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已尽,天命归天。人之好恶或趣味虽归属个人,但终不免溯源到时代的风气之中。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人生旅途中,您扯起传统的大旗逆流而上、抚慰人心!是您引领我于10多年前重回经史子集,是您引领我在而立之年前后开始尝试真正思考人生。国学尚在,思想尚在,光芒犹在,恩德犹在!一篇旧文章,怀念曾仕强先生,愿先生一路走好!
尽人事,听天命
——读《胡雪岩的启示》有感
文/ 网风
近读台湾大学教授曾仕强教授撰写的《易经的奥秘》、《大学之道》、《胡雪岩的启示》,感觉生活很是充实。只是《易经的奥秘》中由于卦爻纷繁,于我来说想领悟其奥秘一二尚需时日,而《大学之道》所附经一章和传十章又以文言文成文,对我这个文史功底浅薄之人来说,读起来也颇为费力。独独这本《胡雪岩的启示》相对通俗易懂,每次读来,都要感悟一番。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其出身贫寒,在短短十几年间迅速发迹,成为"大清首富",却又在生命结束之前短短三年内的时间里倾家荡产,并于62岁时郁郁而终。他的一生充满跌宕起伏,充满大起大落,有成功有失败,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很多。
该书以胡雪岩生命成长过程为主轴,以时间为序,囊括了胡雪岩的童年、少年、青年和晚年各个时期的不同生活经历,从放牛娃到杂粮行再到火腿行的伙计,从钱庄的伙计到失业再到创办阜康"钱庄",从资助王有龄入仕助推王有龄出任浙江巡抚到杭州城将破王有龄将亡时临危受托,从资助左宗棠重夺被太平军占领的杭州城到成全左宗棠收复新疆,从钱庄老板到"红顶商人"再到倾家荡产,胡雪岩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均让人震憾不已。在阅读该书期间我也翻阅了另外几本关于胡雪岩生平的书籍,与曾教授所述大抵相同,只是侧重点不同。《胡雪岩的启示》着墨于胡雪岩的生平事迹不少,但更多的则是对胡雪岩人生的每一步调整进行评析,揉合《易经》等经典中的理论,以事实为依据,让人信服更让人享用。
该书除第二章《诚信为本》与第七章《以诚取信》的标题略显重复外,其余章节的标题制作很是精彩。而内容的精彩则处处可见之。比如在第一章《德行定终生》之中,曾教授对放牛娃胡雪岩勇救掉进山沟的小伙伴以及胡雪岩的家教进行了专门评述,通过对胡雪岩读书不多但拥有健全的人格举一反三,指出对我们芸芸众生来说拥有良好品德的重要:"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都很稳固,将来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在曾教授看来,读书不多的胡雪岩有着很稳固的品德基础:一是勤劳,二是节俭(当省不用、当用不省),三是忍耐,四是信用,五是不跟别人比,六是不求回报,七是好学(社会知识)的态度,八是英雄不怕出身低。由此,曾教授还得出结论:其实人做人做事,有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就足够了。太高深的学问只对一部分人有用。也正因为此,时下好多大学生干不过社会青年。
贫穷不是罪恶,富贵也并不可耻。依靠稳固的品德,13岁的胡雪岩在拾得一包金银财宝后机智地返还给了杂粮行的老板,并借此走出了安徽绩溪胡里村,迎来了人生更为广阔的天地。从大阜到金华,从杂粮行到火腿行,胡雪岩用心做人做事,所谓"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在这个"用心"的基础上,机会接二连三地光顾到胡的面前,秉承着诚信的风格,胡雪岩不断地随机应变但从不投机取巧,在社会这所大学里,胡雪岩脚踏实地积聚着生存和发展的本领。25岁时,胡已在钱庄任出店,工作已经得心应手的胡雪岩在巧遇了他人生的最重要的一个"贵人"落魄的王有龄,在王有龄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胡雪岩挺身而出,一诺千金。他用尽此前所学讨回了几乎成为"死帐"的500两银子,以超人的胆识将这原本不属于自己所有的这笔"巨款"慷慨地送给了王有龄。此后胡雪岩的人生开始更加跌宕起伏。因借钱给王有年龄而失业,随后却得益于王有龄的入仕而重涉商海,其所创办的"阜康"钱庄因"官银"的注入生意开始风生水起,随着其胆识和眼界的不断提高,其人生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长。胡雪岩在兼顾生意的基础上顺势推动了王有龄的步步高升。待王有龄官至浙江巡俯遇太平军破城身亡时,胡雪岩又因临危接受王有龄筹粮筹枪的重托,终因清军无能,胡未能及时完成而身陷"不义"的险境。再之后,胡雪岩冒险取信于左宗棠并成全左宗棠为大清收复杭州城,在左宗棠的推荐下,胡雪岩官至一品成了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修建大宅院,创办"真不二价"的胡庆余堂,从义葬太平军到赈灾施善,胡雪岩的"手笔"愈来愈大,到最后发展到利用个人能力向外国银行贷款到资助左宗棠打仗,囤积大量蚕丝对抗洋人。左宗棠一直在外打仗,胡雪岩在幕后筹粮筹枪筹款,从不抱怨推诿,把负担当作责任,把商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紧紧结合在一起,并始终坚持义利相济,坚持为富要仁。风光无限的胡雪岩最终受累于左宗棠失"势",在囤积了大量蚕丝为民族、为同胞与洋人对抗时,恰遇因政见不同而与左宗棠"交恶"的李鸿章报复,李鸿章冻结了胡雪岩打算用来归还外国银行到期贷款的税款,引发了"阜康"钱庄的挤兑风波,更要命的是胡雪岩向外国银行贷款时吃"回扣"的事被揭发,引发慈禧太后红颜一怒,于是胡雪岩的"商业帝国"轰然倒蹋。繁华落尽,胡雪岩可歌可泣的一生化着一缕青烟消散在历史的长空……
