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我必须承认,从小到大我都会有一些自己所固守的观念,有一些是在很小的时候养成的,有一些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而其中的某些观念已经深入骨髓难以根除,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有些时候我也想过去改变一下自己,可是总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会这样?我为什么会无法战胜过去的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用一些观念彻底替换掉一些该去除掉的旧有观念。也许是一种幸运,在我为这样的问题烦恼着的时候,我阅读了《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仅从书名,就能使我花更多时间来思考这一问题。看来我是幸运的,在最需要改变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改变的机会,感谢这一切的因缘。
这本书从一个国人目前深受其害的case入手,我们到底要不要买房?
作者举得是巴菲特的例子,巴菲特在与苏珊结婚时并没有买房,而是拿着自己的存款去做投资,而且苏珊很支持巴菲特,而最终的结果是世界上多了一位投资大师,我们习惯称他为股神。
这对于我们破除买房才能结婚的怪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例。但我们在做选择时也要做好规划。
先来看下巴菲特的学习历程:
1941年,刚刚跨入11周岁,他便跃身股海,并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一年内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
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传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诀窍。
1951年,21周岁的巴菲特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2年,巴菲特和苏珊·汤普森结婚,他们双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学读书时,苏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罗伯塔是住同一间宿舍的舍友。当巴菲特顺路拜访她并向她求婚时,苏珊离开了就读的大学和他结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离巴菲特的家只有一个半街区的地方长大的。
虽然巴菲特没有进入哈佛,但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著名的投资学理论学家,投资对于巴菲特来说是很轻松的事,而对于我们并非如此,而我们在婚前不买房,那么用手里的钱怎么进行投资来获得更丰厚的收益呢?这个很难抉择,因为不是所有人的选择都是合理的,大部分人最终都会回到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之中,无法逃离。
我有一个相对立的例子,是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例子,这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做的生意是房地产投资,他选择这一行业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他的父亲就是做这一行的,1968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后,进入其父的房地产公司工作,并在1971年开始掌管公司运营,正式进军商界。随后他通过自己的超凡能力成为了“地产大王”,现如今又成为了美国总统。
是否买房,只是国人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钱没钱都想买房。买不买房本来不是什么问题?但在媒体、居心叵测的炒作团队不断重申买房的重要性后,整个民族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争着去买房,受其影响最大的一批人就是我们的父母、还有现在手里有了点闲钱的中层阶级人士,这已经不是学识的问题,而是金钱、物质至上阻碍了我们看清这一切的真实面目的能力。而我们的选择很容易被这大部分人带入泥潭之中,成为其中一员,而能“举世皆醉我独醒”的人真的很辛苦,面对社会的不理解,我能一笑了之,而父母的不理解很容易使我们伤心。
另外,成功学的例子都是删减版,为了励志而会删减掉一部分内容,不过有一点还是要把握住,就是作者的举例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作者是想让我们知道,人生并非只有一条选择道路,即便是股市也有多头、空头两大阵营,更何况是我们的人生之路。
作者之后将买房归结为我们缺少安全感,这在我看来是一种解释,但非全部,尤其是现如今的国人买房已经与安全感没有太大关系,有时看似是缺乏安全感,实则是被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以为没有房就没有安全感,这也是需要破掉的一堵思维的墙。
二、爱奴,你一个人也能过的很好
作者提到的爱有两种:一种是死死抓住,你紧张他也紧张;一种是轻轻拖住,你舒服他也舒服。
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对方,所以当你把你的快乐生活和安全感绑定在“男人”身上的时候,也就为你日后的疯狂埋下了隐患。快乐生活的安全感是你不能够失去的,于是男人也是你不能够失去的。
