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婉阅读之《人间草木》笔记

让我们一起读书,在书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小婉阅读系列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京派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士夫”。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成就颇高。擅长从生活琐事入手,文字平淡质朴,深得自然之妙趣,于不经意间渗透出睿智、从容的生活智慧。

在版纳大书房的旧书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正是这个月里最为炎热的那几日。又到了一年一度本地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节假期间书房没有关门歇业,午后客人寥寥,炎热的天气让店员有点昏昏欲睡。我从书架上挑了这本书坐下,喝杯冰饮,翻开书页。

汪曾祺先生的书籍以前没有系统阅读过多少,只是知道他们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在那个烽火的岁月在昆明度过了七个春秋。知道这些完全是因为我曾在云南师范大学就读过一段时间,到隔壁西南联大旧址参观过,也查阅过一些资料而已。我对于那个岁月里面的事情感受并不真切,只是汪先生笔下的昆明,于我而言些许遥远然而却非常熟悉。

一、《昆明的果品》

汪先生真不愧是文学界公认的“吃货”。在他笔下的昆明处于战乱之中,却烟火气十足。我自小往来昆明与西双版纳之间,对于昆明我无比熟悉,对于昆明的美食、物产、习俗、街道……都了然于胸。

本文中介绍的昆明果品之中有宝珠梨、石榴、桃、杨梅、木瓜、地瓜、胡萝卜、核桃糖、糖炒栗子。我对其中最有感情是宝珠梨与糖炒栗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宝珠梨在我年幼时期是爷爷与在昆明家人的来往礼物之一,对于家乡的概念,大概除了爷爷故事里的那些名胜之外,就是这些实实在在能够吃到嘴里的甜蜜礼物。宝珠梨与版纳本土的梨子不同,表皮光滑青绿,吃起来甜蜜无渣,口感水润甜蜜。在那个交通不甚发达的时期,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班车要跑三天左右,所以能够得到来自昆明的新鲜宝珠梨总是难得。年幼时候吃这样的东西都是全家一起分享,虽然不能多吃,但是每次吃到都是满心欢喜。文中汪先生写到:“宝珠梨形正圆,——“宝珠”大概即因此得名,皮深绿,肉细嫩无渣,味甜而多汁,是梨中上品。”“只因为出在云南,不易远运,外省人知道的不多,名不甚著。”到昆明读书之后,宝珠梨就不再是难得之物了。每每上市的时候,都会到市场买上几个,一边吃一边在校园里看书或画画,或者买了就直接借卖梨摊贩的水果刀,现削皮就坐在马路上吃起来。

糖炒栗子,要数文化巷的糖炒栗子是昆明一绝。在上学时期,周末先从大学正门出来,过天桥进入文化巷,然后路过云大侧门就可以隐约闻到糖炒栗子的香气。卖糖炒栗子的店家也没有什么特殊招牌,就在简单的门脸上写着“糖炒栗子”四个大字,然后店门口支起两口炒栗子大锅。锅里翻炒着栗子,店门络绎不绝的人,每人必买一包。我每次都挑最便宜的小个栗子购买十元左右,买一瓶水,就去云大校园里坐在银杏树下一边看小松鼠一边吃。偶尔给它们喂几颗,有时候太烫,栗子还会从这些松鼠手里掉落。看着滑稽好玩,可以就这样看书,吃栗子,晒太阳,坐一个下午。文中汪先生赞赏道:“昆明的糖炒栗子,天下第一。”我举双手赞同。

二、《菌小谱》

在本文中汪先生提到香蕈、口蘑、平菇。比起这些,对于我这个地道云南人而言,自然更熟悉文中所讲的云南野生菌子喽!每年到了雨季,整个云南地区的人民都冒着生命危险在吃菌子,吃菌中毒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与揶揄笑点。云南盛产野生菌,最常见的是牛肝菌(见手青)、鸡枞、大红菌、松茸、松露等等。文中所说味道清奇的干巴菌,可是被昆明人视为珍馐上品。我最喜欢的是糟辣子腌干巴菌,一小碟可以下一碗白米饭!(p.s:突然暴露了大叔口味)。汪先生在文中这样形容干巴菌道:“这东西像一个被踩破的马蜂窝,颜色如半干牛粪,乱七八糟,当中还夹杂了许多松毛、草茎,择起来很费事。”我觉得在这里我完全可以以老资格来取笑这位老先生少见多怪了!云南人都知道,干巴菌样子丑,味道香。做起来耗费精力,吃起来才别样鲜美。

三、《昆明的雨》

文中写到:“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大概这对汪先生这位外乡人而言昆明的雨季是如此唯美而柔情的。但是对于我这的版纳人来说,昆明的雨是阴冷绵长、淅淅沥沥、寒冷刺骨的。很多人都只知道“昆明四季如春”称之为春城的说法,其实昆明人忘记告诉他们这句话的后半句——“遇雨成冬”。昆明一下雨,马上天气转冷,如果连续阴雨,夏季外出也需要穿个秋季的外套。不然寒风一吹,冷得瑟瑟发抖。

昆明的雨季属于杨梅的季节,杨梅大而饱满,甜美而廉价,一个人一口气吃上一斤不是什么问题。雨季也属于缅桂花,这种花我至为喜欢。白缅桂花清新自然,到了雨季会有老奶奶把自己家采摘的缅桂花穿成串拿到街头售卖。每次路过文林街,见到有售卖缅桂花的老奶奶,都与她们买几串,佩戴身上,香味优雅。

本书看完,感受良多。西南联大不愧是当年的文化高地,教授和老师们都是一代大家。学生也许各种各样,但是在整个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下人才辈出。昆明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地名一个个出现在文章之中,让我这个云南人倍觉荣光。历史变迁,昆明这座城市保留了文人气质的地名无数,比如文中汪先生吐槽写到:““凤翥”“龙翔”,不知道是哪位擅于辞藻的文人起下的富丽堂皇的街名,其实这只是两条丁字形的小小的横竖街。”确实,直到今天我依旧觉得“凤翥”、“文林”、“南屏”等街道名称极为别致典雅。凤翥街从前小吃林立,如今虽然不一定如从前热闹,但是好吃的地方也不少。小店很多,经常去的有豆香园、文雅纸巾等。豆香园必点卤面,吃饱临走来杯豆浆,真的是无比满足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