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相聚,谈起自由。
这次过年,不同以往,妈妈来上海。她辛苦工作,终于到退休,退休工资完全够花,以前向往的种种选择,可以随时一一实现。
然而,来沪没多久,我却发现她并未感觉到自由,而是感觉受限。细聊起来,原来她的许多想法,当时只是对工作状态的抱怨,而非她真正想要的生活理想。
妈妈离开熟悉的环境,做事情难免会恐惧犹豫。万事开头难,向纵深挺进的过程更难。放弃得次数多了,挫折感会让她举步维艰,只好窝在家里看电视。
要真正把想法落实,哪怕一次出游,也是要费一番力气和心思的。
朋友中有人对此深有体会。一位姑娘说起自己春节与闺蜜自驾出游,从河南到福建,回来后闷闷不乐。问及细节,原来,由于事先没有什么详细的游览计划,一路上除了开车,每天大多时间, 即在酒店里看电视剧,睡到次日上午,吃了外卖接着开车。和想象中自由自在的飞驶不同,汽车倒成了不自由的笼子。
朋友中有一位自由职业者,Flora, 她是一位插画师。她过着人人向往的自由生活。平时"闲居"在家,随时可以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她到处写生,积累素材, 朋友圈总是被她的速写和拍摄的风景刷屏。她是这样理解自由的:只有通过数年的努力,将喜欢之事推进到与普通人远远拉开距离,将难为之事变得随心所欲,才可真正享受到自由的滋味。
人生之牢笼,绝非外界某实体,实是自身的创造力。
看了Flora作画, 我深深地理解了什么叫举重若轻。 回顾自己的技能库,竟无一项可以挥洒自如, 实在是一大憾事。 思考再三, 发现自己有两大长处, 一、打字快, 小的时候家人给配了电脑,无所是事之时,学会五笔输入法, 打字和说话速度差不多。 二、喜欢网上聊天,从手机有短信开始, 不停地发消息, 到现在有了微信, 每天至少码5000字。 虽说聊天和写作不同, 但反正是写,已成习惯, 练习起来也没有多大障碍。每天上班只能写一些说明文,写得自己已经快没了人性。小时候还有点文青情怀, 现在玩什么都贵,玩写作不花钱,也许心境可以回到那个少年。
简书确实是好用。 手机上的编辑器可以随手写字。 我习惯在备忘录里先打草稿, 然后放到简书里发表,自己读上三遍, 改改错别字。 目前还没有对文章大改的习惯。 想先养成写作的惯性。 如此坚持下去, 写个二三十年,到了退休的年龄,或许就能随心所欲地写点东西。
以前还纠结过是用英语还是用汉语来写。亲身体验写作之后,发现自己对汉语词汇使用十分贫瘠,惭愧之至, 所以还是虚心从汉语开始积累起来。 先花五年时间写个100万字, 然后再想怎么样调整。
说起坚持, 自由与自控, 也是共生关系。简书上的自控力社区发起人之一, 是大学同学, 已经组织好几期的活动。 看朋友参与的时候, 坚持每天写东西,胸中墨水很快干涸, 心情极是抑郁。但是一期结束, 清晰看到自已的进步,于是下一期更热情地参与。像写作这样,说干就可以干,没有什么门槛的事情并不多。自控由此开始, 也是一件乐事。更何况,许多朋友有了写作的习惯之后,收入都大大地提高了。只有自控成功之后,才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没有选择权,注定地放弃,何谈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