这个世界没了谁都能活的下去,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陷入了这种深深的恐惧。你坚信自己需要被认同;你坚信离开了另外一个人,你无法生活。这其实是一种恐惧。
那些打着爱的旗号的伤人者、自残者、伟大牺牲者,没有发现,那其实不是爱,而是恐惧。安全感狞笑着奴隶你,然后用你去毁掉你身边的人、毁掉你的生活。
只要你内心坚定,只要你先相信:这个世界没有谁都能活下去,而且活的很好,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外物是我们没办法完全掌控的,而我们又无比依赖这些东西。当我们把时间、金钱、精力全部投入在这些事情上时,我们不仅丧失了更多的成长机会,还放弃了自己的信心、安全感,最终成为所谓的“房奴”、“爱奴”。
这种心理的形成过程是什么样的,我并不清楚,在我看来,我们会这样并非完全出自我们有意识的选择,而是我们在无意识的前提下产生的,这种无意识的感受会陪伴我们一生,假若我们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话,假若我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会爱的如此卑微、如此心碎的时候,渐渐的我们就会觉察到这并不是我有意识的选择,而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假若让我有意识的去选择的话,我会选择更好的一种方式去对待,但我们往往会被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带着走,而无法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就像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从来不会去压抑自己的脾气,都是依从着生气来进行接下来的行为,假若我们在生气的时候立马意识到自己在生气,并且有意识的告诉自己我现在不能生气,我要和她好好谈的话,我们就不会被生气带着走了,感情也是这样,当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时,我们就已经具备了走出这个怪圈的能力。
三、有趣之人VS无趣之人
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现这两种人,他们对事物的表现简直相差千里。有趣之人往往精力充沛,对任何事都表现的很有干劲儿,我们也很喜欢和这种人相处,也正因为此我们更优待有趣之人。书中也说“生活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着极高的投入度,全力拥抱,生活也全力拥抱他。‘无趣之人’用‘没兴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绝,所以生活就躲开他。带着关爱而不是期待地投入生活,你会发现能力与乐趣接踵而来。”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一个经常需要自我激励的家伙,假若我不给自己一些动力的话,我对万事万物都不会有任何的兴趣。而这也是最痛苦的一点,无论做什么都像是一道命令,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去做,这最终的结果就是,我陷入了‘无趣’的陷阱之中,经常说着‘无聊’、‘没意思’之类的话语。这样久了之后,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消沉,甚至变得抑郁。我们都想要快乐,都不想有半点的痛苦,可我做的却是不断的增加自己的痛苦,使自己苦上加苦,甚至失去了感受到痛苦的能力,这样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遭。
读这本书后,写下一些读书笔记的妙处就在于我能进行二次思考,而这二次思考可以使我从书中找到更多的适合我的东西来,最终来改变我的一些行为,来达到更好的发现自己,成长自己。
在此我才意识到做‘有趣之人’的重要性,假若无趣的话真的是万两黄金、天仙般的美女、自己曾最想得到的东西也不会唤起自己的一个微笑。
这里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去挖掘能让自己变得“有趣”的事。也许多试一试就能找到,但盲目的寻找能否坚持到自己在热度褪去前就找到呢?无从知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别人的路我们走起来未必会觉得舒服。
书中也说“长久来说,只有那些不能被满足的兴趣,才是不会消退的兴趣。比如自由、智慧,或帮助更多身边的人,这个兴趣就是个只能永远的接近,而不能完全满足的兴趣。”这是个很好的提议,也是能让我们永远都是有趣之人的一个途径,虽然我还未想到自己的路。
四、心智模式里的墙
书中讲了心理测验,是关于“星座与人的性格‘内向’、‘外向’是否有着必然的关系”。
首先,在星座里,一般将星座中的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归类为‘外向’,将剩余的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双鱼座归类为‘内向’。
然后实验开始了,第一轮是从一所占星学院选取了20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的,结果与星座描述完全一致。而后,又进行了第二轮测试,第二轮的样本是1000名孩子,他们对占星学完全不懂,结论却和第一轮大相径庭,孩子们的性格和星座的描述没有任何关联。随后,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轮的样本是成人,这些成人对星座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测试结果也就不一样,很清楚星座对性格的影响的人,测试结果的吻合度就高,反之,测试结果就跟星座没有什么一致性。