胡雪岩的一生有着令人羡慕的巨大成功,也有令人痛惜的惨重失败,跟随曾教授的笔触,我反复阅读了本书的最后章节《自作自受》。曾教授将胡雪岩的人生最后的惨败归纳为胡不懂得功成身退,表现在具体方面就是他没有听懂5句话,一是胡母常说的那句:赚那么多钱干什么?(赚钱不是目的,钱只是人做事的工具);二是胡父临终遗言:"欲兴吾家,其惟顺儿(指胡雪岩)乎!";(要安分守己,不要冲得太厉害);三是在与王有龄结拜兄弟不到一年就创下世人瞩目的局面时,王有龄在心忧事情太顺利时对胡所言:福兮祸之所伏;四是依赖并赏识胡雪岩的左大帅的谆谆叮嘱:就算不为功名,也要多读点书;五是胡晚年忽略了一句话:人生需要阶段性调整。限于学识,我对曾教授的观点不完全赞同,比如说功成身退,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面临的机遇不同,什么才算"功成"?实在是难以把握的事情,因为追求名利富贵,人才有了进取之心,入仕是到科级算功成还是到部级算功成?入商是聚财百万算功成还是聚财亿万算功成?辟如登山,梦想是山顶,登山难免困难重重,究竟是到半山腰停下?还是再上一点或是再下点停下?这个"点"的把握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本书中还有很多精彩之处让我留连忘返,比如曾教授教导我们一生一世要感谢三种恩情:父母之恩,老师之恩和上司之恩。父母生你养你,这是养育之恩,是一辈子都报答不完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进"门"之恩,是为你丰满羽翼助你展翅的基础。上司赏识或是打击,自有他的见识和道理,但上司能为你提供展翅翱翔的天空却是不争的事实,只要你心存感激谦虚好学,即使增加不了才干也能增加修养开阔胸怀。而关于"道",曾教授的精彩论述比比皆是,诸如:"常识往往比知识更加重要"、"一个人为了公家,就是随机应变,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投机取巧"、"作为中国人,心中一定要有父母的存在"、"人的信用是自己坚持出来的"、"对一个人最大的奖赏,就是给他工作的机会"、"把工作当成负担,它就是绊脚石,把工作当成责任,它就是垫脚石"、"得到机会后,需要更加小心,因为往后的路更难走"……
在本书中,曾教授还反复谈到读书,并强调中国人读书应该追求"明理":"死背书是没有用的,书读了以后,要去想通其中的道理"。当然这只是第一层次。道理说起来是直的,道路走起来却是弯的,能照着书中的道理去做才能进入第二个层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依照"书理",能结合不断变化的现实并巧妙运用才能算是"近道矣"。曾教授还说,对于中华文化的经典,我们要时时去读:"书不会变,可是人的思想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加而变化,所以,每次读同一本书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假设胡雪岩在后期能认真读书,不断地调整他在那个时代的"角色"定位,以他的人生智慧和应变能力,他人生的"完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很是赞同曾教授的这个观点。
曾教授说,人可以掌握过程,但不能控制结果。你可以掌控耕耘的过程,但无法控制收获的多少。从过程到结果,这中间有无数的变数,耕耘付出的多了,收获自然就会多。一个人一生不犯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天道忌满,人道忌全"。《论语》之《卫灵公》篇载:"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失败了,总是向外面找原因,那是绝对找不到的,内因是本,外因是末,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失败也罢,成功也罢,没什么可后悔或者庆幸的。尽人事,听天命,这话听起来有点消极,其实道理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样。据本书中所说,即使是在"完败"之际,胡雪岩仍能坦然从容应对,这种气度不得不让人折服。
“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仰望"商圣",回望历史,沉浸在曾教授的阴阳平衡学说之中,仔细品味着胡雪岩的不凡与不足,去安徽绩溪和杭州的余庆堂走走看看的念头不时闪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最终能不能抵达"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朝着"山顶"的方向作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调整,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