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王昌龄的《出塞二首》。
所谓“出塞”,大抵是一个离家乡、朝堂越来越远的过程。而出塞的原因,往往不是苦力,便是从军,总不是件让人欢欣的事。
所以出塞诗,天生有一股哀愁吧?
先看第一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一个极漂亮的起头。秦汉两朝本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恢弘历史,放在这儿,一股悠悠的大气和壮阔扑面而来。
且以“明月”和“关”点题,让人瞬间想到《关山月》。《关山月》这个题目,常常用来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关山月,伤离别也。” 故而下面紧接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直接明了,不打弯不隐晦,就这么告诉你,他在伤什么。
后句中的“龙城飞将”指李广,另有一说指卫青。都是汉朝的大将军,就不去穷究了。这两句的意思也很明白,如果大将军还在,匈奴定然忌惮大将军威名,不敢造次侵扰。
记得过去学这个诗的时候,听得比较多的仿佛是这两句中体现出的豪气。然而与前两句结合在一起看,就会知道,豪气固然有,然则更多的是伤——如若大将军还在,匈奴便会安分一些。边境上便不会有如许多的战事,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未还”了。
说来说去,牵挂的始终是那个不归的人啊。
再回到“秦时明月汉时关”。
忽然想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这几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秖相似。
历经了多少年的风尘,这一轮明月,这一轮明月,照耀过秦汉两朝多少的不归人。这一道道关卡的外面有几世代的匈奴,它的里面就有几世代的不归人,守着,耗着。
人生代代无穷已,关月年年亦相似。
一个生于唐朝的人,望着边关和明月,想到了在他之前的千百年。怀着如许伤情哀痛的,又何止他一人。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第二首,似乎从等的人写到了那个被等的人。
不知道“白花”是什么花,但白花的肃穆清淡,常用作悼念。
有个人站在落满了白花的矮墙边,望着故乡的方向。他的故乡未必就是“京师”,但我觉得“京师”二字已可指代他所想念的故土了。
这个人望着故土,自然想回去,然而想回却回不了。“黄河水流无尽时”,既象征了返乡的遥遥无期,也可表示他的思念和哀苦源源不绝。这一句接得很妙。
在这一片荒芜之地,少有人烟。却忽然恍惚看见东面来了一匹马,不知是谁呢?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穷”和“绝”这些字用来表现边塞的萧瑟和肃杀,更是将士心中的孤苦寂寞。此时东面来了一匹马,自然就是有人来了(东面很可能是“京师”的方向,因为王昌龄当年从军即是往长安的西边去。)
京师或许来人了,是不是通知他可以回家的呢?
不知答案,故更能体会其心可怜。
这两首诗放在一起,相得益彰。关内关外不同的角度,前朝当代不同的时空,一个人与一代又一代人所共有的伤痛。
写的虽是哀情,却充满了深厚的沧桑感。
正如一则评语所说:
惨淡可伤。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
顺便说一句:
网上查到的第二首为以下这一篇,和全唐诗的收录有所不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乾。
从整个情感的流动和氛围来说,我倾向于选取全唐诗的版本。至于这一首,日后读到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