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其实并不了解书。
很多人强调开卷有益,其实,如果不掌握看书的方法,读书破万卷,还是在原地踏步。
我虽不才,但读书也算读了半辈子,有一点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首先,开卷之前,要问自己为什么读书。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老师并没有把这些问题讲透。我们进入小学,老师就开始带着学生朗诵,灌输一个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全不在乎学生,内心的感受,这样在我们进行自主读书的时候,往往也不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打开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在接下来的两三个小时里,我希望获得什么。一般来说,与考试无关的自主阅读,目的无非三种,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提升自己的技能或者让自己变得高尚(虽然这种书现在越来越少,以这种目的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少。)因此并不难确定,搞清这一点,就可以把读过的书分分类,然后做做笔记,这样就系统了。了解自己读书目的另一个好处是,会对书的评价比较客观,有些书内容很好,但文字艰深,这类书在读的时候要做好准备,不可心浮气躁。,
其次,读书要读源头,否则事倍功半。中西方文学思想,技能技巧,道德规范等等各有源头,读过源头,就会发现所谓的新知观点,常常不出传统思想的谱系。对中国人来说,传统阅读无非儒释道法几家,五经四书通读一遍剩下的无非就是一些有关他们的注解,下面重要的比如说像朱熹,王阳明也可以读读,心里有谱,理解起来就比较轻快。西方原典,一定要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柏拉图和亚里释多德,中世纪,一定要读但丁,和奥古斯丁,文艺复兴要读莎士比亚,现代主义看笛卡尔、休谟和康德,当然还有黑格尔和马克思。当然读这些书是相对比较枯燥的,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你把这些书都读过以后,就在脑子里建成了一张稳定和坚实的知识之网,能够比较清楚的了解其他领域和文体的人在说什么,这个时间还是值得的。这些作品是纲,其它的小说,史学,艺术作品则是目,只有纲举才能目张。
第三,读书要读背景,在大脑当中,形成知识导图以后,应该有意识地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和本书创作的时代背景.书海茫茫,我们的读者要学会善假于物,像这类内容,在维基百科网站当中,能够提供比较充分的介绍,了解了原文的背景和每章的大致结构以后,读书就不会心浮气躁,就比较从容了。
第四,读书要了解书的写作结构。一般来说,中国书华丽散漫,以物言志,微言大义,而西方书严谨,富于体例,按步就班。所以如果你用读中国书的办法去读西方书,就会觉得,心身俱疲,反过来,一个西方人读中国的书,就会觉得,如坠五里雾中,不得其要领。在此我认为,国学原典应该采用背诵的方法,了解它的修辞,而西方的原典,要学会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对于一些细致的论述,在第一遍的时候,可以考虑战略性放弃,把握内容大意即可,如果有兴趣,以后可以再次研读。
此外,要有一些版本学方面的知识,不同的书,版本不同,可能意思会差很多,尽量选择能够找到的最好的版本,而读西方的书,最好用原文阅读,掌握英文至关重要,略通德法两种文字,都能理解文中精妙之处,如果,非要使用翻译的话,一定要选择名家名译,否则译文晦涩难懂,,不仅伤了自己的阅读兴趣,更容易以讹传讹,越读越乱。
最后,读书之后,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及时分析总结,与自己读过的书进行有效的比较,如果感觉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欣然运笔,写下一些富有创意的想法,或应用,或理论,做到举一反三。如果,读书不得甚解,尤其是,知名作品,一定要求教于贤达之士,往往饱学之士三言两语,就可一事通而百事通达。读书切不可孤军奋战,求甚解也可诉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