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花乡茶谷的梅
当然
再早几天
每一个年份都记得
披上粉色的纱丽
来拜谒你
在雪停得住的地方
有冰澈的碧水
有民国的老屋
有矮矮的毛松冈
还有你
当然
有北风的夜里
你总是把刻骨的痛忆捏在手心
凝结成一粒透明
弥漫暗香的灯
在雪地里闪闪着
江城五月的那声笛
当然
你始终没有一句话给我
你也始终未得我一件春衣
就是想做个梦吧
都被显得格外的奢靡
我只好在你弥漫的暗香中
千次万次
为你写几个字
不作哀吟
只惟红尘万丈翠微雪溪
所以
只要听得见呼唤
我一定跋涉过
荒蓬町畦
来找你
2018-1-7沙月于花乡茶谷
今曰赴蔡榨花乡茶谷探梅。梅,在心底里,是那个从没见过亦不知名字的母亲。
沙月朗诵:写给花乡茶谷的梅—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xMDE2NzE5M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paction
会后联诗
曾庆刚:
汉竹轻吟雪上花,沙中月影自芳华。
沙月:
花乡茶谷诗缘美,梅韵悠悠是我家。
东湖诗社赴花乡茶谷参加诗会人员合影
乡人葛绪峰简评:
2018年元月六号,沙月老师在去往花香茶谷的路上写下了这首诗,诗人说:“梅在我心底里,是那个从没见过亦不知名字的母亲”。与诗人同台现场朗诵的还有刘益善老师,他朗诵的诗歌题目是《我的诗歌父亲》,并且以此诗纪念他诗歌的引路人曾卓先生。而六号七号正在黄陂花香茶谷举办“第二届曾卓诗歌节◎梅花诗会”。这是武汉市黄陂区曾卓先生的故乡蔡榨花香茶谷,也是沙月老师很小就离开的故乡,就像很小就离开的母亲一样。
“在雪停得住的地方,有冰澈的碧水”。由于前两天的雨夹雪以及低温,花香茶谷的梅枝上都有厚厚的透明的冰晶,而梅花就在这冰凌里开放着,高洁透亮有着蓬勃的生机,而诗人从固态的冰凌里看到的却是液态的流动的碧水,这就充满了诗意。更妙的是,“在雪停止的地方”表面是在写实,但由于雪是白色的,可联想到祭奠的场景,从而让人联想到一种浩大的呼唤,与“冰澈的碧水”放在一起,这何尝不是对母亲的悲止与歌行呢?“有民国的老屋,有矮矮的毛松岗,还有你”,茶谷里的掠影让我们看到了这梅花的卑微与厚重并存。你去茶谷闻闻那花香,再去看看那矗立的“曾卓诗歌馆”,你会瞬间顿悟。茶谷的梅花如此,故乡的母亲如此,刘益善老师的“诗歌父亲如此”,天下有情生香的人皆如此。
寒冬冰雪之地,梅枝为骨,蓓蕾为心,冰凌中的花开为痛。诗人说“有北风的夜里,你总是把刻骨的痛忆捏在手心”。我愿意相信,写下这句诗时,诗人正在遥想母亲离开自己儿女前的痛苦努力过程。诗人说梅是“一粒透明”,是“弥漫的灯,在雪地里闪闪着”,是“江城五月的那声笛”。这几句诗对梅花做了一连串的比喻,由凝结的冷到灯的光亮到雪地的闪亮到一声江城五月的笛声,由暗到明到清脆的笛声仿佛听到百鸟朝贺,感念间已经万朵花开春深似海了。
这只是想念的高潮,而终究梅花“没有一句话给我”,母亲当年也没有给我一句话(走得太早了)。这梅花目前也没有得到一件春衣(正值深冬),我也没有给母亲一件温暖的“春衣”。就是做梦也格外奢靡,终究是很难见到母亲(因为母亲离开太早,脑海里没有母亲的样子)。所以,诗人选择了“千次万次”为梅也为母亲写诗。“不作哀怜”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悲止歌行,“只惟红尘万丈翠微雪溪”。一句红尘万丈写尽了人世苍茫,而“翠微雪溪”意义凝练而深广。微与前文矮矮的毛松岗对应,翠与前面的碧水对应,而“雪溪”之下,浩叹已涌动成河,生机无限。这首诗,细节的地方,诗人把语言的古典与现代紧紧的融合在了一起。
结尾是自然的抒情,有前文的铺垫已经呼之欲出了。只是,我想提到第一节的一句话:“披上粉色的纱丽,来拜谒你”,仔细想来,诗人去茶谷看梅想念母亲,而她自己也“披上了粉色的纱丽”,也成了一朵花香茶谷的梅花了。这一结论或许会让诗人意外,却在情理之中。
刘益善老师想到老诗人曾卓想到了“诗歌父亲”,沙月老师看梅花想念母亲,都在花香茶谷里高声朗诵他们的心声。写着、读着,他们也成了一朵朵茶谷的梅。其实在那两天里,还有很多著名诗人,他们都是茶谷里的一朵朵梅,“他们一边奔跑,一边开放”(张隽诗句),馨香了走进黄陂诗歌圣地花香茶谷里的每一个人。
这人世间美好的循环!这黄陂大地花香茶谷中承前继后的诗坛传奇!