经过三轮测试后,结论便不明而喻了。星座与性格的关系并不明显,而如果人们相信星座,就会按星座的描述去生活,最后真的成为那样性格的人。而这种“星座思维”就是我们思维中固有的“心智模式”,它对我们的影响极大,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头脑想法的映射;我们的种种行为也是在“心智模式”下做出的。所谓“拆掉思维里的墙”,就是拆掉头脑里僵固的、反进步、反成长的“心智模式”。
我们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里我们想看到的那一部分,而遮蔽掉其他的选择,好像她们从来不曾存在过。这是极其可怕的,这样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只能做出片面的判断,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永远都只能停留在那短浅的世界中,我们必须从中跳脱出来,即使这是极其困难的。比如,我们都觉得“有钱人都为富不仁”,就会去关注各种富豪、有钱人的负面消息,印证自己的看法,却忽略一些正面的报道。我们处理的方法也并不复杂只是不易实行,就是把那些旧有的牢笼打破,再来看问题,得到答案后,再将新的牢笼打破,再来看问题,直到没有可被打破的牢笼为止。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是幸运的、成功的、有能力的,然后不断通过事例印证这样的想法,那我们的世界真的就会变成这样,我们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可以说,我们就是自己人生的魔法师,在头脑中给自己搭建了一个魔法世界,然后在现实中让这个魔法实现。
五、如何利用“心智模式”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说:“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这也代表着,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打磨出一块更好的玻璃,升级我们看待世界、应对世界的方法。
我们总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打磨良好的心智模式。
有一个老掉牙的鸡汤文,说得是一个酒鬼老爸有两个双胞胎儿子,这俩儿子一个事业成功,另一个则穷困潦倒。记者分别采访她们,问他们为什么会过上今天这样的生活。两个人的回答一模一样:“没办法,谁让我摊上这样一个父亲呢!”
这个故事的寓意其实就是,心态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而好心态与坏心态背后,起作用的就是“心智模式”。
两个儿子的心智模式不一样,看到的世界不一样,背后的成就也就不一样。一个人认为,虽然我的父亲很差劲,但我想变得跟别人一样好、一样成功,而这件事取决于我,我要对自己负责。他自然就会朝着优秀、成功的方向去努力。而另一个人认为,我的命运已经被这个酒鬼老爸决定了,他是个废物,我也成不了人才,所以,我向老爸那样浑浑噩噩的活着是天经地义,我想努力也混不好。最终,他就只能活成穷困潦倒的样子。
我们的心智模式也是如此,一但被某一种所左右就很难再有其他的想法,就像在恋爱中,有的人爱的那么懦弱,就是从开始太依赖对方,并形成了习惯,久而久之,不再有其他的想法,一直被困在其中无法自拔。假若她能真的看清这一点并去寻求改变的话,她肯定有走出来的机会,所谓事在人为,只要方向选对了,而后就只剩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就好了。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自己形成一个“优秀者的心理模式”呢?以下几招与你分享:
首先,任何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要看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比如说,一个人打拼的早期,收入是可以作为幸福感的来源的,为了更幸福也会成为刺激一个人努力工作、挣钱的动力;但是,当你的收入超过某个临界点之后,就必须转换心智模式,把自己的幸福感转换到别的事情上,比如家庭、朋友、健康等。也可以给增加财富找到另外的价值,比如对合作伙伴的责任等。
其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从一开始跑道就选错了,不管你走多远,都不会通往目标的罗马。就好像你从天安门出发,朝着正西方一直走,想要走到颐和园,就是绕地球一圈,也做不到。
再次,我们不仅要选对跑道,选择一个长期目标,还要记得在手边放一块橡皮,随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就拿微信来说,放在前5年,谁会想到有这么多人因为在微信上写文章月入十万?5年后,优惠出现什么工作、行业,是我们现在想都想不到的呢?
选准目标,挑选合适的打法,并且根据实际状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打法。这就是一套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心智模式。
六、如何重新定义成功
首先,坚持一定会成功是不准确的。有些人在原本的行业一直坚持很可能在这个行业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他们都中途改变了自己的方向,却在另一个方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释迦摩尼佛,鲁迅,李开复。
很多时候,坚持并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有时,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修好一辆汽车,我们会坚持只用扳手,不用螺丝刀吗?
