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3年去北京读研究生开始,每年回家和爸妈相处的时间都很少。2016年来德国读博士,离家更远,作为独生女,总是在和爸妈之间有很多观念冲突所以不想回去和心疼爸妈想我想回去看看他们之间挣扎。去年是从小到大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爸妈一直念叨一直遗憾,今年正好时间合适,就带了我的德国男友一起回家过年。
我的家乡是中国南方长江沿岸的一个十八线小城市,距离省城W市和机场都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决定要回家,下决心和买机票的那一刻的激动,喜悦和期待是真,而随着回家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内心的焦虑和担忧也是真。当初来德国,我并没有感受到非常强烈的文化冲击。这里的生活习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学校的运作自是与国内很不一样,但是在价值观方面,德国很普遍的对个人隐私和个人选择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对个人价值多元化的肯定,都是我一直以来就很认同的地方。反之在更趋向保守的家乡,我已经预感到了将要向我袭来的文化冲击。
归途·“典型的中国的”
这种冲击比想象中来得更早。我们订了国航飞北京转机的机票,飞机上有一大半都是中国人,飞行的九个多小时里熊孩子的哭闹和叫喊声不绝于耳,熊孩子爸妈也并不比小孩子更轻言细语,哪怕是在机舱熄灯、多数人都睡了的时候,一家人的沟通也是正常音量,全然有一种飞机上是他们家客厅的感觉。在德国,虽然我也在地铁上火车上遇到过吵闹的孩子,但是遇到的几率小很多。自己不光是已经习惯了相对安静的车厢和其他公共空间,也是喜欢这种安静和在公共场合对他人的尊重。
在机场等转机的时候男朋友说,才下飞机不到一个小时,已经看到了三个他觉得很典型的中国的东西。男友之前在中国交换过一年,又做了半年实习,中文很棒。在这一年半里,也走了中国的很多地方。我问他是哪三个,因为我虽然也感受到了很强烈的不适应,却不会直接想到“我觉得什么是典型的中国的东西”。他说,一是在卫生间有人抽烟,二是开着外放看视频,三是机场广播里每隔几分钟就播放一段其实没什么意义的东西。顿了一会他又说,开着外放看视频这个也不能说是很典型的中国的东西,别的地方别的人也有,“我只是在中国感受特别强烈”。在国内,有些咖啡厅和餐馆也允许客人抽烟,一进门就是一片云雾缭绕。我很反感这样的环境,周围的同学一般都会解释,就是这样这里都是这样,将就一下就好。在德国,我在室外也经常遇到抽烟的人,但是只要是室内就都能避开烟味。
经男友一说,我这才注意到机场广播,机场里正在循环播放行李托运的规则,有哪些物品不能带上飞机。是啊,这该是来坐飞机的人之前都知道的东西,如果不知道,有些时候等到了机场就也已经来不及了。这让我想到之前有外国友人跟我抱怨过在北京地铁里的广播太吵,播放的也都是些“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比如小心站台的空隙,比如乘坐电梯的时候要照顾好小孩,要扶稳,比如请给身边的老人让个座。有的时候我也觉得有点吵,但是像上次跟别的朋友解释一样,我跟男友说,有可能有些人是第一次坐飞机,又并不知道坐飞机托运的规则,可能他们本来是社会比较底层的人,而且机场客流量这么大,可能每隔几分钟就会有这样的人进来,机场这样播报可能是为了他们。男友点点头,觉得也有道理。我们也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只能用自己有限的知识从善意的角度推测。
噪音/拆迁/拥堵: “小城市病”?
