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唯一的财富,强调经济的目的不是追求财富本身,而是求道的过程!——河上肇《贫乏物语》
曾经觉得经济学是非常高不可攀的一门科学,普通人学了也没有什么用。
看《奇葩说》的时候,薛兆丰教授是嘉宾,我还在想让一个经济学家来一个辩论的综艺节目当导师会不会很枯燥。
但是在每次辩论的时候,薛教授总能用经济学知识来阐述辩题,新颖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不管是让人纠结的婚姻情感问题,还是关于年轻人的就业选择问题,他都能从经济学的角度理性地分析,这也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一点兴趣。
我想我们不必成为经济学家,但是学习一些经济学的知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试着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多一些理性的分析,少一些感性的冲动,也可以说让自己的思维模式得到一次升级。
那么怎么能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呢?《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帮助和启示。
本书的作者宇泽弘文被称为“日本最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这本书比较薄,两百多页的篇幅。本书的主要内容也不是要传授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而是阐述了作者毕生对经济学的思考,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经济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他们的思考方式是怎样的?
所以,作者为我们大致梳理了一次经济学发展脉络,介绍了对世界经济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流派,从写出《国富论》的亚当斯密,到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马克思,再到发展战后经济学的凯恩斯,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最后对于未来经济学发展的一些思考。
我们可以把作者当成经济学之旅的导游,跟随他的脚步一起穿越这个纷繁复杂的经济学迷宫,与自亚当斯密以来对经济学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的经济学家和理论流派完成一次跨时代的交流。
虽然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完全的经济学小白来说,即使是入门级的读物,在涉及一些数学公式,经济模型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有些难懂。但是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要学习这些理论或模型,而是回到那个当下,去理解这些伟大的经济学家们是怎样观察和思考经济学现象,又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理论,之后的经济学家们又是如何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完善并提出新的见解。
第一次试着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我个人有这样一些收获:
1、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也是社会“科学”
经济学一方面将人类经济行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
人类会根据所处的历史,文化,当时的科学发展技术,社会的主要制度,做出不同的经济上的选择,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经济行为。
经济学家需要观察和研究这些经济现象,对背后的原因进行归纳。比如为什么有的社会制度是重商,有的社会制度是重农,包括一些分配制度,它们是如何影响人类的经济行为的。这需要经济学家有很好的洞察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关注不同的社会阶层。
所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另一方面,经济学也有消除贫困,纠正不公平现象,稳定物价,发展经济等实践性性目的。
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制度下,会有很大的贫富差距,不公平的现象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经济学家需要揭示这些制度的限制在哪里,研究出更有利于社会公平化的经济策略。这个过程也很复杂,高度抽象,需要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那么,经济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2、经济学具有双重性格
经济学是理性的,需要冷静的头脑。
经济学说到底是要研究历史进程中无法重复观测的人类活动,研究经济学行为时需要深邃的洞察力和严密的理论建构力。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天气的变化,战争的爆发,人口的增减,瘟疫的肆虐,都会影响人们经济行为,有的是短期的,有的却会是长期的。但是这些都无法重演。
所以很多的经济学家往往都是跨学科的人才,哲学,政治,数学,他们都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能敏锐地观察到很多被忽视的现象,运用科学和理智理解经济现象。
经济学需要理性的分析能力,具有科学的严谨性。
当然经济学也是感性的,需要火热的心。
经济学的研究是需要实践的,要深入到社会中去观察。所以有很多的经济学家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到了人间疾苦,分配不均,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也非常大,有的国家从富裕变得贫穷,而有的国家的经济实力却越来越强。
所以说经济学家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了解人间疾苦,摸索消除贫困的方法和策略。很多经济学家从原来的学科投入到经济学的领域,并下决心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正是源于一颗火热的心。希望能够让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很复杂,但也更有魅力!它是“科学中最具艺术性的,又是艺术中最具科学性的。”
3、经济学的两种思维模式
虽然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启蒙阶段,古典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等主要阶段。但是经济学家的主要思想还是基于理性经济学和历史学派。
理性经济学强调人类是经济学的主体,人类的本性决定了经济活动的不同。而历史学派也叫制度学派则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受制度的影响,是会受历史条件制约,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这两种思维模式有时候各占主导,有时候又共存发展,互相融合。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理论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我来说经济学的意义可能就在于此。在理解某种事物时,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时,经济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思维工具,让人兼具理性和感性地去分析问题。
在读完全书后,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不是经济学的发展史,而是应该关注经济学家是怎样观察和认识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我想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最大好处是,至少可以让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下不要只做一个麻木的旁观者,在被时代的洪流吞没时还一脸懵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些正在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身边的民生世界,还是国际国内的新闻,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各地的突发事件。那些看起来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都与我们密切相关,甚至关乎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经济学不仅让我们更加睿智和理性,也让我们更有同理心,多一些人文关怀,有冷静的头脑,也有一颗火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