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多年的丁磊又重新成为了媒体关注的中心。原因很简单,就是网易最近的业绩表现非常耀眼,前几天,网易刚刚公布了它2016财年的财报:全年的净收入是381.79亿,比2015年同比增长了67.4%;净利润是116.05亿元,同比增长72.3%。
由于这个业绩大大超出了分析师的估计,所以网易的股价暴涨了14.23%,市值已经逼近400亿美金。400亿美金是个什么概念呢?目前阿里和腾讯的市值都已经超过了2400亿美金,百度的市值大约是600多亿美金,网易紧随其后。中国的互联网界还有一个“三小虎”——奇虎360、小米和京东,这三家公司的利润加总起来还没有网易的利润大。
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网易是一家有点“过时”的公司,因为它曾经非常风光,是当年互联网三家之一。当年互联网界有一个“三国演义”,那就是新浪、网易和搜狐组成的旧三国,如今新浪和搜狐的状况大家也都看到了,于是大家就会觉得那个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多少年前,中国的互联网进入了BAT 时代,所以在很多人眼里,网易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公司,但今天网易出现的这个业绩,着实让大家吓了一跳。
其实这个业绩对于一个长期跟踪网易的观察者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出乎意料的业绩:十多年前,老三国演义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状况,新浪和搜狐的市值大致相当,也就是25亿到30亿美元的样子,然后这两家的市值加起来相当于网易的市值,网易在旧三家里的业绩是最好的,后来随着BAT占据了中国互联网的风光,大家就不太注意这三家互联网公司了。
1
我记得大概是七八年前,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在广州一个酒店的大堂里碰到了丁磊,于是我们几个人都说,你为什么老不露面,你们网易是不是现在遇到什么麻烦了?他说,我能有什么麻烦,我的净利润是25亿元,你能说我有问题吗?——净利润25亿元,这对很多公司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由于网易一贯的低调,使得大家对这一家其实非常赚钱的公司不那么在意。
丁磊是那种典型的闷声发大财的人,而且在我见过的这些所有中国大富豪当中,他是最不像富豪的人。他经常是穿优衣库的衣服,经常开着很破的车,这对丁磊来说是常态。
以前他在广州呆得比较多,后来在杭州呆得比较多,我曾经在杭州有三次在酒店里、酒吧里碰到过他,由于他不爱露面,所以就很方便出现在各种场合,而且也没人认出他来,他也不怕别人认出来——对于一个曾经是中国首富的人,能够自由出入各种酒店、酒吧,其实很不容易。
我记得有一个段子,是真事儿。丁磊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他有一个同学一毕业就出国了,出国了以后在美国小有成就,后来回国就来拜访过去的老同学,于是丁磊就请他吃饭,丁磊开的是一个二手本田车,在广州一个很平常的、比大排档稍微高级一点的餐厅里请他的这位朋友吃饭——他也不是抠,而是他平时就是在那种地方吃饭。
丁磊那同学根本想不到丁磊现在在商业上能有这么大的成功,吃饭的时候他们俩就聊起来说,其实不出国也不错,现在有些人在国内创业,做得也很不错。丁磊那个同学说,我听说有一个人跟你同名,叫丁磊,据说是中国的首富,岁数也不大,丁磊说,我好像也听说过。
丁磊就是这么一个低调的人,所以有人说网易是最不焦虑的互联网公司,它从来也不在风口浪尖上,钱也从来没少赚,也没有媒体去质疑它的商业模式、质疑它的战略、质疑它的盈利状况等等,它就在聚光灯之外安静、滋润的活着,就是这么一个公司。
杭州这个城市很神奇,我说这个城市是一城三首富,现在的首富是马云,以前丁磊做过首富,还有一个人也做过首富——宗庆后,那是典型的传统行业。但很多人都想不起来丁磊其实曾经也做过首富,他也最不愿意去彰显自己的这一面,从他平常生活当中各种的做派,以及他跟媒体的距离,还包括他对自己的定位,都能看出来他始终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人,这一点真的很难,他一点都不是做作。
我记得有一次在广州的一个酒吧里头,他兴高采烈在说一件什么事情,当时说的时候声音特别大,周围的人都回过头来在看他,他一下子把声音压低了,我说,你小心点,小心被人认出来。他说,没人会认出来我的。
在我看来,他真的是互联网界最幸福的人,很多大咖,不管表面上有多风光,其实都是在焦虑当中的。他可能也会有他自己的焦虑,比如说,他好像到现在还没结婚,就是富到结不起婚的那种地步,这说明他至少还有这方面的焦虑,但他从来不说什么大话,从来不站在高处,所以也就没有站在高处的风险和烦恼。
2
今天大家都在关注90后,有的人说90后很厉害,有的人说90后简直是一塌糊涂,其实每一个年代,年轻人都会遭到年长的人的质疑,都会被挑剔,同时这些年轻人当中也不乏有脱颖而出的。
今天最大的90后已经27岁了。丁磊创业的时候是26岁,他是1971年出生的,在1997年时创立的网易,三年以后在纳斯达克上市,32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中国的首富。
我们今天把90后看作是孩子,看做是一个可以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对象的时候,我就想起我们当年那些互联网的创业者们,丁磊是他们当中年轻的,但不是最年轻的,马化腾更年轻,年龄最大的应该是马云。
