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唯一锲而不舍的是:愿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三毛
曾经以为,不想读书的高中是最想流浪的时候,到了现在才明白,若是心里不自由,流浪便是一辈子的祈望。
每个选择背后,都会牵连出一大堆想过或是从没想过的问题。在这些牵连里挣扎纠缠,往往是最后与选择无关的烦恼一大串,而真正该做的选择却迟迟不能定。以为选择就应该背负其该有的沉重,然而,细数过往点滴,却是那些所谓的牵挂,无辜的承担了选择强加的重量。
高中时不想学习。逼迫自己听课,早起,背书,做题,因为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大学时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每天贪玩逃避,用以反抗这个没办法回避的结果。后来,不喜欢那份工作,本来可以早些做出决定,却又回归到父母家人的原因上。
反正真正的牵挂就那么些,于是,所有往复循环的原因也就是那么几个,真正难为了它们。
其实,若是父母在高中时说“考多少分没关系,读不读大学也不重要,你现在随时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恐怕也是没有勇气就真正走出学校的。扪心自问一下,每天埋头题海的动力,真不是幻想父母有多高兴,而是幻想里大学的轻松肆意,以及言情剧里那些美好的雪月风花。
想要出去看一看,迟迟迈不出脚。理由是父母不允许,或是自己放心不下家里,怕有什么事儿自己一时赶不回。又或是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而事实是,即便离家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依旧是小长假才回家一次,或是恰恰因为很近,反倒连小长假都没了回家的欲望。一方面放心不下,一方面却是自己觉得被束缚,心里难熬,却也没真正给到家人任何实际的物质或是温馨的陪伴。
真相就是如此,理由里总是善解人意,现实是自己胆小懦弱。
若是发呆时无意间想到以往尴尬的事儿,会不自主的悔恨叹气,无奈于自己当时的愚蠢,也无语自己眼下的在意。这是个即便明白了大道理也控制不了的不由自主。
知道往后或许还是会这样。但有些些清醒的此刻真心觉得可笑。
有句很有安慰作用的话是:每一步都算数,没有白走的路。
每个选择面前都是一排排紧闭的门,不管最终选择打开哪一扇,里面一定都会有其特有的内容和风景。所以,选择不存在对错之分。你选择打开一扇门,就是放弃了另外那些门里的所有。选择本身就是取舍。
想明白了这点,对脚下的路便多了些勇气。允许幻想关于曾经被自己抛弃了的路,但要明白,那些都是虚无的,只有脚下踩着的,才是自己的。好或坏,都是自己能实实在在抓住的,想为生活赚绩点,将注意力放在实在的事物上,才是该敲黑板记住的重点。
也因为明白了这点,在往后的生活中会更轻松洒脱。本来嘛,大家都知道这一生就是要赤条条的来,空着手走的。所以,与其纠结于小郁闷小无奈,不如放开手脚肆意的活。
生活丢来什么就接住什么。欢喜的更好,难以下咽的便拆解了看看,尝尝再说。细想一下,回忆里的欢乐,都是那些极其珍贵的,而记忆里的悲伤却再细微也能深刻。或许,生命最得劲的存在方式,便是抽筋拔骨的痛过再重组。
还是更喜欢轻松,但希望在偷懒之余,为生命创造一个念想。然后,不管路上遇见些什么,摸着这个念想,微笑前行。
2017.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