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读诗2:诗史上那些风骚的双子星座——诗歌篇
在我们辉煌的古诗长河中,诗人大家辈出,杰作灿若繁星,有趣的是,在这古诗大观园中,涌现出不少从思想到体裁乃至修辞都神同步的双子星座,其思想与艺术的惊人共鸣让我们的古诗世界变得格外梦幻。
今天,就让我们在这古诗大观园中随便攫取几朵小花,领略这些诗歌双子星座的神奇魅力吧。
一、春愁双绝:《题都城南庄》与《清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 杜牧《清明》
同样的季节,同样的怅然若失,《题都城南庄》与《清明》给了我们相曾相识却又泾渭分明的初春愁思。
每次读《题都城南庄》,我都心中隐隐一痛,这感觉,太真实了,太虚幻了,太贴近我们曾经的梦了。
那是我们共同做过的一个梦,一个欲却还迎,俗说还休又五彩缤纷的梦,一个初恋般暧昧的少年的懵懂。
是的,这就是古典版的《城南旧忆》啊。
去年今日,我心如初,春光依旧,桃花仍红,但是,我爱的人却不知哪去了,什么原因呢,诗人没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各人有各人的哈姆雷特,不可说,不用说,不消说。
其实,没有经历的人,和他说了也没用,有过经历的人,不说反而更好,佛祖拈花而伽叶微笑,要的就是这种神共鸣啊!
于是,我们伟大的诗人,傲骄的诗人,孤独的诗人,宁愿被费解也不愿废话啰嗦的诗人,他下定了决心,只写景,不抒情,只自叹,不自怜,只微笑,不伤神。
一千多年后的我,读起来却如耳提面命,痛哭流泣在故乡那缤纷的桃林……
是因为年少时代那段同样纯洁无遐的往事吗?
诗人绝不多说,他靠感觉生活。他用心对话,他读懂了自然的传说。
自然与我互穿越,从此万物皆鲜活,故人虽然无消息,桃花拂面春风悦。
就这样,我们的诗人出手不凡,举重若轻,落笔若定,向他的世人发出了一封明艳的挑战书,这不是一个随便可以接手的挑战,而是一道攻守平衡几近无解的八阵图。
没想到,大唐文坛实在太过绚烂,几年后,号称小李杜的杜牧就接招了。
让我惊异的是,杜牧不但顺利接了这招,而且完美得几似胜之,直接确立了前无古人的春愁双绝。
如果说,《题都城南庄》是在强烈的百花明媚中袭进了丝丝淡淡的哀愁,那么,《清明》就是在无边的哀思中铺垫了几许温暖,前者先扬后抑,后者先抑后扬,各自符合阴阳之协调,同时又能产生互补之共鸣。
《清明》是捕捉自然语言的高手,从细雨到路人,动静相宜,从牧童指到杏花村,虚实结合,在诗人的大写意中,一段类似电影般节奏连贯情节鲜明的景像扑面而来,让我迷惑在这曲折温婉的描述里,几乎忘了全诗原本是为言情而作。
我感到奇怪,清明本是个黯然神伤的日子,诗人哪来这样的兴致化消极为积极呢,我一直不认为全诗的最后一句是为了借酒消愁,而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一种向上的进取趋势。
试想,如果没有心愿已了,没有物我两忘,又怎么能有那份心情去叩问牧童?这本是一种调皮而小确幸的心态啊。
在那一指中,欲断的魂魄不过是万物苏醒前的一次顿挫,细雨纷纷更成了春之将至生命勃发的一个前奏,这刚刚看上去还细雨无边的忧郁在訇然间已经冰消玉碎,我们的大诗人已经开始展望未来,捉摸着美酒的滋味。
于是,细雨纷纷把我催,沽酒杏花买一醉。
解脱之后,细雨不再磨人,而是点缀,路人不再断魂,而去前行。
总体而言,《题都城南庄》写的是由小我到大我,是出世。
故人与我,原本相看两不厌,今朝斯人却不见,只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好,读懂世界,我已看开,你在,你就是一切,你不在,一切都是你。
而《清明》写的则是由大我到小我,是入世。
原本是细雨纷纷,远游消魂,等我明白,这只是新的开始,甚至是更好的更有希望的开始,我不再迷茫,不再置疑,细雨如丝如雾,我心澎湃如故,喝着杏花美酒,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乌云。
诗人以顿悟超越凡尘。
真是天造地设的两首杰作啊,同样的时节,同样的忧郁,又同样的解脱,最终同达诗歌艺术之最高峰,岂不妙哉!
待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