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时。不论这些应该或者不应该是外界环境强加给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我们都会感觉无比压抑不和疲惫。我们会被这些应该和不应该圈定在一个狭小的框框里无法动弹。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试着把应该和不应该替换成可以和也可以不,试着体会下内心的感受……”
这是对昨天柴老师《心理咨询师成长课》上一个现场体验引导语的整理和摘录。当老师描述我们被应该和不应该束缚在原地不能动弹,无法喘气的时候,我脑海里出现了“套中人”三个字,因此就自行把这种状况下的我们简称为“套中人”了。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画冰山。在通过案例学员们现场画冰山,解读冰山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女人是否必须或者应该家庭事业两圈”的两难问题。
当大家的讨论偏离主题,一张张疑惑的脸把期待的目光投向老师时,老师带领我们做了这样一个体验。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应该”和“不应该”。家族沿袭的规条也好,父母的期望和要求也罢,或者我们自己内心偏执的认知也好,社会环境给予我们的默认“规则”也罢。在它们面前我们总一不留神就被捆绑住手脚,陷入纠结无助的境地;或者因为没有做了那些“应该”和“不应该”而整天心神不宁,神情恍惚……
比如,有人明明想要为自己买个新车,当时正好有亲戚遇到困难需要援助。出于家族习惯,当其中一人或者一家遇到困境时整个家族的人都必须伸出援手。有能力而不帮的人会被家族其他成员责怪和唾弃。但新车已经预定而且内心一百个喜欢和不舍,这个时候是拒绝帮忙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是放弃买车去帮助关系并不算非常亲的族人便陷入了两难……
又如,小时候父母要求我们必须放学回家就做作业,必须吃完晚饭就洗澡,必须把玩具让给弟弟妹妹,必须听他们的话不许有意义;长大后他们又要求我们必须按他们的期望找工作,必须嫁给或者娶他们觉得合适的人,必须按照他们的设想结婚生子过平淡的生活……而我们的内心却有蠢蠢欲动的念头在不停地跳动……
再如,有人跟自己说长大后必须靠自己的一己之力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有人要求自己必须每天晚上起来喝杯白开水、晚上睡前喝杯蜂蜜水。有人要求自己男儿有泪不轻弹。有人认为男人必须有担当,再艰难的事也必须扛得住。有人认为女人就必须温柔贤惠、为家庭牺牲付出……
还如,有一种默认的声音叫“女人三十岁前必须把自己嫁出去”,地球人的共同认知中有一个是男人就必须顶天立地、事业有成,所有的妈妈都认为自家的孩子必须比别家的优秀才叫好孩子。所有的婆婆认为儿媳妇必须要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伺候好夫家的老老小小才算合格……
这里面处处包含着“应该”和“不应该”,他们不仅偷偷的消磨了我们的个性,还让我们的每一步行动举步维艰。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坏小孩”或者“不好的人”。而我们内心始终想保持一个“完美”的自己,无论是面对外界环境还是面对自己的内心。事实上,所谓的完美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在完美的苛求下,我们把自己的,别人的,社会的,精神的……各种“套子”往自己的脖子上套,不管自己是否承受得了。于是渐渐地我们失去了继续往前走的能力,不断地在痛苦中挣扎。
记得高一时有一次数学单元测试,我考了70多分。当年轻的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打算帮我做辅导时,我看到试卷右上角的分数泣不成声。那时候我只觉得自己是羞愧难当,并没有想太多,哭完后又继续努力看书刷题去了。
当柴老师让我们做“应该”“可以”替换体验时,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当时的心理。原来那时候我几乎每门功课都是班级甚至年段第一,我觉得自己就应该每一门,每一次都是最优秀的,我不应该有考试“失手”的时候,做不到就是我的失败,我的耻辱!
