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童话世界
20220210
作为成年人,我们的内心有三种基本状态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情绪感受——父母状态、孩子状态、成人状态。它们演化了千年,每种状态都对生存有价值。
父母与孩子的状态,是每个人在童年(大约五岁左右之前)时与养育者共同作用形成的,我们在这个阶段,既学会了养育者(大多为父母)对待我们的行为与态度,同时,我们在童年时对养育者行为和态度的反应又成为了今后生活行为模式的一种烙印。
出生到四五岁,我们慢慢对于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形成了概念,从那时起,我们就带着这种概念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此开启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的心理模式。
孩子无法独立生活,无法自主做很多决定,养育者是相对强大的对象,是孩子唯一的生存保障,孩子必须学会适应养育者及其创造的生存环境(适应性儿童状态)。当对养育者的一些行为产生了愤怒却又无能为力时,有的孩子会选择默默顺从。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只有依赖什么才能获取满足感、安全感或者幸福,其实大概率也是因为童年时的顺从行为导致我们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
很多喜欢挑剔教育别人的人,ta们希望证明自己始终是对的,别人必须接受ta们的观点和价值观。很有可能是因为ta们用言行一次次重复着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挑剔型父母状态)。
有人喜欢自我审判,无论被人称赞还是获得成绩,总有一个声音在脑袋里否定着自己,认为这些都是运气,自己永远够不到“好”。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很有可能是童年时,父母的肯定与称赞被“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你还不够好”这样的话语所替代。
有人喜欢将自己陷入受害者模式,ta们总在努力让自己活得悲惨。因为自己弱小无力反抗,所以任由对方占上风;因为自己倒霉又可怜,所以需要他人的体谅和让步。
有人习惯不快乐,觉得自己的不快乐是因为社会贫富差距的不公,因为没有遇到伯乐,因为选错了伴侣爱错了人,因为他人的愚蠢,因为这讨厌的命运……
情绪从来是无法压抑或者抹除的,有人习惯性冷战,用冰冷的无回应来回应他人,实际上也可能是释放压抑的愤怒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必须适应各自童年的特定情形,所以就产生了各种行为模式,关联着各种情感和情绪。但当成年人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时,就会导致被人嘲笑或者被认为是失败者……然后恶性循环。
打破循环,或者更新认知与行为,又该如何?难道童年如此专横,就这样决绝地决定了我们的一生?那成年的世界又有什么意思?
此时,成人自我状态成为了成年人的希望与曙光。它让我们既不会表现得像父母,也不会感觉像孩子,而是像个大人,像当下的自己。它打破了依赖关系,呈现出无限新可能,也让新知识源源不断暴露于我们的面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去不断探索汲取新知识。从此,不再跟着社会、父母、固化的我们预设的剧本前行,而是呈开放的状态,不再需要什么既定的剧本,好好享受人生游戏,即兴发挥,真诚回应自身的需求。
童年的因果循环是我们的一部分,打破童年延续的因果循环,并非易事,也并非一锤定音,而是一个艰辛又刻意的过程。我们要慢慢觉察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客观地检视自己,辨识自己的情绪并进行管理,延迟满足,分辨需求与欲望,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然后学到东西;还要辨识他人的情绪,学会共情。既能自我接纳,也能求同存异,接纳他人,然后两个独立的个人互相联结,协同合作。
在学着养成“成人自我状态”的过程中,虽然不易,但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驱使,不会被童年的情绪围困,内心更友善、更平和,感官也会变得更敏锐,万物的存在、色彩的层次、环境的变幻,统统成了丰盈身心的元素。
成年人,成人的自我状态里有真实的童话世界,要试着努力探索一下这种状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