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后来常常想,如果未来写传记的话,大概我的人生可以以19岁为界限:19岁之前都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高考,就是上大学。19岁上了大学之后,人生的许多想法和尝试,豁然开朗,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充满更多可以尝试的精彩。
在我的印象中,80年代的小镇孩童对于高考这件事情是尤为看重的。很小的时候父母亲戚都会鼓励你好好读书,长大考北大清华。到了高中之后就开始会脚踏实地,并且慎重考虑,觉得中大是个不错的第一选择。等到我高考结束那天回到家里,爸妈跟我说,没事,大专也可以去读的,反正我们不会复读。
这个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们也许一开始会订立很高远的目标,而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内心,最终我们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界限。人不应该好高骛远,也不需要妄自菲薄,世界那么大,总有一片适合自己的小天地。
二
高中三年,留下给我不可磨灭的印象,是在上了大学之后我常常会做噩梦,发现自己要重新回去高考,然后没考上大学……醒来之后环顾四周,几位被我梦话吵醒的兄弟正怒目而视:平时设闹钟把我们吵醒也就罢了,睡觉还能说梦话让我们不得安宁!
事出必有因的。中考时我的分数还不错,所以上了高中后有不少机会参加学生会的活动,无形中分散了自己不少精力,再加上当时的不知天高地厚,结果高一期末考,数理化全部挂科,剩下语文英语历史勉强给我撑住了面子。
挂科!
我人生中从来没试过不及格啊!
十来岁的孩子,心理状态是极为脆弱和不稳定的。数理化很差,差了之后就更没兴趣得过且过,上课听也听不懂,下课题也不会做,然后大把的时间都用去看我喜欢的历史和踢足球,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每况愈下。
直至高二的一个晚自习下课,我在楼道里遇到了我的历史科谢老师。
我想,那真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谢老师边走边和我说,你的历史成绩很好,但有些老师并不看好你,因为你数理化太差了,所以他们觉得你肯定是考不上国本的,连省本都可能很困难(当时的国本省本,大概就是如今的一本二本的区别)。
对于一个自尊心还挺强的我来说,这个事情无疑是当头棒喝!
看不起我?那我就偏要考上国本给你瞧瞧!
三
于是,开始了我人生中“学到吐”的一段不堪回首。
首先,辞去所有学生工作的职务。
接着,我买了大量《在北大等你》、《在清华等你》之类的经验之谈,分析那些考得上大学的成功心得。读来读去,最后得出结论就是:突出优势,补齐短板,查漏补缺,心态平衡。——如今看来都是泛泛之谈,写鸡汤文无非也就是这么几条,可在当时的我看来的确很管用,至少,我要把数学给弄及格而不至于拖后腿。
第三,开始研究我高考那年的国家政策。2000年的高考应该算是最复杂的一次,所谓“3+X+综合”的考试方式。“3”是语数英三门主课,“X”是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则是除语数英外所有科目出一张考试卷。教育部门的想法是不要偏科,而对考生来说无疑是增加负担,并且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科目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怎么办?
