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卢梭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时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作为家长,积极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非常重要。我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正确地育儿呢?近期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推出了九个积极的家庭教育观,值得每一位父母收藏并践行。
01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确实,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都能从父母的言行与教育方式中找到答案。中国有句古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候的坏习惯,父母看到以后不加以制止,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会酿成大祸,更加说明了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相信总有一天,父母在教育上偷过的懒,在教育问题上当了甩手掌柜,可能会为孩子未来的人生留下隐患。
02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由此可见,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那些在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暴力带来的阴影。人们都说,小时候被虐待的孩子在长大后,身体所受的虐待虽然结束了,可情感上的虐待仍会在继续。无论是棍棒的行为暴力,还是忽视、辱骂的精神暴力,对孩子的身心伤害都是巨大的。拒绝使用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03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有句话说:“没有尊重,一切的教育都等于零。”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启示是:教育孩子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不断改正的过程。面对孩子犯错,父母不要急着打骂孩子,要教会孩子认识错误,学会承担责任。用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在错误中自省,给予孩子自己改正的机会。不管是爱还是惩罚,都要有个尊重的度,孩子才会给你更多的惊喜。
04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父母:一边怕孩子没有主见,一边又要为孩子做主;很多父母喜欢代替孩子做决定,并且希望他听从。而且将是否听从作为评价他的关键标准,即他是不是个乖孩子。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一个孩子,如果自身想法一直被压制,只有听从父母才能得到夸奖,那么他就不会相信自己能够做出好的决定。他会认为只有父母、长辈、领导才能做出好的决定,而自己做出的决定往往都是愚蠢的。然而一个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愚蠢的人,如何能够拥有自信?所以不要试图培养一个“乖”孩子,如果你成功了,你将得到一个长大后唯唯诺诺、始终怀疑自己的人。如果你的孩子还有叛逆,那你应该庆幸,他的独立性还没有被抹杀。父母不要借着“为你好”的名义,来支配孩子的人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未来的路怎么走,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05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加决定命运。爱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他,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为有规矩,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有人说:“没有非挣不可的票子,只有眨眼长大的孩子。”我们曾以为,努力打拼给孩子富足的物质生活,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然而,事业上再大的成功,挣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失的陪伴时间。
06性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
面对“亲子”“育儿”等时下热门话题,很多家长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当孩子遇到了问题,不知该如何处理解决?很多家长都感叹,“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养的?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如果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么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在6岁之前。拥有健全的人格,比考一个好成绩,获得更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
07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常常给孩子泼冷水,就是怕孩子骄傲自满,对孩子进行贬低式教育。即使孩子很努力地做一件事情,父母仍然说“你太差了”。曾在综艺节目上看过一个令人心疼的片段。有个小男孩,每次参加比赛都是第一名,可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爸爸妈妈的表扬。甚至妈妈还常常说他“比别人还差得远”。当有人问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夸奖,你觉得委屈吗?”小男孩忍不住掩面哭了出来。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父母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终其一生都与自卑如影随形。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发自内心地认可,孩子一定会朝着你期许的方向,去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