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同学是一面镜子
上个月,带着宝宝看湿疹,排队于我身后的人逗宝宝玩,便寒暄几句,交谈中,我总有种在哪里见过的熟悉感。一同出诊室后,她问我咱们是不是同学,我反问是城关中学吗,接着了然地相视一笑。各报家门后拍着脑门说,对呀对呀,就是这名字。
只是,有些不敢认,怎么和记忆里那无忧的、稚嫩的面孔差别好大,似乎,一下子“老了”。我分享给妈妈这感受,她说你都快30了,可不都长大了觉得老了呗。
30?!这是个有趣又会今人慌张的数字,似乎在提示你得做些或做成什么了的界线。我惊诧同学的长大与变老,那自己是不是也在她眼中也倏忽间“老了”,不过啊,我常觉得自己还是少时上学时的状态,那么天马行空,慢慢悠悠。
(二)拜拜“小不点”
学生时代里,越早期,我越是个子小,娃娃脸,肉乎乎,于是,一直有个“小不点”的外号。在友谊里,在班级生活中,常受到朋友、同学的照顾,我不知什么时候,习惯了不去操心,呆呆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和自己玩,等待被照顾被善待的出现。
过去也许凝结成了现在性格里既讨喜又受羁绊的某些特质。比如:不好意思、怕麻烦别人与察觉他人情绪的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