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文章,肯定不是为了成为作家,更从来没有想过靠写文章来挣钱,现在每天写,已经成为生活的习惯,写作应该是一个好习惯,通过写作,我们才有机会不断的反思,但是今天又学了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概念,每一个好习惯背后都有需要还的“债”。
伯凡老师说,在特定的情景下,曾经导致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好习惯,很可能是致命的坏习惯。今日的蜜糖,明日的毒药。当好习惯把我们带向成功的时候,我们也很可能随之被带到了舒适区,而且我们很可能享受这种舒适区,自然也就乐不思蜀地远离了学习区,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对好习惯以及与好习惯相关的那种我们不知道的利息,要有一种识别能力。
我每天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心理优势,但是这个好习惯的背后也存在“隐秘坏习惯”, 比如我现在因为写作时间不够用,先彻底放弃了朋友圈,然后几乎不与别人闲聊,不知不觉中,就像到了一个“洞穴”,慢慢与外界隔离开了。
此外,通过大量学习,觉得自己好像懂得了很多,于是对别人的态度自动切换到一种“居高临下” 的模式,于是有了昨天的当头一棒,让我好好反醒了一下,我的这种坏习惯是我致命的缺点,甚至没有之一,我总是看不惯别人,喜欢抱怨,比如,我自己从来不看电视,所以我看不惯我妈总是看电视,我自己从来不打游戏,所以我看不惯我女儿喜欢打游戏,我希望这个世界以我认可和想象中的方式运作和运转下去,我越是这么希望,我越失败,所以导致了我现在失败的婚姻,失败的教育,乃至失败的人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要怎么改呢?这让我想到经济学上说的一个概念“歧视”,我自己爱学习,我就歧视不爱学习的人,我自己爱健身,我就歧视不爱健身的人,我歧视身边的人,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薛兆丰老师举例,他是广东人,小的时候歧视外国人,因为代价小,他歧视一下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后来去美国读书,老师的作业是需要小组讨论一起提交的,如果这个时候他再歧视外国人,他就不能完成作业,也就不能从学校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这个代价太大,他当然就自动放弃了歧视。
这给我的启发是,如果我意识到,我要为自己的歧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就会不再歧视别人了,如果当初孙正义歧视马云的外表,他就不会投钱给马云,那当然他也不会因为自己当初的投资获得现在几百倍的回报。
如果我妈看电视没有影响到我,我为什么要歧视她看电视的行为呢?我歧视她,我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用经济学的思维算一算,我这样做是个理性的经济人吗?
熊逸老师说,贵族和平民的区别,不是你突然凭借能力和运气爬到社会金字塔的高端,买得起名牌包包和手表,你就可以成为贵族,只有拥有深入血液和骨髓的言谈举止,文化趣味,才是守卫贵族实实在在难以逾越的金城汤池。而这个金城汤池简而言之,就是节制,含蓄,超脱。
越是上层社会的人,对面子的重视程度就越高,说话就越有节制,含蓄的表达方式既给自己多留余地,也给对方多留余地,伤面子的概率就越低。用俗话说,只有破罐子才会破摔,好罐子总是有几分自矜自贵的。
罗胖举了一个例子,他和他们公司CEO脱不花,一起参加一个研讨会。脱不花的用词跟别人不一样,她说:“刚才听完了某某老师的发言,我说说自己的感受。”
“感受” 这个词用得好。它既是当下发言者真实的观点,又隐隐抬高了对方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强调,这只是我当下此刻的感受,不是深思熟虑的观点,看法,意见,更不是什么真理,为以后进一步迭代,提高,转化留下空间。
从这个小小的词,背后就是一种带着贵族犯的,留有余地和空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