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读完希尔·谢尔维斯坦的《爱心树》,我问他们:你们长大了想当一棵“爱心树”吗?教室里一阵沉默,没有人举手。我又问:那你们长大了想当书里的那个男孩吗?同样,又是一阵沉默。
这并不是我和这些一二年级中国孩子的第一堂课,害羞不是答案,沉默是对的。沉默背后的原因,直到前两天和一位七十五岁的绘本作家林恩·瑞塞尔 (Lynn Reiser)女士交流,我才明确了答案。
一提到这本书,林恩女士就直言:“没错,这是一本很畅销的书。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的故事有点儿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觉得有点儿问题。”她在耶鲁大学医学院担任教职,是专业的心理学医生。
“哦,怎么说?”我有点儿好奇。
“你不觉得这个故事有点儿不对劲吗?小男孩一味地向爱心树索取,摘了苹果砍树枝,砍了树枝砍树干,砍完树干坐在树墩上,没准儿还想着能从苹果树身上得到点什么呢?小男孩为爱心树做了什么呢?没有。小孩能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启示呢?我们要做一味索取而不知感恩的人吗?有一位家长跟我说,她很喜欢《爱心树》。我想,她应该是一个非常愿意为孩子付出的家长。但是,她的孩子会怎么样……”林恩说。
这番话让我想起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给我的回复来。再三追问下,终于有一位二年级的男孩子站起来,回答了他是否想当爱心树这个问题。他说:“我不想当爱心树,因为会很痛,他会被小男孩砍掉去造船。”
多么真实的回答!这个孩子说出了这本书的问题,不是吗?我相信希尔·谢尔维斯坦写《爱心树》的目的是希望读者都能做个有爱心的人,可是,孩子读完之后,并不想当“爱心树”,这是不是就是问题所在呢?
和孩子们读这本书,正好是感恩节期间。读之前,我请孩子们看图书的封面——一个孩子双手向上,准备接一个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猜一猜,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谁感谢谁。
大约是看了封面上的“爱心树”这几个字,十一个孩子中有十个都猜是孩子感谢大树,因为大树有爱心。只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是大树感谢孩子,因为孩子可能给它浇水,让它长大,所以,大树就给它一个苹果表示感谢。”
很遗憾,这孩子猜错了,书里并没有表现男孩对这棵树付出的内容,而大树对男孩的付出却是无怨无悔,甚至到了甘愿牺牲的地步。但是,这个孩子的回答却让我很惊喜也很感动,他大概是最懂得感恩是什么意思的孩子。
希尔·谢尔维斯坦写这本书,是想向天底下所有的父母致敬吧。的确,这本书该是献给大人的一本好绘本,道尽了抚育孩子的酸甜苦辣,也说了所有父母的愿望:对孩子别无所有,只希望他能常回来看看。可是,如果阅读的结局是鲜有孩子想去当大树,是不是有些遗憾呢?
如果要和孩子们一起来阅读《爱心树》,该给孩子多提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男孩,每次回到大树身边的时候,可以为大树做什么,让大树也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