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河南有一个土豪,家大业大破烂也多,锅碗瓢盆统统拿出来修补。庭院中,钉铰匠(指洗镜、补锅、锔碗等杂役),敲敲打打,一只玉碗便完美如初。土豪暗暗赞叹钉铰匠手艺高超,同时也有些不满,——土豪的妻妾们正在描画绣花。而年轻的钉铰匠歇息之余,总要瞄上几眼。
土豪很不爽,阴阳怪气地问钉铰匠:“心若有瑕疵,如何修补呀?”钉铰匠很认真地答:“心有瑕疵,以诗补之。”
天哪,太不靠谱了,花痴也就罢了,还敢污辱高雅的诗歌。土豪愤愤然把纸笔递给钉铰匠说,补一首给爷看看。
钉铰匠胸中有竹,手握龙蛇,洋洋洒洒写下诗一首:“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诗意清奇绮丽,字迹颜筋柳骨。土豪惊得张大了嘴巴,而钉铰匠宠辱不惊,气定神闲。
土豪底气不足地问道:“阁下莫非就是传说中的胡钉铰吗?”钉铰匠淡淡地说:”正是在下,”土豪当时就给跪了,您是我的偶像呀。
胡钉铰是何方人士,怎么连土豪也对他刮目相看呀?胡钉铰原名胡令能,唐贞元年,也就是公元785年,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贫困家庭,胡父就是一名钉铰匠。
小时候,胡令能就跟着父亲走街串巷谋生活。耳濡目染,胡令能学会了钉铰手艺,但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是,他还学会了写诗。但天地为证,他是一天私塾也没进过,更别提请家教了,而全家除了会数几个铜板,没有识字的人。
胡令能渐渐长大,不仅出口成章吟诗诵文,而且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虽然整天挑着钉铰担子,博学多才颜值高的胡令能还是帅呆了。
年轻的胡令能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边吆喝着“锯锅锯碗锯大缸”,一边闲散地四下观望,然后一首生活趣味极浓的小诗横空出世:“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眼观六路,看到池塘边有小孩在垂钓,有人招手问路,小屁孩装成没听见,怕说话声把鱼惊跑了。胡令能耳听八方,刚刚吟完诗,那边有人喊“钉铰匠去哪了,”他马上收起风花雪月的文艺腔,转而为柴米油盐开始忙碌起来。
胡令能的诗歌先是在钉铰界的朋友圈里广泛传播,后来被媒体捕捉,钉铰匠蜕变诗人,多抓眼球的新闻呀。媒体人纷纷涌向胡令能那一贫如洗的家,准备挖猛料写一部励志大剧,但在胡令能的家里,连张纸片都找不到,更别说读五尺厚书籍,写六百首诗词了。
如果借机炒作,胡令能不仅身价倍增,而且每首诗歌都能火,但胡令能对此并不感冒,依然挑着他的钉铰担子,悠哉游哉地讨生活去了。
媒体人挖不出新闻不甘心,转而挖向邻居们。有位邻居是段子手,临时编了一个小段子。胡令能每天敲敲打打很扰民,投诉也没人管。有一天来了一位神仙,对胡令能说,我将你全身剖开,不打麻药再缝合,你若一声不吭,此后天地人间任你扰,胡令能毫不犹豫地说可以呀。神仙剖开了胡令能的肚子,虽然鲜血横流,胡令能却一声不吭,神仙一看没镇住,便顺手将一卷诗书塞进肚子里权当补偿了。结果,胡令能就会吟诗诵词了。
“妈呀,这新闻也太惊悚刺激了。”邻居刚讲完,媒体人跑得比跑男还快,争取上头条呀。彼时的胡令能,正坐在崔郎中家里补碗呢,坐着也能中枪。
那么,胡令能的满腹才华是神仙所赐吗?胡令能为人太低调,虽然出名了但也不肯写自传,所以只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还原他真正求学的历程。
胡令能喜欢学习,每天跟着父亲出去找活,只要看到有字的杯碗碟,他就会缠着主人问。走街串巷时,看到招牌匾额上的字就向路人求教。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呀。胡令能是众人行,皆为我师呀。偶尔也会偷偷蹲在茶楼墙角,听评书品戏文,听过不忘,默记于心。没钱买纸笔,树枝当笔地当纸,又节约又环保。靠着这股韧劲,胡令能自学成才,与神仙没半毛关系。
胡令能毫无征兆地火了,许多商家纷纷请他做形象代言人,但胡令能却只想过平淡而快乐的生活,不肯为俗世所扰。县太爷却不爽了,胡令能已经是名人了,挑着担子有损形象呀。县太爷亲自出面,举荐胡令能为秀才,来衙门里干些文职工作,这样看着比较体面。面对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闲职,胡令能却以专业不对口谢绝了。
人生犹如一部励志大剧,加上神仙赠书的传说,胡令能竟然也引起朝廷的关注,几次招他入朝为官,都被他拒绝了,胡令能的名人名言是“我逍遥我快乐,为嘛要弯腰?”他不肯曲意逢迎,更不愿卑躬屈膝。
“世界这么大,我只想到处走走,如若为名利所累,哪里还能这般逍遥自在呢?”于是,胡令能挑着担子天南海北到处走,从年轻走到白头。岁月催人老,半生飘零的胡令能最终回到家乡莆田隐居。
隐居生活惬意洒脱,胡令能虽然不在江湖了,但江湖却有他的传说。有一位韩少府(九卿之一)对胡令能慕名已久,他没有动用任何通讯设备,而是千里迢迢坐车来拜访。韩少府的谦逊让胡令能很感动,于是吟诗相赠:“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有朋自远方来,胡令能笑脸相迎,乡下孩子没见过这么多车马,慌忙跑到芦花深处藏起来。诗句构思巧妙,读来清新雅致。韩少府点赞同时,也有些惋惜地说:“如此才情隐于乡间,是人才浪费呀。”胡令能捻须微笑,提笔写下“一生逍遥不折腰,来去潇洒仰天笑。”
钉铰匠本应在敲敲补补中度过一生,胡令能却用另一种方式将自己的人生过得优哉游哉,成功济身于唐代著名诗人行列,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U��tgY�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