马云1964年出生,他在1992年开始创业,当时28岁,1999年创立阿里的时候,他35岁,他是属于年龄最大的。新浪的创始人王志东是1968年出生的,他在当时创立新浪的时候,也只有29岁,而当我们说到丁磊,自然的就会想到一个人——马云,他们两个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浙江人,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杭州,且都成为了中国的首富。但是这两个人又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说,马云始终是处在聚光灯下的人,不仅是商界的教父,而且几乎成了所有行业的教父,马云被塑造成了神一般的存在;相反,丁磊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形象,号称自己是农民企业家,但他可不是农民,他是典型的科班出身,自己本身就是程序员,而且他还是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公司头号的产品经理,这一点是跟马云非常不一样的。
马云几乎成了互联网的代言人,但是马云自己却完全不懂技术,一行代码都不会写。当然论起今天的身价、成就,他和马云的差距还真不小,但今天丁磊有很多让马云羡慕的地方,由于他的保守、任性和习惯性的慢热,使得他失去了很多多余的动作和烦恼,我不知道丁磊这种不爱出风头的性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这也许可能跟他的创业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当年他那么年轻就创业成功,在美国上市以后,公司以及包括他个人曾经遭遇过一场重创,可能是经验不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的财务报表上出现了明显的瑕疵,甚至不能叫瑕疵,我记得那一阵媒体在盛传网易可能会被强行退市,甚至丁磊有可能因为财务上的问题而坐牢。我记得,当年媒体上有一个标题用的是丁磊的原话:“我不会坐牢”。
可能这次经历对他有很大的触动,导致他后来特别不爱出风头,后来网易的发展相当平稳,业绩越来越不引人注目。当然,丁磊的低调也不完全是因为这一场挫折,这一场有惊无险的经历。这很可能跟他个人从小的经历有关,在他的言谈举止当中你看不到那种刻意,他的那种随意甚至到了散漫的程度,对于他难得偶尔会出现在一些很正式的场合的时候,别人都会觉得他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他那种过于随意的着装和神态,在正式的场合很不搭调,他对于各种风头、名誉都很淡定,我们模仿不来,也就是说,他很淡然,但这种淡然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而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淡然,他对于风头、对于大趋势和对于热点,有一种骨子里的冷漠甚至是排斥。
我记得有一次在杭州的酒吧里碰到他,那时正好是互联网金融刚刚起来的时候,我说你怎么不去做互联网金融,他觉得我问的问题很无聊,他说,什么互联网金融,放高利贷谁不会啊,我为什么要做那些东西?
有一次我跟几个朋友在杭州的香格里拉酒店的大堂里在聊天,我们在聊一个在今天看来有点无聊的话题:商业模式,很认真的在聊这个话题。没想到丁磊就在旁边,说,你们在聊什么?我说,我们在聊商业模式。他当时的那种语气是一种斩钉截铁式的语气,说,商业模式都是骗人的,都是做不好产品才去讲商业模式的,我就从来不讲商业模式。
正因为他对于各种热点、风头、趋势以及时尚的漠视,使得网易完美的错过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微博,比如说SNS ,以及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的很多的热点和时尚,网易都好像错过了,但也正因为他总是错过了这些东西,所以在很多人眼里,网易如同不存在,但有意思的是,这么一个看上去错过了很多风口的企业,今天还活得这么硬朗,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3
应该说,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这几天我在想,答案可能跟网易的这个“易”字有关。当时也不知道丁磊为什么要取这么一个名字——“网易”,这是一个典型的“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名字。
往深处想,“易”这个字在汉语里是一个了不得的字。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经典,但是各种各样的经典当中,最根本的经典是一个叫《易经》的东西,《易经》被认为是群经之首,一切后来的经典,不管是论语还是道德经,都可以在《易经》里都找到渊源。
“易”这个字是一个既深奥又平淡的一个字,“易”字本身就包含着平淡、平易的意思。按照传统易学的观点,《易经》的“易”有三个含义:
第一层含义:“变易”;
据说《易经》之所以叫《易经》,是跟蜥蜴有关,我们知道有一种蜥蜴叫变色龙,它没有固定的颜色,它的颜色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所以它总是处在变化当中,这是“易”字的第一个含义。
第二层含义:“简易”;
“易”字上面是个日,下面是个月,天地间万物无非日月和阴阳,大道至简,天地万物中总离不开一阴一阳,所以它包含“简易”的意思。
