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不谙花道却爱花。对花花草草有一份源自天然的爱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儿种在心田上,开在时光里,一如既往地美丽,一如既往地芬芳。
一
萝卜花——春来随处自芳菲
四片花瓣,白色,带着淡紫,中间是几丝不起眼的黄色花蕊,分枝着花,又一簇簇拥在一起,就这么淡淡开着,把一片质朴的土地打扮得充满仙光灵气。
那是一所乡村中学,也是我的母校。附近是农场的大片田地。一到春季,大片大片的萝卜花开放,似铺了一地厚厚的白雪。这片地种的是我们兰溪的特色农产品——小萝卜。那些长相好看的小萝卜都已挑去做了水萝卜。或袋装或罐装上了市场成为人家餐桌上的新宠。兰溪小萝卜俨然名声在外,"个子小,形似锥,颜如玉,口感好,叫你一吃忘不了!"这是上乡土教材时一学生给写的广告词。而这开花的就是拣剩的废料了。没想到这被人遗弃的萝卜开起花来是这般清新美丽又恣意尽情,毫不在意冷落的目光!
也对啊,春天本来就是花草们的舞台,是花当然要开放,何须怯场!和着淡淡的泥土气息,小小萝卜花开成花的海洋……
飞蓬——飞蓬各自远
纤细的枝干,分枝数以十计,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花开白色,心里一直以小雏菊称呼它。
这是在家乡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它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清晰的印象。五六月间,正是草木生之旺盛时,在去往外婆家的水渠坝上,散落在如茵绿草中的丛丛白色小雏菊,素雅,清新,俏皮。
某日读书,看诗经里的花草世界,才知道这就是飞蓬。李白的《送友人》诗中“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说从这里分别之后,友人就将像孤独的蓬草那样随风而转,飘摇万里之外,怎不叫人牵挂! 何曾知晓承载诗人如许离情的就是自己身边的故交!只是在印象里,它是可爱纤巧的小姑娘呢,如何化为诗中沧桑悲凉的意象?再细细看书对照,终于暗笑自己的孤陋寡闻了。原来飞蓬又名狼尾蒿,飞蓬的名字,取的是被风吹折的茎叶飘在风里的姿势。那应该是在悲秋里的形象了!历经酷暑金阳的烤炙,六月里那鲜润青嫩如小姑娘般的飞蓬早已干枯朽瘪得如一华发苍苍的老太太。秀气可人的小雏菊已化成一头蓬乱的白发。此时的枝干极脆弱,易折断;遇风即被卷飞旋,所以叫“飞蓬”。
飞蓬的青春容颜也是我的母校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那个乡村中学的操场边,乡野风淡淡地吹,各种花草自在地呼吸。那些白色的“小雏菊”团团簇簇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走过它们身边时,总会情不自禁地用手轻轻抚弄一下,或张开双臂重重地拥抱一下,似在逗一个熟悉的可爱的小孩儿。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如今我的母校早已撤并到城南,那熟悉的校园也旧貌换新颜改建为敬老院。那些曾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也早已扎根在各个新单位。后来的城南也已回首成旧事。一切都在向前……
二
紫藤萝——盛续春光识紫藤
校园里这一廊的紫藤萝开得越发的繁茂了。育才校园美丽、整洁、大气,是我生命中第四个驿站,也许是终点站。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的人,这里的树,这里的花,所有美好的遇见——
远远望去,长廊上似笼着层层叠叠的紫雾。团团紫雾间是新长的嫩叶,青翠中带着亮红,亮红中夹着鹅黄,明媚鲜妍如春天的阳光,满满的生气。
紫藤长廊两边各有一棵树,一棵是桂树,一棵是柚子树。不知何时紫雾竟笼上柚子和桂树的枝叶间。似乎是紫藤嫌它俩的春天太单调,悄悄地为它们梳起妆打起扮。于是,柚子树和桂花树就如维吾尔族姑娘的头发编上了一条又一条可爱的花辫子。
那一穗穗紫藤花安安静静地开着,每一穗花都呈低垂的姿态,不喧不嚷。深紫,浅紫,白紫,每一朵花都优雅端庄。
香味扑鼻而来,那是紫藤萝紫色的芬芳。 驻足,回望。蓦地发现,每一穗向下的姿态中每一朵花开都是向上的模样。原来向上可以是如此模样。它让我想起我的同事们,春天的新美力和暖暖的阳光。
栀子花——雪魄冰花凉气清
每到栀子花开的季节,又一届学子将上“战场”。十个班级十条长幅誓词悬挂在九年级对面的教学楼墙上。如十道红光从天而降,耀眼夺目,激励人心。红光下,那一片绿地,却似乎覆上了一层白雪。那是大片大片的矮栀子。楼侧过道旁,则散植着几株大花栀子。这些栀子,每日默默陪伴着莘莘学子。听清晨学子们的书声朗朗,看青春的身影课间欢腾……漫长的时光里,餐风饮露,吸天地之灵气,含雨露之精华,绿叶成阴,无声无息中蓓蕾潜滋暗长。
花苞初长时隐匿在叶片的肥绿中,等到入眼时已不知不觉膨胀成绿色的“蚕蛹”。慢慢地,青涩渐褪,日渐丰腴,碧绿色的外缘下包裹着雪白的肌肤,犹如玉琢琼雕。不久,一只只白玉蝶翩翩然栖满了枝头。弥漫着沁入心脾的芳香,清丽可人,怡心养眼。又一届学子们在栀子芬芳的目送下走进考场,踏上新的征程。
年年六月的朝阳里,栀子雪魄冰花凉气清,见证着学子们的化茧成蝶,蜕变成长。明年六月我那七班八班的孩子们也将走上中考考场书写华彩乐章……
那些花儿,它们或许很平凡,极普通,却有属于各自的美丽风景,如那纯纯的情怀,淡淡的守候,栖在记忆的心空。今日,此地校园草坪遍地的蒲公英、五月里那满树洁白的槐花、宿舍楼前那茕茕孑立却久盛不衰的蜀葵……已撷取,已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