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之战》是一部很矛盾的电影,作为一部爱国题材的战争片,它不是那么主旋律,许多自诩爱国的人看了并不会太得劲;作为一部整体基调十分严肃甚至沉重的电影,男二居然是曹云金,还出现了“肉弹战车”。但抛开这些,这部电影和它所本的历史,的确值得真正想了解和感受1840年后至今的历史的朋友的关注。
这部电影和几乎所有的讲述晚晴的文艺作品一样,强调了清军与外国侵略者们在军事技术层面的差距,但事实上,这还算是为大清遮了羞。无论一鸦二鸦中法,列强的军队纯以火力而论反而常常逊于清军的,道理很简单,这几场战争中列强军队不是偏师远征,就是以殖民地驻军带着一些仆从军,对抗主场作战的清军,而现实里的清军再怎么不济,也不是一支许多人想象中的大刀长矛的军队,他们的火枪火炮虽然 比西方落后一些,但并没有代差,数量往往还有优势,让清军难求一胜的,不是装备问题、
那是不是要清军的失败归咎于士气低落,战意缺失呢?不怕死的军队可以靠斗志打败毫无斗志的军队,但只要敌人的斗志没有差到一触即溃的地步,仅仅靠着不怕死,是弥补不了训练,后勤,指挥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的,如果有人想拿志愿军做反例,那他可以说对于志愿军的强大一无所知,就像他对晚清时列强军队的强大,一无所知一样。
在欧洲,早在17世纪的《莫里斯操典》中,就把火绳枪手的操作流程细分为四十几个步骤,以此为标志,之后的瑞典军队,英国“新模范军”等欧洲的早期近代军队,在训练和编制上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周密,然而直到十九世纪,即使是在接触了西方列强的湘军,淮军,脱胎于淮军的盛军等晚清的训练较为严格的军队里,关于火枪使用的条例,也不过寥寥数语,这还已经算是好的了,更多的清朝军队,在这种对于现代军队乃至现代的任何一个行业都必不可少的标准化工作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更致命的是,由于军事教育水平的提升,清朝所面对的列强军队有着相对而言数量极多的军官,无论在基层作战单位的灵活性还是指挥链条的流畅度上,都远胜清军,加之列强军队都受到了民族主义等近现代思潮的洗礼,清军在许多时候也确实在士气上处于下风。因此在方方面面的劣势下,清军的胜机实在是十分渺茫。
但镇南关之战清军却赢了,原因并不复杂,一则清军在此战中确实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二则,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的,清军在此战中有着巨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
可这样的胜利无法多次复制,所以清帝国注定要灭亡,因为它的武器库里,没有也不可能有救亡图存的办法。
1840年后,第一支真正能与列强抗衡的中国军队,是志愿军,之所以不说国军和八路军,是因为那场艰苦卓绝的胜利,并不纯然是军队实力的体现,然而在朝鲜,面对“联合国军”,志愿军的确展现出了世界级强军的实力。
要只是比悍不畏死的血勇,日本帝国陆军并不逊于志愿军,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二战中美日陆战中美军打嘚最艰难的硫磺岛一战,日军并没没有依靠许多国人所熟悉的那种自杀式的冲锋,而是挖了无数的坑道,耳熟吗?对,就像志愿军在上甘岭挖的坑道那样。如果没有此战的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的出色指挥,硫磺岛之战就会变成另一场瓜岛,又一次屠杀。
而志愿军的将领和官兵,在朝战中的表现从来都只在栗林忠道和硫磺岛的日军之上,他们打出了现代轻步兵的最伟大表现,他们不仅仅是随时准备捐躯沙场的热血战士,更是在军事素养上与美军旗鼓相当甚至更胜一筹的精兵悍将,让他们可以用匪夷所思的强行军,惊人的土木作业能力,难以想象的韧性,去弥补武器装备的差距,去争取胜利。
若只有勇气,没有实力,我们能赢得的,最多只能是一时一地的胜利,真正让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是学习,是总结,是与时俱进,如果生活在今天,还一味强调所谓“血性”,实在是对镇南关下的那玄黄之血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