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桢言
一提到读书,大家的第一印象,不是各大网络论坛中畅谈读书的好处,就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种名言警句。
从小到大被告知,读书才是普通人唯一的出路,你视之为人生哲理,别人下课睡觉,你看书;别人上班摸鱼,你看书,通勤路上也要打开电子书读上一会。而且这种见缝插针的读书方法,极大地满足了你获取知识的欲望,和我的时间没有虚度的假象。
但是你是否发现,当看了很多信息量密集的视频、文章、书籍之后,你觉得不觉明历、如雷贯耳,明天开始就自律,但几天后看过的内容能回忆起来的寥寥无几,知识如流水般冲刷了一遍空空荡荡的大脑,你并没有觉得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见识、更有能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你并没有学会正确阅读。
1低效阅读:走神是常态
看书的时候相信大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眼睛在读,脑子却心猿意马,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浏览了一大段文字,因此你不得不回去重读或者囫囵吞枣搪塞过去。
奥野宣之说,一味地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
思维总是不受你的控制,走神的事时有发生。看了太多碎片化信息的人,其专注力已经不足以支撑深度阅读和思考。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Matt Killingsworth指出,清醒的一天中,人类几乎有46.9%,即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走神。
你可以明显看到,读一本书的时间中,你有多少时间心思不在书里。对付走神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元认知控制思维。
元认知(Metacognition)一词,最早出现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
所谓元认知,指我们审视自身思想的能力,是对自我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这就好比以第三人称站在一旁观察自己,随时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审视、提醒和反思。
拥有元认知,可以在跑神的时候提醒自己(主动选择信息),把自己的思绪拉回来。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把所有精力只专注于一件事上(深度沉浸)。
为什么要一段时间只干一件事?
在思考的过程中,你的大脑里的神经元就好比一堆造房子的小人,比如他们在吭哧吭哧造数学的房子,你突然走神,那你的小人可能刚砌了两块砖,就得重新跑到你走神的地方造房子。而专注于一件事的人,他大脑里的小人就只盖那一栋房。一段时间下来,可能你每一个房子都只砌了几块砖,但是专心的人可能那栋房子已经建的差不多了。
低效阅读是由于走神导致的,要想提高阅读效率,就要用元认知控制思维,让自己专注于阅读。
2质量>数量:经典才是王道
当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发现某一个领域内的畅销书,其实都是某一个头部经典书籍的衍生品。比如《从0到1》是基于《创新者的窘境》的创新理论,《原则》是基于《第七习惯》的效率管理模型。
朱熹说:“读书不在多,在读得好,在读得透。”
所以入门某个领域最高效的做法,就是阅读该领域内最权威的经典巨著,这类书往往有更为完善的知识框架,就像这个行业内的大佬,硬生生把你从地面拽上1万米的高空,给你指点迷津。
优质的内容无外乎有两个标准:一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用,二是内容确有价值。
凭借这两点你就可以筛选掉大部分书单。接下来优中选优的书,也不需要你担心阅读速度,这种书反而需要细细琢磨,反复思考,甚至不断重读。
皮钧重读8遍《德意志意识形态》,并在扉页记录了每次阅读的日期。罗曼•罗兰视《老子》和《易经》为“精神食粮”,每年都要重读一遍。马克·吐温曾一生中至少读过20遍《堂吉诃德》……
而能提供情感体验的文学类作品,可以最大程度调动你的感官,让你闻到、看到、感受到、触摸到书中描述的场景,站在主人公的视角回到那个年代,去体验一场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无与伦比的人生,读完之后,你能够对自己的生命有新的认识,发生了某些细微的改变,那这本书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多读书不如会读书,会读书不如读好书。
3改变量>思考量>行动量
网络上充斥着每年阅读100本+的帖子,也有很多人买了一堆书,报了一堆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满足于录入式阅读,过一段时间再去翻书,所有的痕迹烟消云散。最后陷入“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死循环。
