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简书至今,没发表过文章。当然,有私密的,但那不算发表。
为什么呢?这个平台和我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有三:
1.首页推送模式
2.创作者素质和水平
3.评赞小圈子化
先说一,首页推送是编辑推荐制加上人气推荐制。确切的说,是编辑推荐制里的人气推荐。意思就是根据你最初注册时选择的喜好文类推荐该文类里人气较高的文章。根据人气默认受众的喜好是不准确的。如果你深入扒文过,你会发现很多好文,人气很低,好多基本一个评论或赞都没有,阅读量也少得可怜。这些作者基本都比较独立,在简书没有自己的所谓“文圈”,就是不混圈。所以,关顾量少也是能理解的,尽管文写得好。
再说那些人气高的文,人气最初来自圈子,也就是简书群或者互关好友。发新文后,第一时间告知好友——简信或者在群里发链接。前几天加的一个简书群里,铺天盖地全是链接。有的发完链接就走人,没人评论赚点访问量也是划算的。想要人评论的,就天天陪群里人磨牙,热络感情。培养感情的方式也低级,聊家乡,谈身价,勾搭异性。那些没人气有文笔的作者就是吃了没圈子的亏。
有了一定人气后,就会被系统放上首页推荐。所以,你会发现,明明文笔不好,甚至有语病,思想存在歧义的文都上了首页,就是人气在作怪。由于这个软件还年轻,所以首页推送机制不是那么完美,存在漏洞还是能理解的。在其它相对成熟的软件上,你会发现推荐首页的内容人气不一,参差不齐。而且,它们的大咖是名副其实,经得起考验的。简书的大咖很多都是拉来的人气——私戳或是群里聊几句,互关啊,求关注,粉丝数就上去了,根本就不是出于喜欢这个人的文字。
总结,不是人气高的就是我喜欢的。要做到根据文内容质量来推送文章,那就要聘请人来阅读筛选了。
有句话用在简书,很合适:好文隐于山,劣文现于市。
再说二,简书创作者的品性实在不敢恭维,自大,高调,无病呻吟。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总结了大部分文,分三类:装逼文学,做作文学,鸡汤文学。
装逼文学,在文里大谈各种名家思想,文坛著作,细化以后还有文字装逼。
很多作者总喜欢搬几本名著来显得自己“涉猎甚广”,很有文学涵养。其实不然,从他的文字、个人见解来看,他根本没读懂这本书,没理解该作家的思想,甚至可能压根就没看过,只是限于听说。就像很多人都知道《红楼梦》《肖申克的救赎》,大致讲什么我们都知道,然而真正完整看过的人,很少。糟糕一点的,明明这篇文用不到某本名著或某个思想,他偏偏要为装逼而装逼。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文读起来极不协调,如同一个粗野浮肿的乡下妇女穿金戴银。
文字装逼,有窜语言式装逼,文白错乱式装逼。
当今时代,文化多元,大家了解的或者会的语言种类多。现在写文,多语言融合是非常常见的。但是,有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逼格高,就喜欢在文里直接用英语代替某些词。说明一下,不是引用,是搬用。搬用很不好的一点是,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卡顿。会英语的人觉得作者幼稚,不会英语的人在心里说着“mmp”。鲁迅先生当年写文从来不直接搬英文单词,都是音译,对这个词的深度再挖一两句作解释,或者给个语境,读者自己体会。如果他直接搬,那就是赤裸裸的“豪门炫富”。这样,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不便,好感度就下降了。这跟卖东西是一样的,端架子的老板顾客少,懂得接纳客人的店家,顾客向来门庭若市。中英文混用这样的庸俗路数,现在外企的清洁工阿姨都会用,所以没什么好骄傲的。当然,如果看文的都是博士院士,你直接搬英文,自然没什么。但现实是,这是个“老百姓”创作平台,不会英语的大有人在,根本不存在什么学术氛围。就是真正的大作家也不屑用这种方式“显尊”,举个反例,文坛内因此而声名狼藉的李傲吃老师。
文白错乱,又分语言表达错乱和时机错乱。
前者,文言文和白话交错杂用,导致出现明显的语义重复、主谓宾错乱等语法病句,比如看到的某篇文里,“如此很是甚好”,读起来感觉挺顺的,但明眼人一看就是病句。还有就是段句层面感不协调,跟人的穿戴是一样的,穿衣搭配混乱。
