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眸,仿佛穿越千年,永远刻在长安的青石路上,刻在了这座古都的历史命脉里,这一回眸,是傲然与清骨,是一位纤纤女子的家国情怀,是阅遍长安繁华的苍茫,是物是人非的感伤,亦或是她留给历史,留给后人的最后一面。
“她们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却决不是无所谓的牺牲,她们用自己的幸福换来了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家国,是值得歌颂和铭记的人。”
阳光透过窗外的千年梧桐,将斑驳陆离的幻影,投射到木桌上的一本陈旧的史书上,也顺便我的侧脸一起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我翻着桌上的一本史书,突然,一段文字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汉代是中国古代国力极为强盛的时代,经济发展,国库充盈,军事力量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却也是派公主和亲最多的王朝”
我轻轻的摩挲着书页,心里忍不住的想,为什么国力那么强盛,却偏偏要派公主去边疆异国受苦,难道不是因为统治者的懦弱无能?
恍然间,书上的文字好似漂浮了起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二维的平面又变得立体,构成了我眼前的世界。
睁开眼,是另一个世界,朱楼壁瓦,不及影视城中金碧辉煌的奢华,与我想象中大气恢宏的布局不同,眼前的建筑古朴幽雅,也许是因岁月的沉淀,显得沧桑而朴素,有种繁华落尽的感觉,却不觉萧瑟,或许因为文化底蕴深厚,也或许是因为历史的积淀,显得庄严肃穆。
这……这是……书里的世界吗?我看了看身边的人,他们都穿着汉朝的官服,宽袖束腰,非常华美,细节的设计也非常用心,带着几分儒雅端庄。还有一些步履匆匆的宫女,穿着素净的汉服。我俯身看了看自己的衣着,一身华丽的黑衣,我猛然想到,自己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汉代的官服,红衣是武官,黑衣是文官。自己应该穿越到了汉代,是一个文官。
我跟着黑衣文官进了大殿,殿堂的四壁是精美的壁画,洒脱的笔法,浪漫恣意,和在现代看到的古建筑内部几乎相同,我忍不住的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难以想象,恐怕现代工匠用机器画出来的,都没有这么精巧。
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应该就是当朝皇帝,明黄色的长袍上绣着沧海龙腾的图案,袍角那汹涌的金色波涛下,衣袖随风飘摇,一种俯视天下的气度,不言而喻。
“诸位爱卿,进来匈奴又屡屡侵犯我国边界,从先帝带兵攻打匈奴到现在的50余年里,匈奴始终不肯作罢。可眼下,朕登基时间不长,近年又恰逢洪灾,百姓需要休整,需要发展生产,若此时出兵,怕是会损伤国力。依爱卿们看,应该如何。”
我不禁莞尔,若是出兵,怕是会给国力带来损伤,若是做事不理,怕是匈奴日渐嚣张,后患无穷,眼下……除了派公主和亲,恐怕没有别的办法。
这时一位黑衣文官说出了我心中的想法“陛下,臣以为,我朝目前的国力的确不适合出兵,也不可坐以待毙,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一位公主和亲。”
瞬时,一片哗然。
很显然,没有人有反对意见,眼下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
龙椅上的皇帝却好像依然不高兴,面带怅惘,与文武百官议论起了别的问题。
傍晚,我趁宫中最繁忙的时辰,在御花园闲逛。
正值深秋时节,满园的秋海棠开的灿烂,晚风习习,拂面吹来,落叶萧萧,大雁南归,风光旖旎,美景如画,我微闭双眸,仿佛与美景融合一体。
突然,一阵哭声打断了我的情致。
这哭声非常细腻温柔,很让人心碎,听起来应该是哪个宫里的女孩子在哭。
我沿着哭声走去,发现确实是个女孩子,一身精致的汉服,优雅大气,年龄不大,应该是一位公主吧。
我轻声询问她为什么哭,她断断续续的说“今天,听他们说……父皇……又……要派公主……去,去和亲,我……我和……姐姐……们,都……怕,怕……怕父皇……”她哭的梨花带雨。
