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海量信息及时获取的时代,而知识的定义是能改变你的行动的信息。怎么才能把信息转化为知识呢?怎么找到那些带给我们关键影响的少数知识?怎么实现知行合一?
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从:知识和知识之间为什么是不一样的,怎么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和逻辑,如何将“临界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临界知识,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关于“临界知识”的“知”和“行”。
成甲老师在学习“学习”的道路上探索了6年,在“怎么学习”领域有着丰富的自我实践和方法论。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其衡量标准就更为简单:学习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改变。
知识管理大致可以分成3个维度:
第一维度:数据管理维度,这部分的知识管理更多是在讨论数据层面的技巧,如怎么快速搜索,怎么找书单等。
第二维度:信息管理维度,这部分的知识管理关注的硕士怎么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点,如怎么做读书笔记,怎么用思维导图加强理解等。
第三维度:底层规律维度,这部分不仅是具体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先通过大量知识积累形成宏观和抽象的理解,再在深层次掌握普遍规律,最后将知识串起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
成甲老师的这本书更多在讨论第三维度的知识管理。
01 什么是临界知识?
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关键影响的,对事物更底层规律的总结,这就是临界知识。
中国过去30年社会发展,从认知优势构建角度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2000):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学院派提升了企业竞争中对知识的需求,如咨询、广告等知识密集型行业蓬勃发展;
第二阶段(2000-现在):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互联网打破了知识获取范围的边界,快速获取最新知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来源;
第三阶段(现在-未来):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真正的去思考,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关于“如何提升认知深度”,成甲老师的建议是分析现象找抽象规律,依托实验验证或数据支持,寻找普遍解决类似问题的答案。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两个关键词,“技术效率”是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而“认知效率”是能够让我们认清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根据“二八法则”我们需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
“斜杠青年”这个词是近年的热点,是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而什么是真正的斜杠?是追求多元职业体验、兼职收入?当然不是,“斜杠青年”应该是深入探索,看问题足够深刻,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学习与解决某一类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而非盲目追求多元。
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什么”,除了我们应该学习时间管理、沟通谈判、商务礼仪等的“公共基础课”;我们还应该学习一些“专业必修课”,实现灵活调用多学科知识思考、解决问题;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通用必修课”,这是认知事物更底层的结构和规律,如该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该领域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影响这些事物?……
成甲老师的建议是:应该把更多时间用在“专业必修课”和“通用必修课”的学习,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02 怎么进行临界知识学习?
对于学习临界知识,首先要掌握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通过“阅读+画线/摘抄”的方法进行阅读,本质上把书拆分成了若干孤立知识点,而大脑记忆靠的是信息与旧经验联系,换句话说,我们记住新知识的最好方法是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这意味着在阅读中我们应该慢下来,去思考、内化、寻找背后的原因和与过去相联系,更加关注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习惯性防卫”,即在感到自己观点或尊严受到挑战时,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的合理性,而是习惯性自我防卫。针对这一问题,成甲老师给出了建议是:“绿灯思维”,即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的区别,发现接纳我们的改进和成长机会。此外,在学习中要“以快为慢”,正面“阻塞”,直面不确定性和恐惧,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打通底层,融会贯通。
提升学习能力有三个底层方法分别是: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学习的本质是提升正确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是聚焦对产生结果进行分析,帮我们持续改进、及时纠错、更新计划。“以教为学”是用输出倒逼输入,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强化记忆和认识,他人提出的疑问、质疑和新想法,反过来增强我们的认识。“刻意练习”的关键是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想要持续提升学习能力也是有三个技巧的,分别是:记录、定期回顾、付费购买。如实记录是主动反思的开始,定期回顾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让我们更理解当时和现在的自己,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付费购买的好处是提升自己学习的质量和增加有效学习的时间。
03 如何发现和应用临界知识?
找到可靠知识的学科就容易找到临界知识,如数学、物理学等。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去阅读经典书籍,从中寻找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识。已知规律找应用,已知案例找规律,这两种能力都有助于我们发现和掌握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其实是探索事物背后底层规律的过程,方法和技巧永远只是工具,内心的热情和天赋才是让生活创造精彩奇迹的剑刃。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热情和独立思考。
刻意练习是掌握临界知识的重要手段,但要关注两点: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大量持续练习。不断挖掘自己看问题的能力,让自己越来越容易直指要害,反思问题才能让别人觉得深刻。
比如,对于“得到”APP为什么能快速崛起,可能会有三个层面的解释:
现象层面:有逻辑思维公众号导流;
技术规律层面:内容方面多年内容制作基础,支付方面移动支付的成熟,时机方面正赶上内容创业风口;
底层规律层面:用户价值第一、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从众效应、边际成本低、综合效应等。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象是对表面的解释,技术规律是从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进行解释,而底层规律打破了专业限制,用更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
04 常见核心临界知识
“复利效应”:做事件A,会导致事件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应用方法:首先,找到“A导致B,B加强A”的事;其次,尽可能提高这件事的利率;最后,加强这件重复的可能性。
“概率论”:生活中大部分问题,是没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概率判断的,只能通过提高信息质量能提高准确性。应用方法: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
“黄金思维圈”:看问题方式可分为3个层面,第一层what即事情的表象,第二层how即我们如何实现我们要做的事,第三层why即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应用方法:抓住why的本质,激发how的创意。
“进化论”:适者生存。应用方法:与鬼共舞、拥抱变化、位置比努力重要、知行合一。
“系统思考”:将其他临界知识串联起来组合应用的工具。应用方法:关注“关系”而非“事物”、擅用历史数据、独立思考快速试错、及时反馈、找关键解。
“二八法则”:20%的人脉会给你带来80%的价值。应用方法:建立人脉蜂窝、分享资源和能力。
“安全空间”:为保证系统正常运作,或在极端情况下,为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做的准备。应用方法:完整备份、关键节点备份、解决方案备份、构建反脆弱安全空间。
掌握重要学科的重要知识,是我们深度思考、掌握底层规律的第一步。如何学习“学习”,这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成甲老师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案例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临界知识、临界知识怎么学、怎么应用临界知识、常见的临界知识,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知识管理领域工具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借鉴,仔细阅读一定是会有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