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不叮无缝蛋,怎么不打别人偏打你?”
“念书有什么用,挣得还不是没我多。”
“难道就我一个人觉得你这件衣服很丑吗?”
……
生活中总能听到种种让人心生不悦的声音。
每次出现类似的话,都有人试图去“讲道理”。
只是,被拖进“话题陷阱”的人常常发现,自己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最后却是“对牛弹琴”。
试图去说服一个固执己见,充满戾气的人,不仅徒劳,且很可能把你变成和对方一样的人。
1
“不管你对不对
我一定是对的”
网上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永远不要和傻X争辩,他会把你的智商拉低到和他一个水平线,然后用他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们,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面对任何事情,都要去“抬个杠”,显示独特。
一位网友谈起自己的经历有些忿忿不平:
她在钢琴曲《天空之城》的评论区留言说:“好听,电影的成功离不开配乐。”
很快,有人回复:“中国也有好的纯音乐,也有顶级的配乐大师,却得不到国人的关注,一个个都跑去吹捧国外的,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是吧?”
意思很明显:你喜欢外国的音乐,就是不爱国。
她又气又无奈:“听个音乐也能被怼,杠精真是无处不在。我说一首曲子好听,就变成我不支持国产音乐,不爱国了?这是什么逻辑?”
在网络喷子肆意横行的今天,“杠精”越来越为人所熟知,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用“神逻辑”绑架别人。
但杠精逻辑并非当下时代的独有产物。
鲁迅先生曾在《论辩的魂灵》中对这类逻辑有着精妙的总结。
“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
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
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
可见这样漏洞百出的强盗逻辑早有历史渊源,因为时代限制,知道的人比较少。
网络把这些人推到了大众的眼前。
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其中手机网民占96.3%。
2018年这一数据仍在攀升。
在庞大的人群基数背后,每一块屏幕都成了个人价值观的载体。
观念碰撞,带来的未必都是理性的声音。
白岩松在《白说》一书中写道:“理性,是目前中国舆论场上最缺乏的东西,有理性,常识就不会缺席,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
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争斗、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
观念对立引发骂战,甚至延伸入现实,类似事件已经太多太多。
考公务员还是创业,先成家还是先立业,甚至看什么电影听什么歌……都有“杠精”们横插一脚。
科学依据敌得过“邻居家二豆说”,敌得过“朋友圈的文章说”,还是敌不过“我是过来人啊”。
2
“我懂得少
但我坚持得多”
2006年,政治学者Brendan Nyhan与Jason Reifler联合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们向持不同政见的参与者出示了一份虚假政治新闻,过一阵子后再向他们出示被更正的真实新闻。
实验发现,参与实验的人们总是更倾向于相信和自己观念一致的新闻,即使已经知道那是假的,也有人在阅读真实新闻之后更加相信“假新闻”。
科学上称之为“逆火效应”。
“人们面对和自己核心理念不符的信息时的一种本能的保护机制: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这条(原本)错误的信息的信任。”
著名古董收藏家马未都曾在一档鉴宝综艺中受到收藏者的质疑和反对。
马未都在节目中,鉴定出一位收藏者的“传家宝赏瓶”是赝品,收藏者当场表达了反对和不满。
收藏者问他:“马老师您看过赏瓶的所有图案吗?”
马未都说:“都看过,它有规矩的,您见过五个轮子的自行车吗?”
即使马未都从赏瓶的颜色、时代、图案各个角度阐述了看法,这位收藏者仍旧表示“不服气”。
主持人出声化解尴尬:“其实我觉得收藏的乐趣也许就在于这。”
马未都耿直回应:“那不一定,对他来说不是乐趣。
他一定要生活在这个幻想之中才是一个乐趣,你给他捅破了,他是什么乐趣。”
当人们在所笃信的事物、观念、人身上付出过多,就会形成一种本能的信仰。
即使最后被现实揭穿,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也让他们无法轻易改变,只好任由思维被圈禁在一亩三分地里动弹不得。
外人看来是对观念的“拨乱反正”,于他们自身来说却是信仰崩塌,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彻底否定。
美国作家Julia Galef在TED演讲《为什么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中提到“动机性推理”。
“我们的欲望和恐惧影响着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
一些信息、一些想法,我们会觉得就像我们的盟友,我们希望他们获胜,并不自觉地维护它们,其他的信息和想法都是敌人,我们要打倒它们。”
正如亦舒在《旧欢如梦》里说的那样:“人们往往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他们不是傻,而是懂得太少,坚持得太多。
有人吐槽一些老板:
“你跟他谈专业,他跟你讲态度。你跟他说态度,他跟你聊情怀。你跟他解释行情,他跟你哭诉历史。
在无法辩驳的事实面前,他非要以‘我不懂但是我觉得……’开头让你认同并执行一个天马行空的方案。”
价值诉求和专业水平不对等,较真就等于“自取其辱”。
理性的讨论永远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之上,没有倾听只有表达,最后也只能演变为吵架。
3
沟通不是为了输赢
更不是为了“刷存在感”
不要试图说服旁人,因为一些人不愿被改变,一些人你没权力去改变。
王小波曾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道:“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借此辩证思考一下,在“杠精”眼中,其实试图和他们讲道理的人也是“杠精”。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戾气越来越重了。
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说到底,“戾气”不过是证明存在感的一种手段,它存在于每个年龄段的人群中。
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急不可耐地想证明能耐;有久经世事的中年人,试图用三观洗礼整个世界……
最终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跳梁小丑”。
马东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到:“跟90后沟通的核心是什么?”
他回答说:“认怂。”
“我和90后差了快30年,30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就是古代人了。时代变化这么快的情况下,新的东西我不懂,所以和90后沟通的时候我只能认怂。”
采访者要求马东给年轻人一些忠告,马东果断拒绝:
“你们所经历的东西不是我经历过的,所以给年轻人忠告就是找死。既土又老又显得烦。土、老、烦。这样的事谁干呢?”
无关年龄,尊重对立但有道理的价值观存在,保持一颗好奇心,时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借机成长永远是避免沦为“笑话”的关键。
在还没有能力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存在、认同自己的观点时,最应该做的是埋头苦干。
世界变化太快,与其绞尽脑汁去说服对方,不如一笑置之。
表达清楚观点,就已经足够,何必非要用嘴去争个高低输赢。
正如熊培云所说:“我思故我在,而不是我征服故我在。
我永远不必通过说服别人,或者让别人臣服于我的观点证明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