“公主殿下,您要相信,和亲绝对不是因为陛下无能,战争,受害的终究是百姓,如今,正是需要修养生息的时候,陛下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我安慰着眼前这个漂亮公主。“想来公主定是一个心系家国的好公主,百姓和人民会感激为他们带来和平生活的公主”她望着我,对我说“如果,父皇真的会派我们去和亲,百姓们,真的会记住我们吗?”“当然,每一个为了家国做出奉献的公主,都值得被铭记,你们的大义与无私,不会有人忘记”
离开了御花园,出了皇城,我的心不禁掀起波澜,过了一晚,当我再次进入皇城时,一位公公迎面走来,说陛下请我与他同用午膳,我便踏进了寝宫,桌上摆满了精致可口的食物,可皇帝却一口未动。
“皇上,可有什么烦心事吗?”我问道
“朕听说,你昨日在御花园,遇见了七公主,送公主和亲一事,你怎么看?”他问道
“臣以为,眼下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以退为进,暂保国家安全,发展经济”我回答。
“确实如此,可是,朕又要送一位公主,去异国受苦。”
我不禁愕然,谁说帝王冷酷无情,终究是凡人,谁会不爱自己的骨肉。
“爱卿啊”他又缓缓的开口,“朕有多舍不得自己的孩子,旁人是根本无法理解的,可是,朕要是不舍弃自己的孩子,恐怕就会有许多的百姓失去他们的孩子,朕也是迫不得已。”
我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了一种不同的意味,不是决策时的果敢,也不是朝堂之上的威严,而是一种质朴纯粹的感情。
几天之后,派公主和亲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京城。会是她吗?我忍不住的想,那位像秋海棠一样美丽的公主。
几天后的一个下着秋雨的日子里,我站在护送和亲队伍的人群中间,听着来送行的百姓的对话“听说这次送走的是七公主,年龄最小,长得特别好看,是皇后嫡出的呢。”“是啊,听说是主动请缨,开始的时候陛下和皇后娘娘都不同意呢,哎!真是可怜了……”
大家翘首以盼的七公主不一会就到了,和我那天看到的一点没变,还是那么漂亮,美得让人心醉,可我却从她清澈的眸子里看到了另一种东西,无比坚毅,而又无比从容,仿佛一位看破红尘的女侠,没有一点怨念,也没有一点恐惧。
她身着一件浅色的旗袍,如瀑的长发随意的箍在脑后,插着一只朴素的簪子,不施粉黛,素面朝天,想来是在刻意掩饰自己的美貌吧,都说红颜薄命,她也未能逃脱这个宿命,可我并不觉得她薄命,她用自己的幸福换来了多少家庭的幸福,换来了多少人的性命,这样的人生,多有意义。
她的姐妹们纷纷潸然泪下,而他,作为堂堂一国之君,竟也悄悄红了眼眶。
她的每一步走的都很有气势,完全走出了一个帝国公主的风度,却在离马车几步远的时候,突然回眸。
这一回眸,仿佛穿越千年,永远刻在长安的青石路上,刻在了这座古都的历史命脉里,这一回眸,是傲然与清骨,是一位纤纤女子的家国情怀,是阅遍长安繁华的苍茫,是物是人非的感伤,亦或是她留给历史,留给后人的最后一面。
不知异乡可有开的如此烂漫的秋海棠,如果没有,希望她永远不要丢失如秋海棠一般傲然脱俗的气节。不知道她未来的夫君能否真心待她,如果不能,希望她也要幸福快乐。她留给我的印象亦如这秋天,唯美又萧瑟,温柔又冷清。
似乎感知到的我的目光似的,她也看见了我,我们四目相对,她向我微笑,这微笑有不舍,有留恋,有恐惧,有感伤,更有一份家国大义。
我目送她远去,轻轻垂眸,一滴泪划过脸庞,我将它拭去,睁眼,却回到了现实。
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斜射进来,刚才或许只是个梦吧,可它却如此真实,如此真切,直到现在我还能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位不知名的公主的轮廓。
在光的映衬之下,那本古书熠熠生辉,一段文字再次吸引了我的目光。
“她们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却决不是无所谓的牺牲,她们用自己的幸福换来了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家国,是值得歌颂和铭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