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复述:
我们的语言常常具有欺骗性,就像冒险 可能表达的是鲁莽 ,涉及到投资领域,我们也常常用“玩”“炒”这类词汇,这其实已经暴露了我们的真正想法:那就是不把投资当一回事,没有正经的严肃的来对待,所以,大多数人投资失败。
生活中,我们更不应该冒险去做任何事情。观察者和执行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很多时候误会别人的某些行为是在“冒险”,但其实执行的那个人是深层思考反复研究出来得出的结论,他们其实是有技巧的在“避险”。而要脱离“冒险”这种行为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是变成该领域的专家,多听别人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利用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成为专家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但是专家犯错以后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快修正过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多观察别人的行动,总结出多的经验来提醒自己。
原文摘抄:
1.关于冒险这个概念,观察者和行动者的理解很可能非常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点像什么呢?比如,脑外科手术医生再做开颅手术的时候,他的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是“危险”的,一点点失误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从行动者的角度来看,首先,他的目标是成功而不是冒险,其次,他就是被高强度训练来完成观察者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还有就是他是专家,他知道什么危险什么不危险,他知道怎么做是真正的冒险,他更应该知道怎么做才能有效地避险......于是再整个过程中,观察者时刻"体会得到"各种危险,心惊胆战,总觉得行动者在不断冒险,最后因为冒险成功。可实际上,行动者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避险上,而不是如何冒险上。
2.听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后自己做决定。
3.锤炼自己的学习能力,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像专家一样思考,决策,行动
4.如何区分自己是在“看傻瓜冒险”,还是正在被当做“冒险中的傻瓜”?这里有一条简单朴实的判断标准:能否清晰说出“行动依据”。
如果你的依据不过是“别人都这么做”“大家都这么想”“我得到小道消息”等等,那么你成为被别人观察的“傻瓜”几率很大。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总能给出清晰的依据即便它不是每次都正确,但一定可以通过反馈来修正。只有这个时候模拟才是真正在磨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否则,就很有可能变成别人的学习标本。
5.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深入思考到你的结论已经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要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才行。这样的时候,你做出来的事情,别人会吓到,他们会觉得你在冒险,你却知道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自我拆解:
投资的刚需是避险而不是冒险,生活也是一场投资。我们每天把注意力投在哪,就像我们把钱投在什么地方一样,甚至比这个更重要。每天没有成长无所事事随意浪费注意力,其实就是在冒险。这个世界最可怕的并不是风险本身,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冒险。所以,“每天进步一点点”才显得如此重要。所以,我每天都会回顾一下:今天的注意力花在哪里了?有没有进步一点点?
要避险,就要成为该领域的专家,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这一点在我买保险的时候我做到, 以前对保险公司存在很大偏见,直到自己慢慢深入去学习一些相关的保险知识,才知道自己错了,自学了基本保险知识以后,我就开始看看别人怎么买的,发现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什么好就买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有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买,很多保险销售人员也同样,没有严格的按照投保人的需求去定制相关的保险计划书,都是一味推销,为了避免买错了保险和节省注意力,又花钱请了保险规划师帮我量身定制,出谋划策,然后根据我自己的需求,再购买。我想,这就是元认知提高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