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然上早教课,旁边一个小女孩的奶奶看看他,问我,没三岁吧?我挺奇怪她这样的问法。从何而感观得知?我笑了下,刚过。
她很惊讶的看着我,刚过?过了?心里顿时一阵莫名的反感,说不出从哪里来,确实来了。我没有再搭理她,一会上课了。
她的孙女非常活泼外向,回答问题非常主动激进。对,是激进,我用了这个词。甚至会抢答。但是所有的孩子里面,我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刻。在我的班上,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喜欢聪明低调型的孩子,不张扬。这个女孩子,有时候会给我一种感觉,她是非常需要获得认可,因此会通过主动抢答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从而获得表扬。其他的,暂时无感。
上课的时候,这个女孩旁边坐了一个新来的小姑娘,妈妈带着来的,叫demo.她看到然今天穿了件乔治的衣服来,非常喜欢,就跑过来摸。然先看着她走过来,观察她干什么,然后待她摸了下就跑开了。她妈妈和旁边这个奶奶聊天,意思貌似是羡慕这个女孩说话早,沟通完整,表达能力强之类。接下来,这位奶奶做了件我非常不齿的事情,她把身体向这位妈妈那边倾倒,手拢着嘴巴,压低声音,但是很不幸,还是被我听见了。
她说,她孙女两岁半,这么高,跟那个谁(说了然的名字)一样高,然居然都三岁了之类!意思是说她完全不觉得然像三岁的样子。
个人观点有差异我不反对,可是这种当着我的面窃窃私语评价孩子,并且就只是单从感观上,我觉得非常不礼貌。我打量她,典型农村老太太的装束,倒不是我歧视农村人,人的素质,大部分情况下确实因文化程度决定。
我极力按下心头的不爽陪他上课,她们两在那边仍然聊着。仍然是身高,外在表现等。待一个小休时,我一本正经的转过头去说,孩子的身高,语言受很多程度和内外因的影响。有的孩子长得高是好事,但是不代表后面也会如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而不是随意在孩子面前评论他们。说完我就转过身去了。
可能我的话比较严肃年纪却比较轻,她们反而愣了一下,面露讪讪之色。那位奶奶说,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说你孩子的身上看着不像三岁的。
我再一次转过声:那您觉得三岁应该有多高呢?或者多高才是好或者不好呢?再同年龄段里,他的身高算高的了。身高体重有先天优势,后天特异性对吧?我从来不会说人家的孩子矮呢。
然后就上课了。
其实,对待孩子的教育,我只能算半个教育妈妈,毕竟我的科班是学临床出生的。这点,想必很多的妈妈,在有了孩子之后,基本成了半个保姆,半个育儿专家,外加半个医生了。各家有各家的观点,也有各家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优缺点,我们应该兼收并蓄的对待。
然小的时候,不爱主动和人打招呼。为此,家里的老人很发愁,每次带他出去玩,总会有人说他不爱说话,不喜欢打招呼。家里的老人几次都逼着他说。结果呢?自然是适合其反。有几次过年的时候,爷爷家亲戚的小孩多,在一起,大家就说,谁谁不爱说话,不爱叫人。开始说了几次,我没吭声,有一次,又是当着很多人的人这样随意,或者说肆意去评论,然的爸爸没有出声,或者说是习惯性沉默,我说话了。
请大家不要当着我孩子的面,随意的说,或者评论,你不如哪个孩子,不像哪个孩子。他们都能听懂话,也有自己的思维。然的爸爸现在都不爱叫人,不爱打招呼。我能不能说,他小时候更不爱说话?对孩子,优点我们放大,缺陷我们私下沟通,我觉得这样对孩子更好。
然的父亲的家族,是一个父权主义为重的家。然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秉持放养式教育,在这个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严重缺爱。导致了然爸爸家的兄妹,在人情世故通达方面都比较差,性格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冷漠。家里,男性长辈说话为天,不管正确与否。我还是这个家族里唯一一个跳出来“叫版”的女性。
很大程度上,他们还能听我说话,是因为我有一份工作,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算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也感谢他们,在那一次之后,没有在当着然的面说过这样的话了。
每个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掉落凡间。绝对不会是完美,我们必须兼收并蓄的看待,并且尊重他们的特异性。从断奶,学会刷牙,学会吃饭,穿衣服,都有个体差异性。尊重他们,也是我们自己教育的一个升华与自我修为的一个提升。
我不愿意我的孩子没有缺点,反而,我觉得有缺点的孩子才更加的真实。包容0缺点,包容他们的不完美。不要做中国式的“着急完美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