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和梵高奶奶
前不久梵高奶奶去世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这位享年83岁的老奶奶,为了让身在广州这种大都市的孙女更多地了解老家农村,于是在自己70岁时开始拿起孙女的画笔,把农村田间地头的各种事物以真实朴拙的方式一一呈现出来。
而其中一幅《向日葵》更是因和梵高的名作《向日葵》具有同样的神韵而被广大网友亲切的称为“梵高奶奶”。
其实我个人认为梵高奶奶更像是中国版的“摩西奶奶”。
这位来自于美国纽约州的摩西奶奶,年轻时就有一个绘画的梦想,但因繁重的农场工作,琐碎的家庭事务以及家人朋友的不支持导致她将这个梦想一直延迟到了77岁。
虽然她们画画的初衷不同,但她们都通过作品表现了质朴,原始的乡村生活,更重要的是即使芳华不在,她们依然通过绘画来表达对生命,生活的无限热爱,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但是不管是梵高奶奶还是美国的摩西奶奶,她们都不是今天文章的主题,今天我想写写梵高,对于很多不了解梵高以及作品或者西方美术史的人来说,初看他的那副《向日葵》难免心生“不过如此”的想法。
那么今天就借这个机会讲讲梵高以及他的名作《向日葵》背后的故事。
梵高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7年,他出生于荷兰,家境还很不错的,几个叔叔都是当时最大画廊的大股东。他从10岁时候便开始画画,并在绘画上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但与当时表现宫廷贵族生活的主流作品不同的是,梵高的画作中大多是特别朴素的生活人物,例如穿着棉袄住着拐杖的老妇人等,因此他的画作不受大众的欢迎,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体现出了梵高与众不同的追求。
那么梵高为什么要画向日葵呢?
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这幅名作《向日葵》,它的全称叫做《十五朵向日葵》,它其实是梵高向日葵系列作品中的一幅,梵高原本计划要画12 幅向日葵,但结果只完成了11幅,又因为其中这一幅《十五朵向日葵》的知名度比较高,因此人们也就以向日葵来称呼。
在黄色背景的映衬下,在一张棕色的桌子上,一个深黄色的陶土瓶子里,插着15朵形态各异的黄色向日葵。
所以黄色成为了这幅画的主色,也成为了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但实际上,纵观整个西方美术史,很少有人会用大面积的黄色,因为黄色太过于刺眼,夺目,然而梵高笔下的黄色向日葵更多的是给人一种温暖。
任何的绘画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呈现,更多的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梵高的向日葵实际上表达了热情似火,狂热的情感,而这个情感是表达给他为数不多的挚友---高更。
1888年,向往法国南部明媚阳光的梵高终于如愿的来到这里。
在阿尔小镇,他有一个梦想,希望巴黎所有的画家们都聚集在这里,一起创作,一起谈论绘画的手法。
他甚至连他们未来一起工作的画室的名字都想好了,叫做“南法的画室”。但是这个想法并没有成为现实,因为真正来到法国,帮助梵高实现梦想的人只有高更自己。
但即使这样,梵高依然十分高兴,激动,亢奋,他期待着朋友的到来。
这种心情我们可以从梵高的另一幅作品《阿尔的寝室》可见一斑,这幅画画于高更来到法国之前,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房间的大小十分模糊,床的位置和尺寸也不要明确,
总之,这幅画中的东西虽然都被描绘得清清楚楚,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它在另一面传达了作者激动,亢奋的心情,其实这也是梵高的性格特点。
来到法国的高更和梵高度过了十分融洽的2个月。但是性格上的不可妥协,以及在绘画手法的不可让步,让两人在艺术,生活上不断地发生争吵,
在这期间就发生了可怕的“割耳事件”
精神高度紧张的梵高,原本是拿着剃刀去找高更,但被高更严厉的目光给威慑住,结果自己垂头丧气的走回了自己家中,由于受到耳鸣的影响,便用手中的剃刀把自己一边的耳朵割了下来,包好,交给了住得离自己不远的情人,等他自己再次回到家中时,因失血过多,便不省人事了。等他再次醒来,他已经被人送到医院了。
这便是梵高以及梵高作品背后的故事。
今天的文章类似于是人物的纪实,但是我更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一个思想: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我们都不能通过某一件事情,某一件作品片面的去评价,都要放到时间的长河中去理解他,这样对我们看待事物会更开放,更包容,更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