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沟壑,腹内隐雄兵。有句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那么战争背后的推手就是诸位谋士了。说起谋主,魏国有荀攸,蜀国有法正,还有吴蜀都待过的庞统,字士元。
南方冠冕
庞统小时候比较淳朴,不怎么之名,但他有个好老师,水镜先生司马徽。18岁的庞统就能和司马徽早聊到晚,连饭都忘了吃,因此司马徽很欣赏这孩子,夸赞庞统应该是南方士人中的佼佼者,“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司马徽的识人之明有目共睹,“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
说起庞统的“凤雏”,诸葛亮的“卧龙”,司马徽的“水镜”,都来自一个人,庞统他爹,庞德公,不过庞统是个从子。庞德公虽然没出仕,但是他的名字早就传遍荆襄,有庞德公罩着,庞统领衔荆州士子多少也得益于此。
至于诸葛亮,他属于荆州的外来人口,诸葛亮是通过联姻进入荆州士子这个圈子的。诸葛亮娶黄月英也是一时佳话,而且诸葛亮和庞统也有姻亲关系,庞德公的儿子就娶了诸葛亮的姐姐。
庞统的名头如此响亮,自然有人打他的主意。周瑜坐拥南郡的时候,就发现庞统名气够大,名士有榜样作用呀,于是周瑜干了一件事,强迫庞统上任,“乃逼为功曹,任以大事”。庞统倒也一展所学,让周瑜可以安心放手,“瑜垂拱而已”。
识人之明
既然师从司马徽,庞统也有善于甄别人才的表现。周瑜去世,庞统送丧到东吴,既然是南方,庞统之名同样传到了这里,等庞统准备返乡时,陆绩、顾邵、全综三人都来送行。
庞统就一人送了一句点评,陆绩如驽马、顾邵如驽牛、全综如樊子昭,其实都属于好评,而这三人也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庞统的眼光。庞统临走时,陆绩、顾邵还表示“等天下太平了,还要和你一起品评天下名士”,可惜故人长绝。
凤栖梧桐
后来刘备取了荆州,庞统被任命为县令,这种职位和庞统的声望完全不符,显然也不符合他的心理预期,所以他也不管事,直接被罢免了。
人有时候只需要一个机会而已。庞统在周瑜那就已经证明过他的治国理政水平了,再加上鲁肃适时的书信言明“庞士元非百里才也”,又有诸葛亮在旁说好话,这才让庞统有了直面刘备的机会。
俩人一聊,刘备表示这就是我要的人才啊,这待遇一下就变了,与诸葛亮担任同样的官职,军师中郎将。说起亲疏,就比诸葛亮差点,“亲待亚於诸葛亮”。
有凤来仪
说起庞统的军事水平,一个词就够了,“谋主”。想想庞统刚入队就是小凤凰,法正发育了一阵才是小翅膀~
庞统的战略目光极佳,早早看出益州是刘备必取之地,法正劝刘备取益州的时候,刘备还在犹豫不决,是庞统为他坚定了决心。刘备与刘璋在涪城相会时,庞统又劝他挟持刘璋,可惜被拒绝。
此后庞统又给刘备列了上中下三策,上策偷袭成都,中策诱杀守将,下策退还荆州,供君选择,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益州打还是要打的。正凭借着庞统的计策,刘备成功诱杀了杨怀、高沛,吞并了他们的兵马。
于是刘备带着庞统就出发了,这时候诸葛亮留守荆州,而刘备带了多少人呢,“兵不满万”。但他们面对的却是“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五路人马围攻,结果是“皆破败”,吴懿还投降了,出谋划策者何人?庞统、法正。
庞统的情商很高,早年结交诸多名士。而刘备因为攻势顺利,开宴会作乐的时候,庞统又来了,劝诫刘备“这不是仁者之兵该做的事呀”刘备也是喝多了,顶了一句“武王伐纣也这样”,就把庞统轰出去了。过了会后悔了,又把庞统请回来,庞统也有小情绪,照吃照喝,也不道歉。刘备还要嘴硬“刚才是谁的错呀”,庞统给了个台阶下,“都错都错”。
凤凰飞的再高也有落地的时刻,庞统在率军攻雒县的时候,被流矢射中,身故,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曲凤求凰,缠绵在战火中,格外刺耳。
看官感兴趣的话,三国系列都在这里了
三国流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