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一本书《刻意练习》,我突然想起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卖油翁》。
故事讲述:
宋代的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天下无双,凭借箭术自我感觉良好。有一天他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肩上的担子,站在旁边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老翁看到他十有八九直中靶心,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卖油翁没有惊讶,康肃公问道:“你懂得射箭吗?我射术难道不精湛?”老翁说:“没有什么特别,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康肃公听后换了面色气愤地说:“你凭什么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置于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口,慢慢地用杓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进,一滴不沾。老翁淡淡地说:“我也没有特别的奥妙,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听了后只好笑着打发老翁走了。
我还记得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告诉勤奋就能成才,一门技能学问只要能长期专研必然能精通掌握,运用自如。
康肃公骄傲的本钱是他举世无双的射术,他自比后羿,而且他相信这种技术是上天赋予的,不可复制,说白一点他自以为是奇货可居的天才,稳坐钓鱼台。
但是一位路过的卖油翁不这么看,他社会地位没有康肃公高,仅是依靠卖油为生,他的倒油技巧也是神乎其技,但是他没有炫耀。他深知道康肃公的射术不是神话,而是可复制的,油翁展示自己的看家本领最后使康肃公心悦诚服。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这本书《刻意练习》要说的问题。
按道理这篇课文非常励志,但我们很快遗忘了,我猜想很有可能是我们在学习工作上,多次被人用天赋轻松辗压,所以我们把这些朴素的道理抛之于脑后。
但是过分迷信天赋也是危险的,会自我设限,自证预言,或者出现伤仲永的遗憾。所以也有人说,以大多数的人努力,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关于天赋的来历,我看了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大脑的构成不同,有人认为是由于右脑的潜能开发,有人则认为是DNA的差异。甚至从佛教得到的解释:人的天赋是从前世得来,如果上辈子是一位出色的画家,那么这辈子在童年就会表现为画画神童,人以前的技巧都埋藏在伏藏脑。
但是这本书打破了“天赋决定论”的基调,拆穿帕格尼尼、莫扎特,跳高运动员的神话,他们的成功都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得获得,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他们只是在少时候对某些事物表现更强烈的兴趣,然后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诱导。
我们现在一般人学习方法是怎样呢?如图
这是目前大多数人的采取的学习方法,基本十不离九。
而这本书介绍的“刻意练习”是以有目的练习为基础,但是在此之上,有更讲究的地方。
重要的差别有二:
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整个行业的套路都已经被清晰深入地认为,如果大家摸石头过河的领域是无法进行刻意练习,容易出现以盲导盲。没有客观评判标准的也难以展开刻意练习,园艺、厨师、咨询师、教师...就无法进行刻意练习。
其次,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针对性作业的老师,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气馁了,找找一位老师那有这么容易啊?刚看到的时候,我也想放弃刻意练习了,但是看到后面章节补充,老师不是必须的,可以自学,前提是自律,坚持。
刻意练习的特点: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
————在行动前已经有完整的方法论,对学习遇到的问题难点有了解,并已经找到应对方法,突破瓶颈。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刚好走出舒适区,不要离开太远,走得太远就进入恐慌区,在恐慌区人是很难坚持,刚刚踮起脚跟碰到的范围是最适合的。
◆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
————例如,良好定义的目标:一年内能不查字典完成英语无障碍阅读,那么目标的表现包括,掌握2W+单词,还有常用词组,掌握英语常用语法,一年内计划自己的阅读量。
如果设定一个模糊的目标,我要提高英语水平,那么刻意练习的时候会无所适从。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
————抱着决心学习,一天打鱼三天嗮网,能提高才怪。例如达成英语无障碍阅读就不能随便玩玩,用手机app坚持打卡。设定提醒推送,有意识地专注行动,这里涉及到时间管理,如何专注的范围。个人目前使用最简单上手的番茄工作法。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
————能容易得到反馈的技能,都适合自学,例如编程调试跑一边程序就知道哪里出问题。继续拿英语作例子,如果发现某些单词,词根不熟悉就添加到收藏夹,有空才重复学习。如果发现自己对语法难点介词,不能理解就需要针对介词进行主题阅读学习。反馈是非常重要,决定了学习是机械重复还是良性循环。
专注(focus)、 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所有的学习方法都离不开"3f"。
上面有一个重要一环:导师。以前像找到老师,很可能需要千里拜访。但是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有知识付费的需要,许多人实力有名气的人开始从事斜杠职业————老师。
在挑选老师前,有什么要注意呢?
做一番调查,甚至和这位导师以前的或现在的学生交谈。这些学生有多么优秀?他们技能的提升,多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位导师?他们对导师的评价是不是很高?最好是和那些刚刚开始接受导师指导的人交谈,因为他们的水平与你现在大致相当......
在了解对某位导师的评论时,要忽略那些关于他的课程多么有趣的评论,着力寻找那些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已克服的障碍进行特定描述的评论。
对于一个课程,查看评价,特别要留意负面评价,存在什么不足,这些不足有道理吗?ta的学生取得了什么进步,有没有克服学习中的障碍。
甚至,一门课程,如果能坚持完成学习就返回部分学费,或者有奖品,这样的课程也是值得考虑的,因为良好的激励机制会更容易坚持。
但是没有老师怎么办呢?著名的美国科学家、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想提高写作,但是没有老师在身边。但是他非常喜欢阅读《观察家》杂志,喜欢里面的逻辑结构,文笔修辞。
富兰克林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几篇,反复阅读,分析如何展开说明中心思想,大概意会后。
按照自己的思维写作,完成再拿出杂志对比修改,纠正自己的版本。
富兰克林在写作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词汇量很少,于是他开始写诗。因为写诗为了押韵,为了文风,必须使用到生僻词,在写诗的过程会刻意用到这些词。
对应地,在中文写作要练习修辞,必须要足够的词汇量,而精致的词汇都在《孟子》,《庄子》、《唐诗》、《宋词》找到。我以前看古籍,总是把看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但是没有在写作的过程应用输出,所以经常忘记。参照富兰克林的办法,我们尽可“会其意,忘其言”,记住文字的意思与意境,自己仿写,再拿出原文对比修改。如此一来,这些书籍就是我们的老师。
《刻意练习》还有打破对“一万小时定律”的迷信,其实“一万小时定律”严格而言是不严谨的,但是因为一个量化数字所以备受大家欢迎。
首先,一万小时的练习,必须是有针对性,有反馈,有纠正,反则又成为机械重复。播下的种子,没有长成参天巨木,只得到一堆杂草。
另外,一万小时并不是一个能兑现的承诺,有人误解为只要经过“一万小时”就绝对可以成为大师高手,这是误解。真正的意思是大师高手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不会21天,30天精通xxx。这是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区别。
最后,一万小时只是一个虚词,许多人认死理的人,老是以为在一万小时附近就会形成质变。但其实一万小时不过是个“虚数”。不同的人,不同基础,不同行业所需要的时间都不一,有的几千小时就达到,有的技能需要两万个小时还不能精通。
这本书,真正的精华内容就是以上。不过为了否定“天赋决定论”,作者引用了非常多的论文,实际例子,导致有些“繁琐”。在提出是什么,怎么做之前,作者进行了论证和旁征博引。
无论如何,强调“勤奋”的作用和意义,对所有人都是积极的。看完《刻意练习》,坚定了勤能补拙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