2018年1月8号
解读沙月《写给花乡茶谷的梅》
桃元店
《写给花乡茶谷的梅》系沙月新作。时值第二届曾卓诗歌节暨梅花诗会,沙月即席创作并朗诵。
背景
1、蔡榨是沙月的老家。一岁即被离家。十九岁被大哥找回。老屋还在,但是毫无记忆的父母却皆已亡故。多年前,大哥与姐姐也去世了。
2、花乡茶谷坐落于蔡榨红岗山上。
大意
诗人借梅抒发对父母至亲的思念。全诗为4个段落。
第一段写自己每逢4月生日之际的刻骨思念
第二段以己度亲,对父母失去幼女之心痛的理解
第三段无从尽孝的女儿只能望天吟诗祭奠
第四段表达对故乡呼唤回家的感恩
鉴赏
一、水墨诗意
诗人习诗墨,以写实尚意为本。诗句常常结构成动态的水墨图景窗口,呈现给读者一幅幅小小的生活场景。
第一段有两处场景。其一汉口,桃花盛开,嫣艳如霞光,宛若披在女儿身上的沙丽。其时,诗人刚从天竺国返汉,对于佛国沙丽之妙曼艳丽,印象鲜明。其二蔡榨,民国祖屋,屋前小塘,屋后毛松丘陂,地缘特色分明,似明信片的远景,而出现在屋前塘边丘陂下的“你”,则为走入画面的人物,推出了一个特写,极其富有张力。读者可以驰骋出许多乡愁的想象。两相遥对,女念母,母思女。桃梅两地,天地悠悠。
第二段直接用今年花乡茶谷的冰梅来寓指母亲失女之痛。碧海青天夜夜心。画面很简洁,只有一盏灯。漫漫长夜,有北风,听得见风的呼啸,听得见松涛滚滚;有孤灯,那是母亲思女的痛苦回忆,积淀在岁月里的心灯。母亲相信,她的女儿,是能够明白她的这份悲苦的。闪闪地亮着,亮着的是挂在梅树枝头的生离死别之苦恋!
第三段从女儿角度来写。画面上一条雪溪在翠幕深微处格外清澈明净。翠微深处似有点点晕红的桃。这是叫桃的女儿在给母亲写诗,用山的旖旎写诗,用水的涟漪写诗,用花的妩媚写诗,用风的婉约写诗,用以祭奠母亲——那个传说中不幸的美丽女子。
第四段构图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一女子跋涉于荒蓬町畦之中,眼睛充满了渴望,充满了期待。任是荒蓬乱草,任是町畦纵横,千里万里,也会义无反顾的回应故乡的呼唤。
二、用典修辞
诗人主要从事旧体诗词创作与研究,故而新诗落笔在讲究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同时,亦是调用了旧体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段。如用典。
诗人曾在小学三年级放学的黄昏,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径直漫走,穿阡度陌,走到月起星布,去找自己的母亲。多年以后,她还在冥冥之中清晰地体察到母亲当年那份对女儿发疯一样的思念。第二段写道一盏心灯里,幻化出“江城五月的笛”。由故乡蔡榨写到了汉口。母亲的“痛”,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女儿何尝不是感同身受着。诗人用的是一个典故。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点明女儿远在武汉市井中寄人篱下,厄辱连连,无异于迁客闻笛思梅寒意凛然。此处用典贵在语近情遥,含吐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