没有捷径,只有苦路。哪一块弱,就从哪一块的基础补起。
我把高中三年的数学课本都找出来,一页一页地重新自学,把课本上所有的基础性题目全部算一遍,所有的公式死记硬背到滚瓜烂熟的程度。一句话,我就是用文科生记忆力好的优势,弥补数理思维不足的短板。
每天的晚自习两小时,至少一个半小时都在补数学的课,只要不懂的题目就去找老师问。每次去我都能看出老师眼里“这么简单都不会”的迷惑,但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一遍遍地跑。至于语文英语历史这些强势科目,回到家自己再开夜车做题背书。有时候做到十一二点很困的时候,想着到床上眯一会,然后……就睡了过去……
所以家里人经常说,你干脆就去睡觉,别想着躺下还能起来看书。我说不行,万一醒了还能赚几个小时的时间呢。
那时候学校离家里大概两公里,骑单车二十分钟内吧。晚上晚自习九点半下课,我通常都会呆多半小时,和那些住校的同学一起等熄灯,然后和邻居余同学骑单车跨过整个县城,穿过著名的325国道回家。在路上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足球和篮球,想想也奇怪,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居然没聊腻这个话题,可见生活单调到什么程度。
在最后报志愿的日子里(我们当时是先报后考),我说我决定报中大,他说他决定报华工。我说可能我们都很难考上啊,他说没事就努力一把嘛。
最后我们都如愿以偿。
所以我总是相信,竭尽全力的孩子,最后的运气都不会太差。
四
2000年的电白高考,最后是闹了个举国皆知的作弊案,而身在考场中的我其实并没太多的感觉。
7月7日,高考开锣。第一场语文考完后下楼,突然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堵在楼道里检查考生的随身物品。我倒无所谓,就想他们动作快点,我还得回家吃饭,顶着大太阳下午回来考试呢。
如今想起也真是佩服自己,在超过三十度的七月里骑车往返于学校和家里,然后参加人生第一场重要的考试,居然没啥感觉,就像平时上学放学一样。
当然还是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新快报》首发的弊案报道已经闹到小镇沸沸扬扬,我也就扫一眼就去吃饭睡觉了。经历整个高三的疯狂学习,突然觉得任何事情都已经无关紧要。
历史科的考试是整个高考的最后一场,考试的学生并不多,当时我和小伙伴们坐在学校科学馆的门口,望着空荡荡的校园忽然有些伤感,感觉挥洒汗水的青春即将离我远去。顺利地完成最后的考试,回家,吃饭,看看一年没看过的电视节目。没有预想中的狂欢,感觉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努力过了,竭尽全力了,剩下的就是等待结果了。
查分数那天,我是打电话去的,查到的分数,三个都过了国本线,稍后中大出了录取线,我的分数都达到了第一志愿。圆满结局。
时隔多年,其他各科的成绩都忘了,唯独数学,540分,在900分的标准分中,勉强及格。
无所谓了,没拖后腿就成。毕竟我那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当走过了所有的艰难险阻,突然觉得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水到渠成。
五
今年是我参加高考的第17年。我常常在想,如今的我,有没有19岁时的我那般,目标明确、全心投入去做自己的一个事情呢?答案其实是会让自己汗颜的。所以我很敬佩当年的自己,如今想起那一支支写完的签字笔,那一沓沓演算和抄写的草稿纸,那一本本翻到烂掉的教科书,还有那些做完和没做完的习题册,高考完后全都卖掉了,但付出的汗水并不会白费。
今天的孩子无疑比当年的我有更多的选择,而今天的人们对高考也存在了更多的复杂情感:有人可以选择交纳高昂的学费出国读书,有人对高考的公平性和选择的余地提出质疑,也有人对诸如衡水中学这类以高考为最终目的的学校提出诸多批评。
可是,对于一个年轻的学子来说,在那一年里为自己的目标全力奔跑冲刺,那种沉浸其中的痛苦和快乐,绝非在媒体平台指手画脚的批评者可以感同身受的。也许这个制度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对于每一个在其中努力的孩子来说,它无疑是一场浴火重生的洗礼。只要在其中努力过,你都会获益良多。无论最后考试的结果是天随人愿还是未尽其意,至少我们曾经认认真真地,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而挥洒汗水。
这样的机会,在未来的人生中不会太多的。尤其是到了大学之后你可能很快发现,自己会被安逸和得过且过所击溃时,你会更怀念一年以前那个绷紧了弦往前冲的自己。
所以,写给六月的考生们:只要努力过,我们都会感恩在过去的一年为了努力有哭有笑的自己;
所以,写给已经走过了六月的考生们:当迷惘和懈怠时,多和高三时的自己聊一聊,那个时候的意气风发无所畏惧,会激励我们在走将来的坎途时,虽然跌跌撞撞,依然奋力前行。
也把上面的这几句话,送给本命年的自己。希望自己出走多年,依然是当初那个无所畏惧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