后者,明明是现代文,有的文里甚至有一些浓重的网络词,叙述时却要咬文嚼字,用上一堆文言词汇,凸显深奥。这个逼装得时机不对。一般写古风文时用文白夹杂的叙述方式,读起来会更有代入感,更雅致风韵。现代文用文白夹杂的方式,会有种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感觉。其实,在评论区,也不难发现“孔乙己”的存在,说话总喜欢带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有种酸儒气息。跟这种人文字交流,你会受不了,好好的“为什么”“难道不是”,他偏要说成“为何”“岂不是”。这种逼装的效果是相反的,别人不会因此觉得你高深而攀附你,反而很不屑地疏远你,觉得你有病。所以,得分清时宜,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怎么说话”要经过脑子,不能冲动任性。
还有个比较不要脸的装逼方式,在自己的文里提自己的成就。简单点,就是自夸。不管自夸的内容属实属虚,都是自夸。不管黑猫白猫,都是猫。道理相同。这种行为会让读者对作者的品性评价大打折扣,人都习惯于接受从别人嘴里得到的另一个人的评价。
简书的文很多都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明明身在温带阳光里,理解不了极地的肃杀冰寒,却偏要想象着自己在过着一种没有人能够理解的生活。微信简书群里有个兄弟看大伙在聊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当时有个文章征集活动,怦然心动11封情书什么的,然后他跟风也写了篇,情书内容全在说自己,还搬了一堆书名,显得自己有学问有涵养,我的感觉是严重的跑题——情书成了装逼的另一种方式。一般真正有学问有涵养的人是不会刻意去表现的。好吧,我也跑偏了。回到做作话题,他的情书里就搬了《人间失格》以及太宰治的思想,文主基调抑郁暗沉,很明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强说愁”是简书里很多创作者都有的通病。真正的愁不是春花秋月的小哀小伤,打发时间的撩拨情趣,而是一种能闻到血腥味,尝到泪涩味的隐形痛。所以,管这种模仿古代诗人词人的“伤春悲秋”叫,无病呻吟。古代诗人词人的伤感至少是以自身经历为根基起笔的。很多没经历过的东西,就不要去刻意模仿,因为无论你怎么模仿,最多是高仿的复制,达不到脱虚入实的境界。除非后来的某一天,你也经历了。
所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说来奇怪,这些情况我在天涯豆瓣知乎都很少碰到,到了简书,简直泛滥成灾。
鸡汤是简书的一大特色。站外的人一提到简书就说,简书的鸡汤廉价到硬塞给读者,要多少有多少,包你吃到吐。为什么鸡汤那么多呢?跟软件用户大众有关。简书的受众主要是高中生,大学生,刚毕业的一些青年,年龄范围大致在十五六岁到二十七八岁,当然,免不了个别极端年龄。鸡汤在学生时代是语文课的重头戏,老师教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因此我们学会了写各种鸡汤文,议论文式,叙事文式,散文式,连写景文文末也不忘带上某个由景物联想到的做人道理,升华主题。这是这个年龄段的特色。要摆脱只写鸡汤文,创作出更有深度的文,就要拓宽阅历了,多看有深度的书,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多思考。
简书的创作者认真写文的大概只有一半,最多了,说多了显得虚。大多都是为凑热闹,装逼,想被人崇拜而来的。殊不知,这样是在浪费你的时间、青春。为了名利而写文的,最后都得不到,为了写文而得名利的,那才是真正的出路。所以,那些人气高的烂文,都是经不起推敲考验的。有时间笼络人心给你的文点赞评论,不如多看看好的作品,提升文笔,拓宽思路,增长见识。
最近发现首页多了一些有水准的科普理论性文,再细看,基本都是知乎搬过来的,简书里学识渊博,思想有深度的,不敢说有没有,有也被其它网站编辑,杂志社给挖走了。我最初了解简书的途径,就是知乎。知乎很多大咖为了方便存字,都来了简书,好多软件发表文章都要审核,简书没有这个烦人的过程,也就是他们把自己的文拿来“翻炒”了。毕竟如果你在知乎是个有深度的透明,到简书一秒就成大咖了。
最后说三,由于前两个说的比较多,评赞小圈子化这个现象,上面有很多铺垫。一部分人都有自己的笔友圈或者社团之类的,也就是这部分人有了相对固定的读众,即只看“熟人”的文,就像QQ空间的访问者大多都是自己的熟人。可能会去看“陌生人”的文,但点赞评论就没那么积极了。文笔交流成了圈内的事,所以好文零评论是常见的现象。还有的人可能想法比较自私狭隘,觉得给陌生人评论点赞是在帮他们增长人气,所以只互评,不单向评论。
以上全是概念描述,说得比较刻薄,没有例子,理解起来可能会出现思维漏洞,有不同意见,还请说出不合理之处。
摘录一个知乎网友对简书的评价:文章太一般,就是钱钟书先生说的"把创作冲动当作创作才华"的年轻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