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古典老师的话说:与其用100%的精力学习一个领域的100%,不如用80%的精力学习每个领域20%的精华。
我们为什么要开眼界?为什么要读经典书籍?为什么要学习底层逻辑?
就是需要看到体系、看到全貌,才不会执意在某一个子系统里做到100分,而是利用“二八法则”快速跑通循环。
要理解现代社会,多去学经典书籍的底层概念和逻辑,更有利于建立全局视野,就能一通百通。
正如《富爸爸穷爸爸》上说的:对于很多知识,你只需要知道一点就够了。
《纳瓦尔宝典》上也说过:以原著和经典为基础,你能够获得足够完备的世界观和深刻的理解力,你不会再畏惧任何书籍。
“如果想学宏观经济学,就先读亚当·斯密、冯·米塞斯或哈耶克,从最早的那批经济哲学家读起。如果喜欢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思想,可以从卡尔·马克思的作品读起。不要读解读性或评论性的内容。”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也提到,:“你不需要了解所有知识,只要吸取各个学科最杰出的思想就行了,那并不难做到。“
多读经典,因为经典就相当于建筑图纸,很多书都是从经典延伸出去写的,学习东西从源头知识学起,从长远看,才是最高效最省事的做法。毕竟,经典书读一本胜过读10本。
有人问金庸:为什么读经典?如果你一个人去岛上带一本书终老是什么书?
他的回答是《莎士比亚全集》。
金庸小说里的种种人物设定,似乎都有莎翁的影子——他深受西方戏剧影响。
郭靖、黄蓉在牛家沟密室练功一段,人物轮次在旁边出场,完全是舞台剧的手法。
当你在某个领域参透了一部经典,这部经典也会带你一通百通其他书。
甚至在其他领域,也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就是经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