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情绪,我们就会想到控制情绪,或者有情绪就是不好的,或者应该避开不良情绪,又或者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就会去“管教”。
其实人人都有情绪,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基本情绪有4种:喜,怒,哀,惧,复杂情绪多达100多种。
当情绪来的时候我们要做到4不,4步骤。4不:不判断,不控制,不逃避,不介入;4步骤:感受,认同,认识,体验。
不判断
当情绪来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用好坏去判断,然后自然而然的选择是,我要好的不要坏的。比如高兴是好的,生气是不好的,害怕是错的,但有时候又觉得生气是对的,比如别人打了我,我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会生气。当遇到了事情,又有很复杂的心情,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努力的对待事情。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用好坏来形容它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开心的时候,横隔膜就会自然的抽动,然后发出哈哈哈的笑声,不得不说这种感受很好。
不控制
只有情绪带给孩子不好的感受的时候,孩子才会哭闹,但有时孩子很开心,我们自己的心情不好,就会对孩子说:“你有什么可开心的,不要得意忘形”。其实我们是在试图让孩子的情绪和我们保持一致,这就是控制。我们在用我们的情绪去覆盖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去转移她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在哪里哇哇哇的哭,你指着前方说“看那里有卖糖果的,我们去买吧,”这是不是我们经常会做的事情。孩子小的时候内耳前庭还不是很发达,你这样做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孩子大了你的转移注意力就会不起作用了。
不逃避
情绪是一股能量,它来了,一会儿就走了,我们不用去逃避它。有的父母很暴躁,就是因为她们在潜意识里想逃避情绪带给他们的不好感受。谁都有情绪,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情绪本来就是对当下情境的一个反应,比如愤怒、紧张,都有提高人体机能以应对环境的一个作用。所以,我们先把自己不安的心放下,让自己和自己的情绪待一会儿。
不介入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不要去介入,如果你总是介入会让孩子丧失一种能力——心理修复的能力。
什么是自我修复的能力?
当有情绪带给孩子不好的感受的时候,上天给了孩子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哭,让她哭,她在哭的时候就是在自我修复,她可能开始哭的很大声,慢慢的声音就小了,她是在通过哭让自己达到平静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但不要去阻止,还 要说:“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就是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自己要先处于平静状态。然后去感受她的情绪。认同她的情绪也就是共情,就是在某种程度上,你也有和她一样的感受把你的感受告诉她,或者直接告诉她你现在的情绪是什么。就是当她有情绪的时候,让她自己知道自己怎么了。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个词“共情”,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其实是“假共情”。共情是一组动作而不是一个动作。感受和认同是在内心完成的,我们不需要对外界做什么。而我们在假共情的时候,往往没有这样的内心戏,而是很表面的去到了第三步,我知道你怎么怎么样了,我理解你什么什么的,然后如果孩子是在哭,就希望她可以马上不哭了。这样做是不妥当的。
不要忘记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只能用好坏形容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当有情绪来的时候我们不必去判断,控制,逃避和介入。我们只需要去感受它,认同它,认识它,体验它。
说完了情绪,我们再来说说内耳前庭吧。在宝宝的各种感觉器官中,内耳前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负责人对重力的感受、控制身体平衡、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那么,该如何帮助宝宝进行内耳前庭练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