回家之前,我也曾设想过,什么可能是最让我感觉到不适应的地方。自己最近三四年一直很关注性别平等议题,在我的想象中回家冲击最大的、最频繁接触到的肯定是性别话题,女博士是第三种性别,女人应该早点结婚生孩子云云。后来发现,这虽然也是一个冲击,但回来以后有更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街道上震耳欲聋的噪音,市中心随处可见的“拆”,以及拥堵的街道和完全不按交通规则来的车。
可能我不是一个总能心平气和对待变化的人,城市变化太快,总在建新地高楼,哪怕卖不出去,总在拆迁、建新的广场或是商业街,哪怕新的商业街聚集不了人气而变成一条空空荡荡,两边只剩下两排紧锁着店门的通道。我不喜欢家乡变成这样,我不觉得这样模仿大城市就让家乡变得更好了。
刚回来的几天天气好,我们每天都会去市中心街上逛逛走一走。步行街上临街商店里喜庆的音乐声此起彼伏,配合着各种处价/清仓的广告循环播放,让人根本没办法一边走一边随意的聊聊天。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挤满了车辆,每走几步都能听到喇叭声。我颇为不满的说,要过年了也不用这么吵。男友看着我轻轻地说,其实这两年我每次来的时候都是这样。
前几年在市中心新修一条步行街,拆掉了原有的一条小巷子。原有的居民全部搬迁。记忆中巷口总是有很多卖早餐的摊点,儿时喜欢的牛肉粉,米酒汤圆,炸面窝,以及巷道里的烟火气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听爸妈说,新的步行街建好以后,人气一直不旺,“我们这里的经济水平和人口数量,就只养得起一条街(一个小商区),如果新的街活了,原来繁华的那一条就死了。不然就是新的那一条死。”现在这条商业街已经完全变成了一条过道。我很不理解,那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条街?谁能赚到钱呢?商店都倒闭了。“开发商啊。”爸爸说,“开发商才不管这条街和这些店的死活,项目做完了钱赚完了就走了。”
而现在,市中心的一所中学也卖掉了,整个中学面积很大,虽然不是我之前上学的地方,但是因为离家不远小时候也经常跑进去玩。学校所在的地方要新建一个住宅区,原来的操场要做成一个市民广场。学校周围修起了一圈两米来高的临时围墙,墙内是之前学校周围的奶茶店、小吃店、文具店、书店,马上都要被拆了。不知道他们都会搬去别的地方,还是就从此消失。围墙外是一个挨着一个的春联/福字售卖点,新砌的临时围墙上挂满了红红的春联,一直沿着街道往下绵延下去,红红火火的春联和后面挂起防护网,写着“拆”字标签的残破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觉得有些荒诞,哭笑不得,又有点悲哀。小城市的发展一定要这样靠不断的拆拆拆,建起几座像大城市一样铺着瓷砖的步行街和高楼来实现么?如果高楼有一大半空着,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记忆中的家乡,还停留在小时候的样子,或者至少是2009年去上大学以前的样子。那时候除了放学高峰期的中小学门口,很少看到堵车。这两年家家户户都陆续买了车,年前这些天市中心的主要路段总是在堵车。不光是车多,而且还有太多人不按规则开车,乱调头、乱插车道、随意变道、不按规则让行,这些违规行为基本上在每一个路口都在发生。自己开车去走一回,就马上理解到之前在北京的时候,为什么和男朋友一起上街他总是很生气,总是说这个车怎么能这样开,那辆车怎么能这个时候抢到这个道上来。随着他在中国呆过的时间越长,抱怨的越少,而我却有强烈的不适感。街道上的汽笛声和喇叭声不绝于耳,这几天听到的喇叭声已经超过了我在德国一年半听到的总和。德国的汽车很少鸣笛,大街上安静很多,车辆在大多数时候都会礼让行人和自行车。
在家乡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急躁的小城市。那些在大城市流行的东西:比如新建的高楼、商业步行街、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都已经一步步慢慢渗透到了这里,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咖啡馆和蛋糕店的价格也不断向省会城市逼近。而在这一切表象的下面,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的内核并没有多少变化,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仍然是“传统的”价值观 ——比如父母要操心孩子的婚事、想帮子女带孩子,比如大家在茶余饭后谈论邻居的八卦琐事,比如人与人之间模糊的边界感。
最受欢迎的话题:结婚
记不得是从哪一年起,“结婚”开始成为春节亲人团聚时候永恒的话题。只是之前当事人从来不是自己,总有一种和看到的各种报道之间的距离感。本来以为有了男朋友,爸妈也都喜欢和满意,婚恋这个话题在我自己身上就会告一段落,以后的发展都是我自己的计划。这一次回家,却不止一次被不止一个人问到,“结婚了么”,“是不是快结婚了”?“也该结婚了”。连爸妈也数次暗示,“你们要结婚了”,不结婚他们不放心,不结婚就不稳定,不结婚他们会为难,因为不好意思每一次都跟同事和邻居介绍说我每次带回来的都是男朋友。
这让我很震惊也很意外,男友虽然能理解这里整个社会大环境是这样,但是也会私下跟我说,“因为邻居和同事总是问起来,所以我们就最好快点结婚不要让他们多说”完全没有逻辑。为什么人要为别人而活?幸福难道不是自己的么?而我,一直以来我觉得爸妈还算开明,虽然最开始的时候对于外国男朋友有所顾虑,但也没有坚决反对,后来看到我们彼此真诚相待,异国异地也都一直幸福甜蜜也就同意了,他们对男友也一直都很好。在跟爸妈聊天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我们很幸福,有没有那张纸其实没什么差别。爸妈当时也都认可。我一直以为随着我不断成长,也一直把我接触到的更平等的观念传递给爸妈,原来他们还是更趋近于大环境。没想到这一次过年回来也遇上了隐性催婚,比起对我的判断力以及对男友人品的信任,他们更相信的还是那张结婚证。
