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和我说过,朋友不需要完全志同道合,可以有不同类型的朋友。有些朋友适合一起学习,有些朋友适合一起玩耍,有些朋友适合一起聊天。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所以不可能完全臭味相投。
最近,对此感触更深,改掉了静静等一个人回复的习惯,而是向不同人请教不同问题,对不同人说不同的话题,和不同人分享不同的消息,生活变得有趣的多。
听得故事越多,见得人越多,就越来越发觉世界上和自己灵魂相似的人很多很多。之前以为的孤独只不过是自己封闭自我的结果。
昨天和一个高中的男生聊天,看着他的状态就想到自己高中傻傻读书的样子,和他聊了不少,他说很感谢我,其实我应该感谢他,他让我有机会和高中的自己讲讲话,对我而言这是种救赎。
晚上和学妹聊天,学妹说很佩服我。我大一的时候也是佩服各种大神,记得舍友说过一句话,永远也不要佩服别人,做好自己的事就好。当时不是很理解,现在越发觉得这句话的重要性。当你永远把眼睛盯着别人,看不到自己的时候就很容易失落,自卑。抬头看路的同时,也要看看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好做就是了,给自己一段时间。
和别人交流,有时候会遇上之前的自己,聊着聊着,也就释怀了。放下过去,重新开始。
这一个月,认识了很多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品位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有每天四点起,晚上九点睡的美国工程师,他还给我看手相;中文说的很好的尼泊尔和尚;和我妈年纪一样却还在努力学习英语的阿姨;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华侨;已经是四个孩子父亲的巴基斯坦男士;每天熬夜玩手机的加拿大人;有着和我一样手型的菲律宾人;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的穆斯林;用两年时间掌握英语的菲律宾公务员;在菲律宾留学有口流利英语的广西人;做着三份兼职的作家男护士.......
还有一个在加拿大读书的中国男生,他逃课只为听我的故事,我起早只为和他聊天。这无关风花雪月,只是兴趣契合到了一定程度,每次都觉得我想说的话被他先说了。我说我们的相遇是种巧合,他说不是巧合,而是上天注定。我们性格很相似,我们对所要做的事情都会很认真。我们都很注重细节。我们都能迅速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他说我像是一辆速度为400KM/h的超载货车,法拉利都追不上。他说他在生活中是1个小时都说不到10句话的高冷型男生。他说我像一本厚厚的书,需要很认真地读。我好像不用多说什么,他好像都明白我的故事和想法。有时候,我会担心,我担心他的心浩瀚如宇宙,我只不过是地球的一隅,他能读懂我,我却不懂他。
在咖啡馆,我也遇上了很多有趣的人儿。老板不是赵夫人,是芮小姐。。她毕业于名校,出来以后可以轻松找到一份人人羡慕的老师的工作,但她觉得那样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于是她选择了第一家给她offer的公司,赚的钱不少。但是看到直属上司,怀孕还熬夜,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将店盘了下来,做起了每个女孩子梦想中咖啡店老板。她说自己对钱没什么概念,宁愿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她的性格很好,似水般柔情,可容万物。有很多朋友都会在节假日义务帮忙端咖啡。在很多人看来,这不仅是一个咖啡馆,还是一个让灵魂休息的地方。
还有一个姑娘是芮小姐的好友,是小学语文老师。听她聊天,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语言的魅力。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配上手上的动作堪比单口相声。她吐槽着相关部门不懂一线教师教书的苦恼,却又颁布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规定。还有和不配合的家长斗智斗勇的故事。通过她的叙述也让我明白了教师这个行业看似轻松,其实也是不易。
今天和三个男人玩达芬奇密码,在他们故意放水中赢了不少次。后来我猜他们的年龄,一猜一个准。有个大叔看我挺有意思,开始和我单挑。玩的过程中,他提到到了人的心理。我就开始和他聊心理。聊着聊着,大叔觉得和我聊天更有意思,就说不玩了,继续跟我分析人的心理。高淳的发展,企业用人,员工心理,女权,男权社会,人生不同的阶段所需的追求......大叔说看我对这个感兴趣才会和我说这么多,平时和20出头的小孩子最多说10分钟就结束了,看来我的心智年龄确实不止20。我给大叔推荐书,大叔说他从不看现代的书,他看的是《大学》,《中庸》,《论语》,最近在听《资治通鉴》。还对我说古人的智慧才是最伟大的。其实这点我也很有体会,很多现在的书都是被别人嚼过很多遍的馒头,毫无营养。
形形色色的人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我现在对朋友的态度是,你从我的生命中走过,我就很满足了,我不在乎你是否是匆匆过客,我只在乎你曾经把你的时间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我。
至于你喜不喜欢我,我无所谓,这不是我所能决定的。我就是这个样子,你喜欢我,就多和我聊几句,你不喜欢我,就把我屏蔽了,我不在意。人生苦短,何必互相折磨。因为我知道,有些人不喜欢吃橘子,没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