当时的泪,想必是无地自容和恼羞成怒吧……
大学毕业后,我背着“我是个好孩子,是个乖女儿”的口号,扛着长辈们“一定要争气”的枷锁,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年,两年,三年……我不断地努力。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是谁给我灌输的一个思想——我必须要赚足够的钱,必须要有能力养活全家人,让他们从此后不用再为生活辛苦奔波,我才算是成功,才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很努力很努力,付出比别人多不知道多少倍的努力。虽然做出些小成绩,但终究因为职业的不适合和目标太大而没能实现。有那么两三年,甚至包括深圳回来后的我内心都是满满的内疚和自责,因为我没有做好我应该做的事。
相信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那样的小故事,我们在不断的给自己或者对方按上“应该”或者“不应该”的套子,用这种必须怎样,才算怎样的方式和思维去要求和评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关系乌烟瘴气,一团紧张。
女孩子对男朋友说,你就应该要懂我的心思,不然就是不爱我
妈妈对儿子说,你就应该要听话,不然留不是好孩子。
老公对老婆说,你就应该把家里打扫干净,不然就是不贤惠。
儿媳对婆婆说,你就应该帮我们把孩子带好,不然就是不称职。
……
可是是谁规定了这些应该?又是谁被这些应该绑架坑害?
我们一个个都有一万种能力和办法把自己,把身边的人丢进“套子”里,却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把对方解救出来,在“套子”里过着憋屈的生活,把绝望两个字一刀一刀刻上脑门,再刻上心头,然后人生一片混乱……
幸好,这次柴老师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教会了我们拯救“套中人”的秘诀。她给的灵丹妙药就是每次遇到“应该”和“不应该”时自动切换成,我可以这样也可以不这样的模式,告诉自己,我是自由的,我可以选择我的处事方式和生活方式,我才是我自己的主人。
然后这种“可以”就会化作一种生命的力量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
今天,我下意识地用这种方式化解了自己的几个小纠结。
早上7点闹钟响了,因为要备考,我给自己设定的是每个休息天必须看一天书。但由于最近长期睡眠不足,早上实在起不来,我内心开始难处“应该”模式,痛苦就蔓延了开来。
这时候我跟自己说,昨天柴老师说了可以试着用“可以”模式解救自己。我在心里默念其实我也可以给自己一个例外,给自己放个假。然后,很神奇的,胸口就不那么闷了。最后睡到了中午才心满意足地起床。
下午的时候,有朋友知道我在阮市家里,就问我可不可以帮忙去亲戚家买牛板筋,她家小孩想吃。因为忙着看书刷题,而且外面下着大雨,去生产牛板筋的姐姐家的路实在不好走,我不太愿意去。可是,心里那个想做“好人”的渴望走跑出来跟我说:“你不答应,就是不乐意助人,就不是个好朋友,不是个好人……”,我顿时有陷入了恐慌和烦躁。
第二次用“应该”“可以”替换模式,熟练了不少,我跟自己说,以前每一次我都有求必应了,今天就允许自己例外一次吧,我也可以这一次不帮忙的,下次再给带酒好了。
于是,半分钟后,我鼓起勇气跟朋友说了不能匆忙的理由,朋友回复说:“没事的,是我考虑不周,等你下次方便的时候外带吧”
傍晚四点半,该是准备晚饭的时间,爸妈五点下班,如果我这个时候去做饭炒菜,那么爸妈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我就会是一个称职的好女儿。然而,我这个时候正刷题其他的起劲,根本不想停下来。
又是一个矛盾的情绪涌上心头,这时我娴熟地“服用”了柴老师赐予的“灵丹妙药”。安心地继续刷题。
爸妈回来后,轮番上楼叫我起床吃饭,饭桌上我跟爸妈分享了刚才考虑做不做饭的心理历程,他们笑开了怀,并约定以后没有特殊情况不需要我帮忙做饭,除非我实在很空。
我得到了特赦,三口两口把饭菜扒拉下肚走回到房间继续刷题……
心里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各种各样的负担和杂念,因此,今天还能敢在凌晨12点前把这些记录下来和大家做个分享。
感谢柴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有效的“神药”;感谢我们自己愿意敞开心扉去感受去体验去解救困兽般的自己;更感谢那些曾经的“应该”“不应该”的魔咒和给我们带上“套子”的人们,让我们在解开魔咒,走出套子后有能力成为更通透更美好的自己。
美好的祝福,给每一位正在套中且努力走出来的“套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