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昨天为止,我已经把自己对“高效阅读”的所有理解,都写完了。
那么,在我去积累新的心得体会之前,今天就来聊聊“高效”这个话题的反面——慢成长。
吉麻麻的公众号就叫“慢成长”。虽然里面分享的干货,暂时跟我关系不大(跟育儿有关);但我觉得,在大家都讲究“高效”的时代,慢,就成了一种奢侈品。
正如大家都忙着挖金矿,你去开一家旅馆、或者小卖部,说不定反而比那些淘金者更快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最近,我特别喜欢读一本跟成长无关的书:《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是前段时间很火的纪录片的同名图书。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本很朴实的书,内容大都来自文物修理师们的采访。但正是这样口语化的句子,让这本书的内容显得更加真实、亲近。
修理师们大都是从上个世纪7、80年代就在故宫修文物了。那时候,他们大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刚从大学出来的毕业生。来到故宫博物院,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师傅们做杂活儿,用锉刀一点点把青铜器上面的铜锈磨去。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师傅们很少教他们,全靠自己观察和摸索,而且手艺不精的时候,是无法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的。所以,年轻的修理师每天的工作就是用锉刀。但他们锉的不仅是铜锈,还有自己的桀骜和急脾气。
他们用2、3年的光阴去磨平自己的棱角,拿着锉刀做最基础的工作,一锉就是8年10年,然后才慢慢继承师傅的活儿。
几小时,2、3年,10年8年。这一串数字背后,隐藏着多么大的耐心和坚持?
而那些修理文物的手艺,在师傅和徒儿之间代代相传,自清朝末年开始流传到现在,足足有一个世纪了。时间仿佛在故宫凝固了。
回想起我自己,在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上,也不过才2、3年而已。按照文物修理师们的时间来算,我也不过是刚刚磨去了自己的急躁、开始沉淀的时候;但实际上,我却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老鸟”了,觉得自己应该多方面发展、提高学习效率,用比以前快两倍甚至三倍的速度,去掌握更多的技能。
结果,努力大半年,却仍然是那副半好不坏的样子(这就是成甲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吗)。
当然,我也知道,新媒体运营和文物修理不可一概而论。后者面对的是数百年上千年的文物,需要小火慢炖;前者则是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赶上了风口就能上天,赶不上就会惨遭淘汰。
我只是想提醒自己:不要太过浮躁。我们未必要像文物修理师那样,用好几年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产品;但之前那种急于冒进的心态,是肯定做不好事情的。
就像我们阅读一本书之后,会用多少时间去践行?100天?21天?还是一星期?如果用“慢成长”的思维来看,一年365天,也许都只能算“可以入门”的水平。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而人脑肯定比不上电脑,我们也没必要为自己“成长速度太慢”而焦虑。在大家都试图“速成”的年代,沉下心来好好做事,反而是件奢侈品了!
浮躁的时候,不妨想想故宫里那些、要用2、3年来打磨自己耐心的文物修理师吧!
推荐搭配阅读:《如何高效学习》、《我在故宫修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