努力虽然是成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却不是成功的必然。
所谓的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所以,真正的成功并不是成为极少数的那一撮(cuo)人,而是始终走在路上。如果成功是越走越近,那么我们现在就很成功。
七、如何找到“对”的工作
方法一:如何避免“后悔”和“错过”
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打破“后悔”“错过”模式的最好方法是,在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不做出选择、先观察的空间。
如果还年轻,还没定下明确的工作方向,不妨凭自己的好奇心多尝试、体验一些工作,了解这些工作。慢慢地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到乐趣的几个,最后再专注的投资于其中一个。
很多人再真正进入一个行业前,很容易看到光鲜的表象。却忽视了诸如:收入不稳定、工作压力大等问题。所以,只有亲身体验过,了解一份工作的好处与缺点后,你还愿意投身其中,才能说你真的喜欢这份工作。
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着急选择的后悔模式和总在等待的错过模式,都会让我们在未来对自己当下的决策感到后悔。
方法二:用未来价值来衡量现在的选择
如果我们同通过尝试,发现了几个自己都很有兴趣的工作领域,但不清楚自己到底选择哪一个合适;活着已经有一个很明确的工作方向,在几家公司间摇摆不定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先来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无论选择哪个,你为什么选择它?二,你是根据什么来排除另外几个选项的?
一件事情的价值,不取决于我们现在的价值判断,而取决于在未来情况中的价值,就叫未来价值。所以,我们在做一些选择时,不能依从当下的环境和条件来判断,而是要考虑它的未来价值是什么、值多少。
我们常常因为害怕失去既有,或是过于贪心急于拥有更多的,而令自己的思维陷入了僵化状态,因为一些眼前的得失而没有看到长远的价值。这个一叶障目的东西,可能是感情、可能是专业,还可能是安稳、妥当。总之,任何选择与挑战,永远不要从过去和当下的角度看待,一定要从未来的价值出发,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
而任何选择,它的保质期都不会是“永远”。我们仍然需要面对现实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选择。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工作一直是“对”的,是自己能保持长久的兴趣,并收获价值感、成就感。
八、如何摆脱“受害者模式”
受害者模式五大原则:
1.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2.安心做坏事(认为自己做的事不是坏事)
3.让我们一起分享“凄惨读书会”(每个人都在其他受害者的故事里找到廉价的快乐)
4.用受害来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
5.自我伤害,绑架他人(伤害自己来使他人伤心)
这种受害者的心智模式,等同于把自己对生命的掌控权交给了别人。自己快不快乐、成不成功,完全取决于别人。对生命屈服有很多种,最可怕的是那种喜欢被奴役。
我们如何避免自己,有意或无意的陷入这种“受害者模式”中去呢?
1.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适应它
2.找到一个我们能够忍受不公平的方式,或者是能够忍受的程度,然后快乐的待下去。
很多人说社会像一棵大树,我们都是树上的猴子,笑脸朝上,屁股朝下。如果网上看,看到的都是屁股;往下看,则是一张张笑脸。所以,很多人拼了命都想要爬到顶端,希望自己看到的除了蓝天就是笑脸。可是,当你爬到这棵树的顶端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更高的树,上面有更多的猴子用屁股对着你。我们永远找不到一个始终保持公平的地方,我们需要学会的是一种对不公平的免疫力。
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或者是不公平当成自己“受害”的借口与伪装,去换取容忍、同情、帮助重要得多。
九、如何处理父母的掌控欲
你必须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真正幸福起来。当你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幸福,父母也会慢慢接受,变得快乐起来。
让父母停止质疑我们的最好方式是,尽快开始你的行动,然后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
不要抱怨父母亲暂时的不理解,也要尊重父母,跟他们做最大限度的沟通。同时,当父母建议你“我们说的是对的,将来你会懂”的时候,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因为,没有人能永远生活在安全、稳定之中,不犯任何错误。
我们自己就像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父母和你都是董事会的成员,父母有发言、提建议的权利,你也有义务认真倾听、考虑。但是,在你人生的董事会上,你永远是最大的股东,掌握着决定性的权利。
十、如何有效行动
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等待生命就是在等待死亡。所以,与其纠结、拖延,不如立刻行动。