我能想象得到周围的人和环境对爸妈的压力,如果同事和邻居总是问“女儿结婚了么?” “女儿也不小了(不小了还属于客气的说法),也该结婚了”,爸妈也许也会觉得,是啊该结婚了。爸妈言语之间的意思是,你们在一起都这么久了(三年不到),该结婚定下来了。再联想到周围有些人,两个人从认识到结婚也只是一年多,在一起三年还不结婚,似乎确实是“拖太久了”。身边还没有男女朋友的亲戚,被催婚的就更严重,“不要太挑了”,“你到底想找什么样的,给你介绍了这么多都不满意”。
这样的对话让我头痛,让我有强烈的错位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说着同一种语言,却并不共享最基本的价值观。家乡的这个世界和我所熟悉的朋友圈子共享的价值世界,是完完全全的两个世界。家乡的世界里,结婚是每个人到了25岁就该做的事情,结婚是生活的必需品,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东西,在“应该”的年龄没有的人不仅被视为异类。但是结了婚的人真的幸福么?环顾四周,院子里人到中年的叔叔阿姨们,他们循规蹈矩平平淡淡,从爸妈口中也听到过很多鸡飞狗跳的事情;而他们经常嘲笑的离婚率高的德国,我接触到的中年夫妻,乃至快80岁的老年夫妻,举手投足眉眼动作之间全是爱,旁人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在德国,恋爱,结婚,完全都是很个人的事情,父母普遍的态度是首先把你当成一个独立的自主的成年人,有没有谈恋爱完全不影响亲情,对孩子的恋爱对象也是如果喜欢就多来往,如果互相不那么投缘就少来往。我喜欢德国的这种相处方式,人与人之间更简单。在德国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去看男友的爸爸妈妈,和他们也都相处的很好,偶尔也会去看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男友的家人对我会像对待朋友一样,问我们今后的打算,问我们想在哪里发展,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却从来没有问过,“你们什么时候结婚”?也从来没有说过“你们如果不结婚就是对彼此不认真不负责”。
这些冲击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我读过很多相关的特稿,看到微博上很多案例和讨论,也接触过很多社会学人类学相关的研究,但是在我听到读到这些的时候,毕竟和它们之间还保持着距离,再感同身受,也都是“别人的故事”,身边同龄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好像都没有受到影响。有幸福的恋爱了很久的,有还没有遇到喜欢又合适的单身着的,也有最近结婚的,有没有男女朋友和有没有结婚,并不是评价生活质量和幸福与否的标准,好像也不是我们见面了最关心的问题,顶多也就是问一句。当它切切实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觉得那么错愕,才有一种被拉到现实的感觉。
记得大一上广告学概论的课我问老师,现实状况真的是这样么?我感觉我不是这样一个观众,我在周围也没怎么看到过这种现象。当时老师笑着看着我,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但是你也不是‘大众’啊,你也不能代表‘大众’对不对?”虽然这样的错误,好像之后也一直都在犯,以为我所感受到的世界,就是世界。我以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有了越来越多让我们自豪的东西,便捷的电子支付,丰富方便的网购,还有一直都在的中华美食,大家的观念也朝着越来越尊重个体,尊重个体的价值,尊重个人的选择发展。但在现实面前,我常常发现不是这样,这种观念的变化更多的只是在年轻一代人身上,还远远没有发展成为社会主流。
让爸妈始终把我当成一个独立的成年人,相信我可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可以通过自己获得幸福,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有时候我也会疑惑,这到底是他们以为我还需要这些来自爸妈的“你要怎么怎么做才对你好”的人生建议,还是他们需要?他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仍然同我保持某种方式的连接。每次想到这里,就又对他们多一份宽容。指责他们为什么把全部的心思和生活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多少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也受到他们所成长的时代、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限制。想来对他们而言,去想象一种和当下截然不同的/而他们又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是很难的。这也让我更想鼓励他们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更广阔的世界,鼓励他们多发展一些新的爱好。
家乡早就不是我记忆中的家乡,我在慢慢长大,一点点离家越来越远,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了更多的人和可能性,自身也在不断成长,而家乡一直在那里。每一次回家,我都觉得在家乡飞速变化的表象下,那里的人似乎还留在原地,离我越来越远。寻求与故乡的和解并非易事,但求每一次返乡,都对它多一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