必要。开车的时候只有很弱的应急用电(开个灯什么的),插座里也没有电,自带设备全靠晚上在营地里停驻给车子充电的时候充足。

7,营地。下载一个叫CamperMate的APP就能很方便随处预定营地。我们尽量挑选设施齐全比较贵的大营地,基本生活设施比如热水洗澡洗衣服厨房餐厅电视娱乐间烧烤等都有。不呆在车里就可以去公共区域做饭吃饭,聊天或者玩耍。白天天气好,就可以在室外晒太阳活动。营地除了给房车停靠的区域,也都会有不同价位和档次的房间可以住。很多人不住房车,只是普通车自驾,也可以停在这里租舒服的房间住。如果你不想住房车了,也可以花更多的钱住营地的正常房间。

8,公共区域清洁。营地属于公共区域,清洁程度体现出国内外素质的差异性。使用这些公共区域的人都会自觉把使用过的地方清洁干净,比如厨房,每天一波一波不同的人在这里烹饪,用完的餐具都自己洗干净,弄脏的台面也要擦干净。公共厕所和浴室也是同样的默认规则。

9,老外开房车最多的两种人。年轻家庭带着孩子,享受退休生活的老年夫妻。个人觉得,房车旅行还是满能看出一个人的生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如果情侣之间想要增进彼此了解 - 尤其是生活细节方面的,不如来一次房车旅行做深度测试好了。

10,如果你喜欢不同的生活体验,房车自驾游真的是非常适合新西兰旅行。除了一应俱全的营地(度假公园Holiday Parks),胆子大一点也可以尝试一下真正的野外露营 - 没有充电,一般附近有个公共厕所。只要是带有可露营标志的“营地” 比如环保部营地(DOC Camping Grounds)这样的地方以及指定露营区都可以。车子自带便携式椅子桌子可以随时拿出来用,白天你可以享受真正的野餐;晚上,你可以像志明与春娇一样。。。看看有没有UFO,说不定运气好呢?反正那里肯定不会有警察(机智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新西兰第一次看到人打赤脚时,我们正在等待从奥克兰飞往基督城的航班.那是我们新西兰之旅的第三天,七月份,正是新西兰...
    千屈菜2016阅读 5,761评论 10 5
  • 15年的8月1日,在LP的精心策划下,我们一行13人,包括9个成人,4个小孩,在澳大利亚进行了9天的房车自驾之旅。...
    edwardzhang24阅读 4,813评论 1 12
  • 落英 董爱平 不是细雨打湿了你的心 不是时光碾碎了你的魂 是花开时节未逢君 香飘十里 万丈软红 赏花人不至 花开又...
    瓶水之冰阅读 151评论 1 1
  • 你不知道 我从何处来 也不要问我往哪里行 我只想留在你身边 流过清新和歌声 我喜欢潇洒 所以脚步轻盈 无论岁月多么...
    木薯羹阅读 92评论 0 0
  • 这种证据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刊物和广播节目中,从学术著作,专业期刊和百科全书文章到杂志或报纸上的文字,新闻广播...
    邓洁儿阅读 35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