当我们面对繁重的工作而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我们往往会烦恼,而烦恼不会为我们带来任何收益,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生命。
花时间去烦恼,我们付出的是等待成本;花时间去尝试,我们付出的是穿越成本。
当我们陷入这种心智模式时,越等待,越没时间和信心;越没有时间和信息,就越不敢付出实践。
我们用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的方法,再去分析一个生活里常见的问题,就是到底要不要向一个人告白。
不敢告白呢,等待时付出的成本有:焦虑、着急,既想打破现在的关系,又怕说出来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而这种纠结、焦虑感会反过来影响两个人的相处,变得别别扭扭,甚至双方的感情因此降温;而且,如果对方本来对你有好感,看到你这种冷淡、别扭的态度,以为自己没有机会,就主动放弃了。
而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付出的穿越成本有:一旦说出去,内心的纠结、不安就自动消失了;而且告白有可能成功;如果没成功,对方没有答应,你还可以继续告白、不停追求对方。
穿越在短期内也许会很痛苦,但是等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战胜拖拉》的作者尼尔·菲奥里在书中写到:“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十一、开始爱好者陷阱
一咬牙给自己指定了一个长期的目标,然后享受几天制定目标带来的幻觉,好像自己有所改变、进步,然后过着和前一天没有任何变化的生活。
我们买书,可能并没有真正看完,甚至连几页都没看过,但是却有种幻觉:自己已经拥有了其中的知识。
把开始当成结果,提前享受好结果的幻觉,这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心智模式,古典将这种心智模式称为“开始爱好者”
“开始爱好者”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制定计划。计划越长远越好,课程费越贵越好,因为这代表着一个良好的开始。而“开始爱好者”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落实计划,因为落实计划的难度超出制定计划太多了。所以,他们往往用制定另一个计划代替落实行动。看似好像很有行动力,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做任何有效的事情。
如何避免这种自得其乐却没有任何失效的行动呢?
在这里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去参加他的培训工作坊的学生,会接到一个奇怪的规定,就是在上完工作坊的7天之内不要做任何重大的决定。很多学生不理解,偷偷做出了重大决定,但在3个月后都后悔不已。因为,在刚刚上完工作坊,情绪非常高昂、激动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很难坚持下去。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让自己能够坚持长期行动,那一定要让自己等一等,等两次、三次,当激情被消耗后,你还有非常强烈的一员想要做一件事情时,你的行动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去购买一个未来,那就是一个开始的价值。
十二、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成功其实时我们在社会群体里玩的一种游戏,成功的标准由社会评定,这个标准单一粗暴。所以成功不可能是大部分的出路,它不是符合大部分人的一种社会标准,能够满足成功标准的永远是小众的一撮人。所以,如果为了成功,放弃自己的幸福感,放弃掉真实的成长,那样的成功又有什么价值呢?
什么是真正的成长?那是来自于自己的尺度、标准。我们自己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并且在内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就好像一颗树籽,无需教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挺拔的大树。
成功的游戏永远是排他的,一个乐团永远只有一个主提琴手,但是不同的乐器却可以一起演奏同一首曲子。一个班级里永远只有一个第一名,但是却可以由许多人考上清华、北大。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同时我们也拥有成长为这个样子的所有资源。
不管你给自己制定的标准是什么样子,这个标准究竟来自社会的评价还是你自己的期望,都要停下来向自己发问:我到底想成长为什么样子?
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1.生命是个三脚架
我们的生活由三个支架组成:自我、家庭与团体和职业。这样的支架支撑着我们的灵魂,它在记录我们的生命。
聪明人会让职业和家庭平衡,不互相冲突,也各有各的位置。
生命是个三脚架,永远不要让自己断掉两条腿。
2.莫当漏斗人
漏斗人:他们外壁很大,但是底部确实空的。他们承担的东西越来越多,却从没有收获到内心的快乐。
如果你是漏斗人,想让身边的人快乐,快让自己快乐起来吧。
3.在这三个时间段内减少工作
(1)结婚前两年
婚后,两个人需要用时间去理清楚婚姻与恋爱的区别,明白彼此的关系、家庭脉络。
(2)孩子0-3,14-18岁
0-3岁是基本性格养成阶段,母亲参与
14-18岁是世界观养成阶段,父亲参与
(3)父母80岁以后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拆掉思维里的墙》第一章 缺乏安全感 内容:缺乏安全感的背后是恐惧,突破点是建立自信 行动:1、在安全的环境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