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知自己对书上很多处的理论和见解都还感到疑惑和混乱。但即便如此,我相信这本“批判性思维灵域的'圣经'”带给我的感悟在现在和将来给我的帮助都是无止境的。
小学一年级的我,总是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睁大眼睛盯着老师和黑板。老师讲的一切知识点,我都没有任何质疑地记下。现在回想起来,甚至觉得,如果老师和我说“1+1=3”并且论述一大堆理由让我信服的话,我也只会被动接受,因为那时几乎没有能尽快决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到底价值几何并给出自己的客观评价的能力,即缺少在批判性思维中相比于海绵式思维而言更积极、更正确的淘金式思维。高中时期的我,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更倾向于海绵式思维,认为只要读记教辅里编者编写的观点就好,并没有更深入地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所以,在阅读《学会提问》的第一章――“学会提出好问题”时,我就深刻地知道自己没有做好提问的第一步,没有整理好自己的思维方式。此外,作者也接着介绍了强势批判性思维和弱势批判性思维这两种相对的概念,让我们知道了如果我们正在客观地评估所有看法包括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见解,我们就在使用强势批判性思维。强势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在挑选最合理的观点并相信这个观点的试金石。
本书的第一章就是通过介绍淘金式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等来表明批判性思维的益处和重要性以引出我们要利用积极的批判性思维来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些有意义的关键问题。所以,后几章里,作者都是有条理性地先提出一个关键问题,然后列举出详细的解决办法,最后每次都会这样告诫我们――“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也详细告诉了我们要注意的地方,这能让我们渐渐养成将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的好习惯。
作者一共提出了十个关键问题,每个关键问题占了一章的内容,依次是论题和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证据的效力如何、有没有替代原因、数据有没有欺骗性、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被忽略了和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论题和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证据的效力如何”以及“数据有没有欺骗性”这四章,所以接下来的内容便是结合自身讲讲我从这五章中得到的收获。
作为学生,我们经常会阅读文章。现在的大学时期,在写论文时更是会阅读和参考许多的学术论文,有的是大学教授所著,有的则是一些普通学者、网络作家编写的,层次和水平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判断这些文章是否真正有引用价值。而对此作出判断的前提是找到作者加以研究的论题和得出的结论,从而找准评价其分析推理的方向。我们可以使用书中详细罗列的方法来找到这些文章的论题和结论。寻找论题时,要多注意“我要问的问题是”、“是不是一件正当的事情”和“应不应该”之类的指示词,这些指示词之后紧跟的往往就是论题。但是,当作者并没有直接地将论题放在指示词之后时,我们就得先找出文章的结论来倒推出论题。除了依旧可以借助指示词找到结论,我们也可以在比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等一些可能的位置上查看,又或者先直接排除引用数据等完全不可能是结论的东西,再者可以查阅一下作者的背景及其一贯的思想主张从而推导出结论。轮到我们自己写时,为了向作者传达清晰明了的信息,我们首先得在写作前将论题的范围缩小,不能贪心地想要在一篇文章里向读者传达多个结论,这样很可能会导致每个结论都无法清晰有条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次,精确确定一个论题以后,我们得尽量有条理有层次地引导读者一步步接近结论,让他们在接受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和依据思考自己该不该相信这个结论,因此创造了使更多读者相信我们的结论的可能性。当我高中做阅读理解时,我就是某篇文章读者。每当考试时间紧张,我只粗粗地浏览一遍文章便答题时,我总是不知道从何下手,针对问题给出的答案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因为我没有仔细地先去找论题和结论,也就理解不了作者向我们传达的是哪方面的知识。而当我考试状态较好、考试时间充足时,我会仔细地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出论题和结论,然后再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因此能较准确地给出自己的评价,较好地答题。
读者在了解了我们的论题和结论之后,会立刻进行思考,他们好奇我们为什么会在这个论题上有这样的结论。对此,我们需要给出具体的理由,理由同样也是我们自己写作时完成一篇完整的论证文章的必要因素。所以,我们在论证时,尽量多参考文献,让自己的理由更加充分和有据可查,同时可用上一些指示词帮助读者确定我们的理由,以更好更快的让读者相信我们的结论。而我们在评判他人的结论时也需要依据理由。理由和结论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论证,有些理由能有力地支撑结论,但是另一些理由则很薄弱、漏洞百出。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只有在找到充足的理由时才会相信某个结论。这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教训和经验,我们要为自己的结论提供相应的理由,学会换位思考,认识到在我们自己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理论有时候对读者来说其实很难理解。他们毕竟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人与人总会有隔阂和不同,更何况是非常主观的思想。还记得高中时代的我曾写过一篇材料作文,语文老师给出的材料是“猴子踢落的石头砸死了冠生园原董事长”这一案例。老师批改完试卷后让我们一一拿着卷子到她面前进行分析。老师和我讲了许多,指出了我推理论证的不足。她觉得网友对这个事件的责任方本来就众说纷纭,而我却在没有充分的理由的情况下就认为这个事件要由旅游景区方负责、他们在让猴子背黑锅。并且指导我还不如从两个角度去探讨两种可能,理由不足以支撑结论的话是很难吸引读者并让读者信服的。在之后的议论文写作中,我会参考多种文献,在写完之后读一遍,把自己当做读者来评判理由是否能支撑结论。这让我的写作水平和论证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现在每次写论文时,我们会经常借助百度这个搜索引擎,能接收到许多证据,如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等;又或者是将自己的直觉和个人经历当做论证的证据。这些证据在帮助我们充实和突显理由的同时,我们需要研究它们的效力如何。首先,我们要多多注意证据的来源;其次我们要知道每种证据都有可靠和不可靠的时候,就比如专家也有提出错误论词的时候。此时我们应该谨慎对待每种证据,少犯以偏概全、强求确定性等谬误,为自己的结论提供更多的有效证据,使自己在读者面前站的住脚。
此外,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我们都得努力辨别出数据的正误和数据推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举个例子吧,就比如我们这次的暑期经济社会调查,我们小组所得数据的来源是向居民发放问卷。所以当我们自己进行数据分析时不会质疑这些数据,因为我们清楚它们的来源。所以当写论文要引用某些数据时,我们必须弄清楚它们的来源是什么,这是我们决定是否引用它们的第一步。在经过一系列判断认为可以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后,我们得再次注意要将正确可靠的数据运用到合适的结论论证中,不能将一个结论换成另一个自己相信的结论,这样会很容易被读者拆穿。同时,有时候省略数据也是一种欺骗,可以把我们小组的这个《居民买房意愿情况调查》当作一个具体的例子。数据分析中,我们有提到当前有买房意愿的居民占百分之四十一,如果我们省略调查的居民数,那么会有读者认为这百分之四十一是10的百分之四十一或者是100的百分之四十一。这会带来一种不确定性,也相当于间接地欺骗读者。
《学会提问》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去深究其中的奥妙,希望自己再次回顾时能有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