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是我这个从未出国门的大陆人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国际大都市中较熟悉的一座城市。对它的向往也因儿子的留学变得愈加急切和浓烈。
来到多伦多北约克的第二天的早上5点多我就想出门转转了:一是睡不着了,二是想赶早。这是中国习惯,因为在国内无论哪个角落,都是“没有最早,只有更早” 。是呀,第一天早迷路的惊恐还未散去,今天能出去吗?“不走岔道,直顺公路走,来了不就是看看的吗?”这样想着,犹豫了半天,挨到了7点多钟,我还是出了门。
太阳光比昨早猛烈多了。我选择了背着太阳光的方向走着。这回我打开了“悦跑圈”后,就把手机放进了腰包里。一边走一边认真地记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当然还是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可那都是老老实实站在原地拍的。
第一印象:车比人多。
前天从机场回到“家”时,我 的第一感觉就是“车比人多”。都早上7点多了,马路上空无一人。偶尔遇见一个人,彼此都好像说“你咋这么早出来了呢?”也有主动跟你打招呼的,这大多是白种人。此刻车也不多,驶过一辆要过几十秒才驶来一辆。但比人还是多得多。有时在红绿灯路口还一辆接着一辆地排起队来。奇怪的是,排队的车子间最少隔着五六米远,没几辆车,也把队伍排的老长老长的。这要是在国内等红绿灯,那车会跟着紧紧的,人要从车缝里挤过去都不行。
别看马路上的车开起来“嗖嗖”的,但这里的司机们好像真不赶时间,一点都不着急。我后来才知道,来到红绿灯路口看灯行驶,但没有设置红绿灯的路口,就会有个“stop”的路牌,见到它,车都必须停一下,司机要在完成了头“左右左”来回摆的动作之后才能把车开走。所以你总能见着车开的好好的,也不见人也不见车,车突然就停了下来。
第三印象:车让人。
我走着走着,离路口还有五六米远,从我的左手方向驶过来一辆货车,我看见它便站住了,可它却在离路口还有上十米远的地方也停了下来。我傻眼了。只见驾驶室里的三个人就有两个人向我摆手示意让我先过,我也只好非常歉意地小跑着穿过了马路。我心想,是不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人都会变的谦逊和高尚起来。
第四印象:屋小院大
豪宅和公寓就不说了,就像住宅小区里和马路边的高楼都有屋小院大的特点。那些几十层的高楼,它的四周也有许多的空地,大树草地绿意盎然,花卉色彩缤纷,给人闹中取静之感。至于独栋的小楼,目测一下,大多数的小楼都只占院子的三分之一的面积,三分之二都是院子。院里有凉亭间,有烧烤炉,或是竖着篮球架,再不就是撑起的太阳伞。当然更多的是花花草草。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屋小院大吧。
第五印象:低调的奢华
这里高楼不多,但有的那么几座大厦会让你仰断脖子,刺瞎眼睛。这里更多的是低矮的两层甚至一层小楼(当然它们都有地下室),可屋前屋后的院子,让像我这样不愿去农村的人垂涎三尺。各具特色的院子布局体现了人改造自然的意愿,也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马路不宽,多数还是两车道,还有些高低不平,可上面跑的全是好车和豪车。像是在顶级的汽车博览会的展厅里。
这里的电线杆是木头的,上面的路牌只有两个巴掌大的铁皮,但灯可是彻夜通明,五彩缤纷。还有公车站,远远看去就像个火柴盒,我禁不住走进去试试,像我这样的个头最多只能容下六七个人。天啦,要是老外站进来,三个人就塞满了。这公交站别看它小,可它的材质是全透明的钢化玻璃,阳光下闪闪发光。即便于司机看见候车的乘客,又节约了资源。也是在这里本来就不多人的地方,坐公交车的人比起开车的人,那是少之又少。正好公交车进站了,哇,一辆豪华大巴上也只有两三个人。
第六印象:老人干活孩子玩
从登上加航的飞机,就会有个疑问:空姐哪去了?因为飞机上除了空嫂,就是空叔、空老太婆、空老头子了。再一看:商场里的收银员,也是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居多。开垃圾车的也是大爷,就连请到家里来的维修工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可清晨傍晚在绿道上跑步骑车的,球场里打各类球的带着孩子玩全都是十几二十岁年轻人。而那些估计上了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要么步履蹒跚地出来遛狗,要么就是独自坐坐院子晒太阳。我想这也对。年轻人都还在学文化,练身体,去旅游。还有三四十岁的人多数是看管孩子。也是,年轻人好玩好动,还要谈恋爱。等到他们玩厌了定性了,结婚生子了,就得抚养孩子,等到把孩子成人了,便开始赚钱养老。这样算下来人正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而那些真正老得不能动弹的人,也就只能呆在家里,安度晚年了。
这就是多伦多北约克这座城市给我这个只是来三天的异乡人留下的一些印象。要想深入了解多伦多这座闻名遐迩的城市,恐怕还是得要有些时间的。不急,时间,我有得是。
一一2016、6、26于多伦多北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