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华丽的特效,也没有烧脑的情节,它就像是高山水涧之中,缓缓流的小溪,落日余晖之际,鱼儿轻轻跃出,这时少女随着鸟儿来到溪边,在花香中翩翩起舞,一切都是那么闲适平凡又浑然天成。
《海上钢琴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在新世纪到来的第一个月,被抛弃的男孩与弗吉尼亚号的煤工相遇了,传奇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男孩以1900为名,充满着对时代的讽刺。
1900从此再也没有下过船,弗吉尼亚不断地穿梭在欧洲与美国之间,人们围绕在1900身边为音乐起舞,从头等舱到三等舱,从上午到下午,美妙的音符飘扬肆意。人们毫不吝啬地赞美着1900,鲜花,掌声,这个时候有人看见了迷雾中的自由女神像,一声“America”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人们不再为1900欢呼鼓掌,全都兴高采烈地奔向远方,空荡的仓房只留下1900孤寂的身影,和那架同样孤寂的钢琴。
我喜欢里面的一句台词“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很多的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到处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四季如春的地方,而我并不羡慕。”没错,1900,在船上看遍了地上的四季,对它们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但他还是没有下过船,他只会在底仓,透过那一小面窗户看着地上的喧闹繁华,然后在这静静地听着大海的旋律。
尽管名利,欲望都没能让1900下船,但是爱情的魔力却让他产生了动摇。那个如风一般扰乱他心弦的女孩,让他茶饭不思,他录下了他最喜欢的一首曲子,世上唯一的一张胶片,然而他却没能在离别之际送出,女孩给了他一个吻做告别,那胶片最终变为了碎片。
之后的日子他陷入了沉思,在一个春天的夜晚他告诉自己的好友麦克斯他要下船,他想去陆地上看看,在陆地上听听大海的声音。可就当他站在船与陆地间的梯子上时,他停住了,他看了看近在咫尺的陆地,又看了看身后的弗吉尼亚号,他笑了,然后毫不犹豫的回到了船上。“他可以用音乐去探究人的心灵,可以寻找自己的爱情,可以徜徉在音乐海洋,但他又不会如常人一样去追寻,他轻轻将其丢入大海,将迈向陆地的双脚收回。”
终焉炮火葬送了弗吉尼亚号,在所有人都抛弃了它的时候,1900依旧留在了船上,船上早已没有了钢琴,但是他就那样坐在船底,“沧桑的面容,美丽却不疲倦。在船上,没有灯光,只有那透进来的星星点点,谁知道黑夜是怎样。苍白的手,精心缝制的外套,锃亮的皮鞋。
他,还没有下船。明暗恍惚间,他好像一位王子。”你为什么不下船,好友麦克斯就那么看着1900问道。为什么呢?就像是钢琴的88个琴键一样,无论什么样的旋律他都能用它们演奏出来,他知道他是什么,这是他能掌控的人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自己的生命。毕竟,我从没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吗?”
整理好衣服,端庄地坐下,尽管早已没有了座椅;张开双手,尽管早已没有了钢琴;环顾四周,尽管早已没有了观众。1900就是那样享受地弹起钢琴,爆炸声响起,他义无反顾地跟弗吉尼亚一起走向了终点。绵延的城市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尽头。
许多人都说1900是那逝去的,贵族的,优雅的,繁盛的欧洲文明的化身,他不下船是因为他本身就是那旧秩序的象征。对旧秩序的坚守,对新生工业文明的惶恐与不屑,是对新时代的恐慌。认为他是懦弱的,是无法与时俱进的退缩者。
我不认为他是懦弱的,相反我觉得他是真正的强者,他能坚守一生自己的信念,守望着自己的那一片麦田,哪怕最终走向毁灭,也不曾逃避。1900他知道自己能拥有什么,会失去什么,不了解什么,也不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迷惘,他活得明白,活得洒脱,也活得太过于自我。这艘船就是他的世界,是他的殿堂,他也只能在海上弹奏,这里无人可及,也高不可攀。
人类对自我的回归,灵魂的安放,传奇才华的美好向往,对未知浮华世界和不可控制的未来深深的恐惧,走向毁灭的悲剧情感都被他表现的淋漓尽致。
海上钢琴师,一首悲伤的告别挽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