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想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而苦于没有好书指点,后来在简书上见到很多人推荐这本书,于是就果断下单,一睹为快。
刚读第一章就发现,这本书太有趣了,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不愧为文学大师,居然把介绍写作方法写成了一部小说!!!
这本书以1931年至1934年的民国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群勤奋好学的初中学生,在认真博学的国文老师王仰之的教授下,不断探索阅读和写作奥秘的过程。这过程完全不会让人觉得高深晦涩、枯燥乏味,因为它将这些方法一点一滴的插入到了整个小说之中,在关于学习写作方法之外,你也能深切感受到当时的民国教育,学生的爱国热情,知识分子的颠沛流离以及初中同学间懵懂的爱情。
《文心》中强调,对于一篇文章,一定是先有了内容后才有题目,就像王先生事先揣摩学生可以写的内容后并做引导后,才定下《新秋景色》和《写给母校教师的信》两个题目, 而我们却恰恰相反,老师将一个作文题目扔给我们,然后扬长而去,留下我们在教室里绞尽脑汁,两个小时过去,翔都快憋出来了,却生生没有憋出一个字, 最后不得不为迎合老师拟定的题目,而去东拉西扯找素材。对于写作练习者来讲,也是一样,一定是先有了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欲望,才去写一篇文章。这其实是很基础的常识,但是,司空见惯的我们却往往会忽略这些最最基础的知识,结果导致本末倒置。
除此之外,这本书中感受最深刻的还有两点。第一点是写作与数学、绘画的共同之处。数学是用一堆题设条件,借助做题方法,最后求解出答案。而写作就是用一大堆作文材料,运用写作技巧,将中心思想表达出来。语文和数学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经作者这么一点播,感觉二者却有几分相似。如果说,数学与写作只是形似的话,那么写作与绘画则是完全的神似。绘画中讲究背景衬托主题,比如使用阴影来增强事物的立体感,而写作中讲究以景衬情,比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寒风冷水之景的衬托下,英雄的苍凉悲壮呼之欲出。看到这里,禁不住感叹大师对于写作的深刻领悟。
第二点,就是书中多次提到的触发。所谓的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事。我们常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和学问之间的通道就是触发,比如,乐华在洗衣服时发现领袖最污浊,从而触发灵感,写道:“领袖是最容易染污浊的,容易遭破损的。衣服的领袖如此,社会上的所谓领袖何尝不如此。 ”文章的深度和新鲜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触发的过程,需要留心观察外界的事物,用心去体味,才能找到触发点。
目前,自己写作一大部分问题就是找不到触发点,看了很多书,感觉书仍然还是书,除了仅仅获得了一时的阅读畅快之感外,似乎也就没剩下点什么。读完这本书,我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阅读不是拿眼睛将书中的文字从前往后扫一遍就行了的,这样的话,自己和扫描机有什么不同?
阅读是需要思考和输出的,是需要结合实践进行运用的。书读得再多,不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不加以实践,就变成了死读书。另外,好的书还需要一遍一遍的反复阅读,在文心这本书中,文华的父亲在写给文华的信中就说“读书贵有新得”,这就是需要在反复的咀嚼中获取新知。
对于写作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时常感觉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这样的感觉就像一个满腹经纶的哑巴,支支吾吾无法倒出心中的想法,最后急的哇哇大叫一样。我相信,很多写作者都会有这种感觉。对于这样的问题,文心这本书,借写作成绩提高飞快的杜振宇同学之口,给出了解决方法,那就是注意词类的收集和比较,比如“学习”、“练习”、“研究”“探讨”等意思相近的词,细心捉摸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如其分的使用。有趣的是,这种方法也是杜振宇同学在参加几次宴席后,看到富人在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从而触发灵感而来的。
以上只是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其实这本书涵盖的范围很广,比如词汇、语感、语调、习字、修辞、文学史等等,但是,你一定不要以为高深莫测,其实真的是深入浅出。在序言中,陈望道先生称这本书是佳节里为中学生准备的盛宴,极其新鲜、极其卫生,连平时胃口不好的学生都可以借此开胃。所以,听陈先生的话,放心阅读吧。
另外,朱自清先生也在序言中称,这本书不单是写给中学生的,也是写给中学教师的。看完后觉得,这本书是写给每一个写作者的。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成书过程中,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大师结成了儿女亲家,他们决定将这本书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文心》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好教材! 我想,它也是大师送给每一位写作者的礼物吧。
PS:读这本书,尝试了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绝对是把书由厚度薄,再由薄读厚的绝佳工具。第一遍读完这本书,合上书,脑子里似乎没剩下什么。第二遍读,花了四个小时,边读边画思维导图。过后发现,哇,书中讲到这么多心法呀,收获和成就感顿时爆棚。不信,你也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