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宫崎骏
一个星期前看了《狗十三》这部电影,又恰逢5年半的家教生涯正式结束,教过形形色色学生的我,想聊一聊教育。
影片大概讲述了一位缺乏父母陪伴的女孩李玩,在整日忙于工作的再婚父亲送她一只狗之后,因为狗的丢失引发的一系列成长故事。整个电影的基调是压抑的,在冷漠、暴力的教育环境下,女主李玩被一刀一刀血淋淋地挖去棱角,最终被凿刻成一个压抑的青春女孩形象,也成为了大人们眼中“懂事的孩子”。
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场景。其一是爷爷买菜时不小心丢失李玩的爱犬爱因斯坦后,李玩拒绝接受大人们为弥补过错而谎称爱因斯坦的小狗,执意寻找爱因斯坦的任性彻底激怒了父亲,父亲对她一边毒打,一边凶狠地训斥。被压碎的酒瓶玻璃扎进了李玩的手掌,也扎进了她的心里。屈于暴力李玩答应不再闹脾气,却惊恐地躲进浴室,任淋浴和泪水抚平自己的伤口。很多人认为这是全片的高潮,因为这是父亲第一次爆发,也是李玩成长道路的重要转折。自此之后,李玩变得不再任性,却也愈发乖僻。
这样的暴力教育在如今的家庭中并不少见。“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俗语仍然“代代相传”。不可否认,暴力的短暂效果是显著的,也不可否认有需要特殊教育的顽劣子女,但暴力终究只是扬汤止沸,无法做到釜底抽薪。在暴力教育的影响下,孩子只会“发扬”暴力,亦或者成为无法表达自己的“畸形儿”。曾在商场见到过这样的场景:男孩吵着要买玩具,母亲以有同类玩具为由拒绝购买,男孩便坐在地上哭闹,赖着不走,母亲即一顿痛打,将男孩“拎”出商场。这样的结局无疑是男孩不情愿地顺从,却从心底里对父母产生敌意,加剧了孩子的叛逆心理。因此,暴力教育是从来都不应当被推崇的。
影片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李玩吃狗肉的场景。在酒席中,好心的叔叔将一盘当地名菜红烧狗肉递到李玩的面前,在场的家人一片沉寂,没有人帮李玩解围,却都在等待她的反应。两度丧失爱犬的李玩盯着这盘狗肉片刻,迅速夹起一块狗肉强忍着咽下去,一场风波似乎平息了。饭后,父亲对李玩说了一句话,也是让我觉得揪心的话,父亲说:娃大了,懂事了。
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做法,把自己认为好的事物教给儿女,却不过问他们的想法,甚至逼迫子女接受他们看来好的事物。如果子女接受了,就是懂事长大了,如果不接受,就是不懂事不听话。其实从孩子一出生,许多家长就把孩子放入了条条框框。很小就开始教育孩子读书写字、背古诗、学钢琴、学舞蹈,认为这是优秀的人必备的,而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孩子并不是自愿去学的。到了小学、初中、高中,铺天盖地的作业和辅导班淹没了孩子的生活,也慢慢吞噬掉孩子的个性发展。我曾教过一个高一的女孩,每周六日给她辅导两小时作业,每次见她都觉得有一种疲相。她告诉我她的周末比平时还要忙,除了多到“变态”的校内作业,还有每天接近6小时的课外辅导,周末入睡时间2点是正常的。我反问她,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想要做什么。她无奈地笑了,“我想过当画家,但是父母说画家没前途,家里也没那条件,只要学习好上好的学校将来肯定能找好工作,反正周围人都这样,不上小课反而是另类的。”我一时无语,却从心底里感到悲哀,很多孩子的梦想就是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这些孩子不像是青春朝气的祖国花朵,更像是父母寄托希望的附属品。“听爸妈的话,学这个才能有出息,学那个对你没好处……。”这样的话语听上去诚恳却又残忍,也正是这些话语悄悄地抹掉了孩子身上的个性。
《狗十三》的英文翻译成Einstein and Einstein,我想这不仅代表李玩生命中的两只爱犬,也象征了丢狗前天真任性的李玩和丢狗后压抑懂事的李玩。也许成长本身是残酷的,而像狗13这样的青春,我不想要。或许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和抚慰,成长道路未必荆棘密布。在还没有成为母亲前,我写下这篇文章,为了勉励将来的自己,努力成为关心孩子成长过程而仅非结果的家长,也希望更多的家长们以爱和关怀抚平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