自媒体人@爱读书的霹雳,说自己患了读书焦虑症,我专门去查了一下,分别有I型和II型。
“I型阅读焦虑症”——不读书产生的焦虑。
“II型阅读焦虑症”——读了很多书却收效甚微而产生的焦虑。
第一种危害较小,因为大部分人意识到读书少后,会找点书读,
如果症状没有缓解会演化成第二种,其症状表现为:
1.阅读仅追求数;
2.读书成了一种机制性的习惯,但很少思考;
3.为了读而读,已经忘了读书的最终目的。
他说刚开始自己追求阅读质量,一本接一本,但越来越焦虑,没有思考的间隙,收货甚微。之后转变策略,看书时做笔记摘抄,效果不尽如人意,看电子书只花了5分钟就导出了电子版,现在看来真是自欺欺人。转机是决定每周一篇阅读笔记,获得感增强后,焦虑也消减了大半,看书直接也开始有了知识点链接。
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无法驾驭多种知识类型下各种概念、理论和原理带来的冲击,这不仅很容易互相混淆,让大脑一片混沌,还会因为吸收这些内容的时间有限,导致浅尝辄止。
就像一张破败的网,你到处点亮不同领域新知识,但由于不同的点之间过于遥远,但因你并未深入探究其内涵,没有或者衍生出很少的理论支脉。你的知识之网虽然看上去覆盖面积很广,但是彼此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很多新知识产生没多久就被逐渐遗忘。
阅读是为了改变,一本书看完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
阅读后的思考,思考后的行动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如下图,
上图来自《认知觉醒》,如果说阅读后产出一篇读书笔记为行动量,那么因为一直有输出,而出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结就是改变量。
如果你盯紧改变量,很多阅读障碍都会消失,你不必再追求阅读速度,也不必记住书中的全部内容,一本书只要有一句话,一个点触动到你,那么它就完成了使命。学海无涯,不需要穷尽阅读,如果你开始意识到周围的人一律追求阅读量,而自己气定神闲旁观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跳出了大多数误区。
若你只盯着表面的学习量,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待完成计划,又由于没有完成而痛苦,就算你每天都能读一本书,过段时间让你回忆的时候,内容情节模糊不清。还不如吃透一本书,你清楚里面的细节脉络、人物刻画、情节安排,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书评、文章,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费力的多,但1本书的收货量,比得上草草浏览10本书。
4搭建高效阅读系统
(1)提高专注力
前文提到过元认知的两个概念“主动选择信息”和“深度沉浸”,
前者是基础,后者才是重点。方法有三点:
第一,有明确目标。
列计划时把目标拆分。如把3个月考上雅思,细化到每月、每周、每天。
第二,极为专注。
学的时候心无旁骛,把脑袋里蹦出来今天晚上吃什么,这种问题统统抽离,全身心扑在现有任务上。
第三, 能获得有效反馈。
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反馈,缺乏反馈会让我们不清楚当前的学习进度,也会越来越缺乏积极性,容易分心走神。有老师指导是极好的,若条件有限可以通过测试、反思等途径获取。
(2)早起
南怀瑾说:“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能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之前我和大部分人一样,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通宵玩游戏,一屁股撅到中午是常有的事。
也知道有很多名人都有早起的习惯,比如:
乔布斯年轻时每天4点起床,9点之前把一天的工作做完;
科比每天4点左右练球,每天投进一千次才算结束;
潘石屹每天4点起床,6点开始晨跑,8点前开始工作。
日本作家中岛孝志在《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中,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时间管理观念:
4点~12点:第一个8小时用于完成过去的工作(或者说用于完成我们一天正常的工作);
12点~20点:第二个8小时用来铺垫未来的工作(也可以视其为多出来的一个工作日);
20点~次日4点:第三个8小时用于休息(还是8小时没变)
文中还提到:
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类脂醇这两种可以让人保持精力充沛的荷尔蒙,分泌高峰期正好是早上7点左右,并且进食后,身体能在1小时内能量转化为葡萄糖被输送到大脑。这时,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