第三层含义:“不易”。
就是不变化,不管万事万物怎么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易”。
如果用“易”的三层含义来看网易的话,我发现网易的的确确是具有这三重特点的公司,它就是一个很平易且不显眼的公司。
据说丁磊当年之所以把自己的网站取名为“网易”,就是要让上网的人觉得上网很容易,所以“网易”本身就包含着容易的意思,而他在经营这家公司的时候,力图让这个网站显得很普通,他对自己公司的定义是内容和产品的提供商。
互联网最爱讲的就是流量,百度和阿里讲的都是流量,而他把网易始终定义为内容和产品的提供商。当我们说到网易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它有多么大的流量,而是它一个个的产品,比如说网易邮箱、网易云音乐,当然还有一款一款的游戏产品,甚至还有一个我经常使用的产品——网易公开课,它都是这么一个个的产品。
丁磊说网易看起来很慢,但是做出来的东西都是精品。我相信很多网易的用户都会承认这一点,我们可能使用过很多很多的邮箱,但是今天还仍然在用的而且用户量最大的邮箱就是网易邮箱,它是一款很可靠的很经久耐用的产品,你一旦用他,你就不大可能弃用它。
最近我之所以注意到网易云音乐,是因为很多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些音频和音乐的产品,于是我就被迫的去下载网易云音乐。一旦开始使用它,我就觉得那确实是一款靠谱的产品。一些网络音乐的深度用户,他们特别注重音乐的品质和体验,所以都在使用网易云音乐。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太爱发言,不太爱出风头,原因不是他们无话可说,没有问题可问,其实只不过他关心的问题其实很少也很根本,在大家都在奋勇争先都得抢着发言的时候,他一直在问那些特别基本的老问题,所以他就没有那么多新话可说。
丁磊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始终是在关心他的生意,他始终关心的都是一些特别简单的两件事情:
第一,你做的产品好不好?
第二,你做的产品赚不赚钱?
由于他关心的就是这两个问题,所以那些听起来很时髦的东西都被他自动过滤掉了,比如说他不喜欢谈论商业模式,原因就是他认为产品是决定一切的,只要是好产品就自然会有商业模式,也许它很简单,但是你离不开它,它本身就是一个商业模式。
比如他对互联网金融很不屑,原因就是他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做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一个新的事儿,不过是因为互联网比较宽松的监管环境,使得一些人通过互联网在做一些他们过去想干而不能干的事情罢了,表面上看好像是新的,细看其实是旧的,而这件旧的事情,在他看来并没有创造新的价值,所以他不去做。
当然很多人也许会不同意他的这种观点,但我们从丁磊的这种态度当中能够感受到一点,就是他始终关心的是那种不变的事情,因为太重要了,所以不可能是新的事情。不变的事情就是如何做出一个靠谱的,别人爱用的产品。
这听起来很土,土的有点像农民的见解,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把自己定义为“农民企业家”,但这种听起来很土很守旧的东西,恰恰就是商业的本质,今天很多人又开始讲回归商业的本质,但对丁磊来说,是不需要回归的,因为他一直就在那个地方,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就是“易”——既是变化的、又是不变的东西。
易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简易”,这既是产品层面的也是战略层面的:
产品层面上:一个产品要做到简易,其实是很难的,苹果公司遵循的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其实就是“简易”——就是让一个产品做到简单,甚至做到傻瓜也会用。其实要做到简易恰恰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只有精于心,才能简于行”,把困难复杂的事情留给自己,给用户呈现的恰恰是一个简单的、容易操作的界面。
战略层面上要做到简易,那就要删繁就简,尽可能让自己的产品屈指可数,可以说网易这种做门户、做邮箱、做游戏以及今天在做的电商,都是在不断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一个很善变的公司,它看上去慢热、看上去很守旧、甚至看上去抱残守缺,但其实是在不断变化。保守不难,善变也不难,但要做到既保守又善变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网易做到了。
关于网易我们们说了这么多,其实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一点,或者说就是一个字——“易”,以前我们讲了一个概念,叫VUCA: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复杂性 (complexity) ;模糊性 (ambiguity)。互联网这个行业是典型的这四种特性的一个行业,在这么一个充满着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行业里头,能够做到“易”其实是一件很不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