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近放假,人们都开始计划假期做什么,一向开朗的同事姐姐在朋友圈发了很长的一段文字,大意是:虽已到而立之年,还是存有那种回家的激动和兴奋,甚至可以说亢奋到前几天都睡不好觉。即便如此,回到家却又觉得种种不适,浑身不自在。我一字不差地读完,并且感觉很有共鸣。
我想有同感的肯定不止我一个,盼望着回家了,却开始觉得好像想象中的那种熟悉感已,已经不见了。
在外工作时,一天时间排的满满的,还时不时地被老板压榨剩余劳动力,可毕竟是狠狠地辛苦了一天,充实感还是有些的;可回到家,好像一切都停下来了
爸爸总是主动去买肉买菜,恨不得把整个超市搬回来,妈妈总说在外面太辛苦了,回来啥也不用干,一天到晚,我们唯一的任务好像就是吃吃喝喝加蒙头大睡了。一天两天还觉得挺享受,可时间一长,便开始觉得浑身难受,那种无聊孤独感缓缓涌上来,于是开始怀念上班的感觉。
(2)
当然,不愿意回家还有很多的现实原因。正如同事姐姐说:“在城里呆惯了,回到老家,吃啥喝啥都不方便,去个大点的超市吧,还得跑县城里去……”
我们得承认这种现象的存在,当你习惯了伸手就能买到东西的便利,谁还愿意跑十里地就为买一个鸡蛋?而在老家,要买生活用品,至少得到村口的便利店吧,想要的还不一定能买到,摆着的你还会担心保质期过了多久,总之就是各种的“不方便”。
在外面,我们会照着菜谱去精心挑选食材,烹饪,出锅后摆盘,“色相”不好看的,引不起拍照欲望的,那些小哥哥小姐姐们是根本不会动筷子的。而回到老家就不一样了,不管什么样的食材,他们最大的能力就是都做成大烩菜的味道,于是什么都可以做,也都会做。
(3)
对于不想回家这回事,好友雯雯提出了一个想必大家都会认同的道理。
雯雯上学时就喜欢读书、写字,毕业时一腔热血,直接找了一家报社下属的广告公司,也算圆了自己从小的编辑梦吧!
回到老家,关心工作的人是一拨又一拨,可又苦于一遍遍解释报社下的广告公司是干什么的,干脆就对关心的人说:“我是在报社工作”。对老家乡亲来说“报社”这两个字还是有绝对地位的。于是,继在省城工作这个梗之后,雯雯再一次因为工作性质成了大家心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也觉得很骄傲,还劝雯雯不要羡慕那些在工厂打工的孩子挣高工资,靠脑力挣钱更光荣。
别人说是说,究竟是什么样,应该只有自己知道!每当被别人赤裸裸地夸赞时,雯雯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好什么好?一周加班五天,周六日也要忙一下,发了工资,还没闻到铜臭味就影儿都不见了,每天被各种水费、电费叫醒,这感觉你倒是试一试啊。”
自然没人能真正体味到这感觉,太过狡辩,别人可能还会觉得矫情,不知足。索性,不解释,不回答,任凭别人夸,自己也就取个想象的乐吧。
多少人都这样,从小到大,一路不能说太优秀,也算是“别人家的孩子”,可当跨出校门,进入社会大染缸呢?工作要有价值,求理想,还要挣大钱;结婚要买车买房,再配上国内外蜜月一圈游;拼爹的拼爹,拼情商的拼情商,拼长相的拼长相,一路平平淡淡,只有一点点优秀的倒好像没了竞争力。
(4)
有人说,即使一个人躲在出租屋里哭,我也不愿意回家伏在妈妈的怀抱。
是啊,作为一名理智的成年人,是不会,也不愿意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悲伤与眼泪的,“报喜不报忧”早已成了我们一致的默契。
不只是我们,就连父母,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一招。过年回家,爸爸很平淡地提了一句,最近大半年的时间,他的肩膀一直很疼,又是吃药,又是针灸的。他一下带过,我却觉得难过,心疼,说怎么不告诉我,他只说,这有什么说得,也不是什么大事。
只要我们在一起,都在努力表现自己过得很好,对面是最亲最亲的人,我们却不愿意看到他们心疼。
笔友南南还说:“我不愿意回家,在外面时,我一直想象父母还挺年轻,爸爸还是高大有力,妈妈还是温柔贤惠。可当我一回到家,发现他们背有点驼了,吃的饭都没之前多了,我就伤感时间过得太快,太快。”
说了这么多不愿回家的理由,可家还是有千万种魔力,太多的牵绊,让我们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