很多人报复性熬夜,只是想把握住最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其实时间并没有被偷走,只是被转移,10点-2点耍手机,和早上8点-12点刷手机时间一样长。今天熬夜,明天连本带利还回去,并且一整天大脑昏昏沉沉。早上这段时间是一天中状态最好,最不被打扰的时间,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阅读、学习,其效率大大高于晚上熬夜坚持完成阅读计划。
真正厉害的人会毫不犹豫把牛人的习惯拿来自己用。
(3)运动
如果身体是一个电脑系统,阅读是提升软件系统,那么运动就是硬件设备升级,毕竟你不能指望能实现全息投屏的技术,可以在积灰死机的设备上运转。打造健康身体是第一步,最主要的还是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
上图来自《认知觉醒》,运动可以促进一个个新的神经元产生,而光是出现空白神经元还不够,不同的神经元之间还需要连接、强化,发育出神经轴突和树突,连成一张网络,成为真正的神经细胞。在一篇ted演讲中说道,神经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发现,长期运动的影响能够单独提升你的注意力,或是你的前额皮层。你不仅能够得到更好的专注力,同时也增加了你的海马体数量(记忆力的硬件)。
需每周运动三到四次每次最低30分钟,要包含有氧运动,没有时间的可以坐电梯的时候走楼梯,能步行步行。
因此,有效的学习模式是这样的:
早起运动后的1-2小时,投入高创造性、高难度的工作,如背诵、阅读、写作、编程、作曲等,或是一些复杂的体力活动,如练舞、乐器练习等。“运动+学习”的模式需要坚持,因为神经细胞的生成到成熟通常需要28天,大部分人在运动之后就直接去聊天、休息、娱乐等,这让新长出来的神经元白白消散,浪费了进步的大好机会。
(4)输出、输出、输出!
一般人的阅读模式:打开书-从头读到尾-读第二本,如果你问他这本书讲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悟,他们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金字塔学习模型理论,
中国教育主要是以被动学习为主,上课听讲、背书看课文就属于这一类,想实现高效学习,实现更高的知识留存率,我们直接看最后一条:教授他人(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是——当你准备学习一门新知识时,必须站在传授者的立场,假设自己要向别人讲解这门知识。那么你一定要用最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至于输出的方式,看完书列出框架,写写书评、读后感,输出一篇文章,给朋友阐述你对这本书的看法,都属于输出方式。当你输出的时候卡壳了,明明这个观念在你的脑袋里很清楚,但你就是不能用简洁的话复述出来,那么说明这个知识点你还没有掌握透彻。
输出不仅可以查漏补缺,还能产生有效的知识复利,你发表出来的文章、视频、音频、书评,不管多久都会有人去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你的发声,让世界看到了你,你也建立起了个人ip,有了更多的机会。
5抓紧开始行动起来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我建议你从今天开始就行动起来,不要再拖延和犹豫。
你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实践高效阅读系统:
第一步:选择一本经典书籍,最好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内的权威作品,或者是你想要学习的技能或知识的入门书籍。
第二步:设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比如每天早上读一章,或者每周读一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来安排,不要太过贪心或懈怠。
第三步:每天早起运动,然后投入到阅读中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用元认知控制思维,保持专注和主动。在理解书中的内容后,要用自己的经验、认知、理解等加工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
第四步:每次阅读完后,要进行输出。
第五步:坚持不懈地重复以上四个步骤,直到你完成一本书或者一个领域的学习。然后再选择下一本书或者下一个领域,继续学习和进步。
其实追求阅读速度、数量的你,也是一个注重自我提升的优秀的人,只是没有找对阅读的方式,陷入了阅读焦虑的误区,但大环境一直强调着读书的好处,自己只能边质疑,边阅读,但收货甚微。
愿本篇文章能够帮助你,认识到正确的阅读方式,建立起高效的阅读系统,摆脱焦虑陷阱。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边的朋友也有类似的困惑,可以把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