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你可能早就听过:
高斯10岁那年第上数学课,老师布置了道题,1+2+3+······+99+100=?
老师本意是让学生一个一个相加,可高斯很快就举手说算好了,起初老师不信:“你一定是算错了,回去再算算。”高斯非常坚定,说出答案就是说出答案就是5050,怎么算的呢?
1+100=101, 2+99=101······50+51=101,这样的组合有50组,所以50X101=5050。
看完故事,好像我们只能感叹:“这高斯小小年纪,天赋异禀,果真是天才呀!”
这样的名人故事一拎一大把:
谁谁谁从小就表现出“绘画天赋、写作天赋、唱歌天赋、篮球天赋……”,还有谁谁谁从小智商高,靠天赋吊打同龄人……于是,我们容易习惯这样的思维模式:某某人哪方面表现杰出,就倾向认为他有天赋。
PS:「智商」大概是心理学领域里,被大众曲解最严重的概念了,以后我会专门写文谈谈,科学研究里,真正的「智力理论」是什么。
反过来,若是自己哪方面表现不佳,比如写作,刚开始挺来劲,写了几篇文章,却发现没人看、评论、点赞,于是便想:“唉,算了吧,我没天赋。”
有多少人,被这句话耽误了前程,因为相信自己没天赋就做不好,没法长期坚持。
天赋真的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吗?非也。
01
注意啊,我没有说天赋不重要,我是说天赋根本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太多人因为相信“我没天赋”,进而相信“我没有做好这件事的可能”。
这种心态,在心理学上称作僵固型思维(Fixed Mindset)。
相应的,相信自己能够提升能力、做好事儿的心态,称作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这两个概念,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徳韦克(C.S.Dweck)提出的,她发现,成长型思维的人,不论是学业成绩,还是个人成就,都要好于僵固型思维的人。
我在写作这事上没得一点天赋,和你们中大多数人一样,初中加高中写了六年应试作文,那种文字说实话,大多是糟糠。
对于写作,有太多人相信「没有天赋,你是写不好东西的」,我不信这个邪,通过长期练习,也能写出像样的文字来,并且我相信未来还会写得更好,这就是「成长型思维」。
当然,这听起来有点像鸡汤,但的确是心理学领域里的重要结论:一个人的信念影响成就。原因在于,大脑是高度可塑的,心理上的信念塑造了生理大脑,进而塑造了行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推荐你德韦克的书《看见成长的自己》(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不过,光有信念,光是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而成长,就够了吗?
还不够。
02
在很多人心中,成就=天赋+努力。
所以便诞生了如「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等等言论。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认知。
16年9月份我开始公众号写作,不过其实,我的写作从15年3月份就开始了,那时候写书评和随笔,陆陆续续写了三十几篇,发在QQ空间的日志里。
那时候真的很拼,先读书,记纸质笔记,再在纸质本子上写文章,最后打字腾到电脑上。特别是写文章,常常磨上八九个小时才写完。
这么拼,写出来的文字,现在回头看却臊得很,篇篇不忍卒读,尽管当时自我感觉良好。
我相信自己能写好,我也很拼很努力啊,为什么还是写不好呢?
那是因为,成就>>天赋+努力。
成就是非常复杂的,有些人只看到了天赋和努力,却没有看到影响成就的方法、环境、资源甚至运气等等因素。
比如创业,要想做大一家公司,仅靠创业者的满腔激情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投资人给他资源,他还需要创业前的经验积累,他更需要互利网时代的红利,也许,还需要那么一点运气。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看着很努力,却原地踏步。比如两年前写QQ日志的我,只是自顾自地写,在QQ好友的小圈子里沾沾自喜。没有参考别人,没有学基本的写作技法,没有去更大的平台上寻求文章质量的反馈。
而参考别人,学基本的写作技法,去更大的平台寻求文章质量的反馈,这三件事,正是我开公号以后在做的。
既然这么多因素决定成就,可能有人想问,天赋和努力、环境、资源、方法哪个因素更重要呢?
实际上,这种问题毫无意义,就好比你问我「对于身体健康,是蔬菜还是米饭重要?是饮食还是运动重要?是运动还是作息重要?」答案当然是都重要,缺哪补哪。却总有人非要争个高低,甚至撕起逼来,纯粹是浪费时间。
03
看完本文,我们至少学到了:
①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成事儿,当然要想获得成就,仅有努力还不够。
②成就=天赋+努力+方法+环境+资源+运气+……
天赋只是成就一个因素,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且所有因素间没有高下之分。
失败同理,其原因远不止一种,而总有些人,将失败归因于没有天赋。或许是因为肤浅的认知,或许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敢直视自己的缺点,只是寻找天赋上的借口。
别让“天赋”害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