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我的个人成长咨询师外出培训,她忘了提前通知我取消。接下来的那次咨询,我去见她的路上,一直在想,“今天必须对她表达愤怒。”
咨询刚刚开始,我就说,“上周我很生气,我失望,觉得你靠不住……”
然而,我的声音依然纤细、微弱、小心翼翼、不带攻击性。
她说,“你可以把你想说的都说出来,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我闭上眼睛,在恐惧的伴随下把想说的都说出来,说到伤心处泣不成声。
理性上我知道,我有理由理直气壮。我说出“你犯错了,我受伤了”,她不会被毁灭,我不会被毁灭,关系也不会被毁灭。
然而,这只是理性,只有当我说完了我对面的咨询师仍能稳稳的坐在那里,我才能验证并确信这一点。
在咨询室里,一次次验证并确信。
从“知道”到“知行合一”,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人们的第一反应做出的总是熟悉,而非有效、舒适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每当表达“你犯错了,我受伤了”,得到的回应要么是“父母永远不会犯错”带来的对自己情绪的困惑,要么是“你怎么能让父母难受”带来的对自己情绪的内疚,要么是“父母如此辛苦,你怎么还敢说受伤”带来的更加严厉的指责和惩罚。
那么他长大成人后,多半无法理直气壮的说出“你犯错了,我受伤了”。并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所有人。他怀疑自己对面的人都很脆弱,无法承受自己的攻击。
对方让我难受了,有很多可能。也许是我的错,也许是对方的错,也许是老天的错。不管是对方的错还是老天的错,坦诚地说出你的需要,都不一定会使对方受伤。
以上一切,在头脑的层面,很多年前我就能想清楚。但是在心的层面,当我说对方错时,就浑身不自在。不自在到我宁可不说,能忍就忍。
隔在从“知道”走向“知行合一”路途中的东西或许很多,但我想至少有一件是身体的情绪记忆。
很多很深的情绪记忆,只有在咨询室安全的环境里,才能被活化、改写。
还好,世界上存在心理咨询这个行当,让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换一个场景,这一次我是坐在咨询师的位子上的。
有一次,我对来访者说,“你在这里可以大胆的说,我都能承受,承受是我的工作。”结束后写咨询记录复盘,自己还洋洋得意,觉得当时说得可有道理了。
向督导汇报到这一段时,督导说:“那你觉得你跟TA这么说,TA就能这么做了吗?”我顿时羞赧万分,的确我完全南辕北辙了,也许在咨询室里TA看起来变得坦诚了,但我却更难遇到TA的实质了。
不要看一个人怎么说,要看一个人怎么做。
同样,不要看一个人知道什么,要看一个人在做什么,因为那才是这个人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