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月份,单位新进了个年轻妹子,马尾辫,素色的衣服,乖乖女的样子。
上周她同我一起被领导抓了壮丁,去参加公会组织的合唱比赛。
合唱表演之前有排演,安排在周一下班后,有点远,需要开车过去。
因为跟这个妹子不太走动,总想着会各自开车过去。快下班的时候下起了雨,小a来找我,想搭车一起过去。
我没多想就答应了。排练结束后,看到她父母来接她回家。
两天后又有排练,她又找我搭车。
有些奇怪了,我问,你不是有车吗,怎么不开?
小a前阵子都买了车,一辆奔驰。
天黑了,我不太会开,小a说,每天早上我妈都坐在副驾驶上,我才比较敢开。
我惊讶了,你妈每天陪你上班?
是啊,小a理所应当,她不放心啊。
那她怎么回去?
打车啊。
搭车事件之后,我忍不住多注意了下她,发现她无时无刻不再打电话:
妈妈,今天领导让我写个案例,写不出来呢。
中午食堂菜不好吃,还是家里好吃。
明天晚上科室说要一起吃个饭,我不知道要不要去,也不太熟。。。
还听说小a上班之前,她的母亲亲自来办公室,考察女儿工作环境、同事。
相比网上近来频频抨击的中年油腻,我更惧怕这类妈宝少女。
社会赋予女性的第二特征是温顺听话,妈宝女的没有主见正好被错误解读成了“好女孩”的一个特质,故此并没有像妈宝男一般被口诛笔伐。可他们一样,都喜欢受人照顾。
2
小a的事令我想起了高中同学淡宁。
她一直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成绩好,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大学如愿去了重点院校,之后出国留学,再是回国工作,一路顺风顺水。
只是有一点,从高中开始,她的口头婵就是“我妈说”。
前阵子聚会,她依旧不停“我妈说”。
旧时好友聚在一起,免不了谈谈恋爱婚姻,问到淡宁的时候,她有些落寞。
我们都知道她在国外有个感情很好的男朋友,是北方人,一度都到了谈婚论嫁。
男方家自是没有问题,两人能力出众,不存在没车没房彩礼谈不陇的狗血问题,偏偏淡宁的母亲那边,错生枝节。
“什么?北方人!不行不行,你要嫁到北方去!... 就算不生活在北方,北方人跟我们过不到一起去的...现在你是被混了头,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一边是深爱的男朋友,一边是亲密无间的母亲,淡宁在这场拉锯战中不自知而又自然的有了偏颇,就跟一贯的选择一样。
最终,男方也有了意见,然后,就结束了。
她的母亲倒是很高兴,在抢夺女儿的战争中大获全胜,完全不担心优秀的女儿会嫁不出去。
“我妈说,不是一个地方的人,肯定合不来。我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淡宁在聚会时这样说。
完全忘了跟男朋友相处的是自己,合不合得来也该由自己做主要判定,而不是隔着十万八千里的母亲。
有些看上去能说会道、职场上如鱼得水的女孩,精神上依旧是个食奶巨婴,一切以母亲的意志为准则。
在潜意识里,深深渴望着被认同,而认同的核心就是被自己的母亲认同。像一个出色的分身,宁可自己痛苦,宁可委曲求全,哪怕心中有疑问,也会情不自禁地妥协。
3
我曾以为“富养女,穷养儿”再对不过了。
后来发现,很多家庭都拿这句金科玉律,拼命的宠溺女儿。许多女孩因为这句话,在漫无边际而包裹全身的溺爱蜜罐里丧失了独立的心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而从来都是被嫌弃的油腻大妈呢?
她们可以把油盐酱醋和老公孩子两手抓,还有闲情管管小年轻儿女情长,说不定她们就是妈宝女们背后的“支柱”,为了守护女儿的天真纯洁,她们自愿滑向了油腻。
那些外表年轻活动的妈宝女们,有些甚至看起来和“独立新女性”没有什么两样,内心却早已腐朽,思想早已油腻。
这么一看,大妈们甚至还有些可爱。让妈宝女去面对柴米油盐,去教养子女,好像更可怕一些。
我们咬牙切齿不让自己成为油腻大妈的一员,至少先不要成为“我妈说”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