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之巅有彩云
——读《群山之巅》有感
1.
起先,从室友手里接过这本书时,我并没显现太有趣的神情,群山之巅,一个看上去有点乏味的名字,凡是赞扬中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好像都要来个“群山”,显得气势十足,能唬人似的。
室友说:“里面所有的人,都有各自身上的缺点,迟子建把人性写出了。”我才有点感兴趣了。
看了太多非黑即白的东西,电视剧电影也好,书也好,看完能知道,唔,这个是好人,这个是专门跟好人作对的坏人,简单明了,把所有的观众当小孩子似的。
我开始期待读这本书,看到作者是迟子建后,我心里有一个安心,高中时代写文章一个劲地要求我们的文字要美,迟子建的文章我做过很多读书笔记,都是最低层次的摘抄好词好句,至于内涵什么,那时候我并没特别在意,只知道,她的文字美是美,也感伤的很。
2.
我下决心要好好看这本书,提前准备了白纸,准备做人物图,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我的人物关系图也枝繁叶茂,交错关联。作者以龙盏镇为人物主要活动背景,讲述了镇上许许多多人物伤痛却前进的生活。
书中有时候突然就插入了一个人物,粗看突兀,细细看后,才知道他或许与某个人并某个人有这关系,在龙盏镇这座舞台上,上演着一个角色。
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一些我不熟悉的乡土风俗,比如鄂伦春人的风葬,用桦树皮来煮饭会有股异香,辛开溜创始的以物换物的旧货节,每年如火如荼的斗羊节……看书途中我时常馋的不得了,比如安雪儿吃老魏的卖的豆腐,“软糯细腻的豆腐在她口中,是柔情似水的白娘子,由着她的舌头恣意品咂,直到软的化成泥,彻底被征服,她才送她们入腹。”比如辛七杂时常拎些吃食给安雪儿“卤煮五花肉,酱焖猪蹄,葱花油饼或是肉馅包子,都是他亲手做的。”后来越看越深入,我的关注点便不再表面上了。
3.
本书最后一段是这样的“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书里时常出现雪的意象,我没在意,到这时候,才发现它或许是一个很重要的意指。每个人的世界有下雪,有晴日,逢了生活正下着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谁都顾着自己的温暖,又怎么顾得了别人呢?
我想到红楼梦里,也有个雪的意象“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聚的时候看人世间嘈杂纷乱,散了的时候只觉得干净无依,连一丝踪影也寻不着了。我想到这个,是在读到上面一本书末尾时候,满心的凄凉,结局是安雪儿去土地祠拜土地爷,傻子单夏边呓语,边欢笑地吻住了安雪儿,雪儿大声呼救,只有茫茫大雪听得见。
作者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个看起来对安雪儿残忍的结局?我不知道,我被伤心了,我想作者的心会被伤的更深,迟子建在后记里写“…写完《群山之巅》,我没有如释重负之感,而是愁肠百结,仍想倾诉。”“但或许也不是因着风景,而是因着一种莫名的虚空和彻骨的悲凉!”作者留下这样的一个结尾,是不是舍不得离开书里的人物,是不是因为这种“莫名的虚空和悲凉”叫她戛然而止,放下了诉说的笔。
到底令她虚空和悲凉的是什么呢?我似乎从这些文字中窥得一斑。“在群山之巅的龙盏镇,爱与痛的命运交响曲,罪恶与赎罪的灵魂独白,开始与我度过每个写作日的黑暗与黎明!对我来说,这既是一种无言的幸福,也是一种身心的摧残。”
小说构筑的是一个“独特、复杂、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世界——”中国那个时代,一些有着“独特、复杂、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人性的人,上演着“痛的命运交响曲”,诉说着“罪恶与赎罪的灵魂独白”。
4.
书中人物鲜活,有时候我真怀疑就这么个地方,现代文明的痕迹没有太多,迟子建只是把这些真实人物了解透彻了,写下来了而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样貌和习惯,样貌和他们的性格、经历也有关系。
没有人是单单能用好坏来判定的了,倾尽全力照顾痴傻室友陈媛的唐眉,原来室友变成这样是她投毒的。被人们鄙视的以为是逃兵的辛开溜,原来在前线吃过枪子儿。
我们有时候会把这种自己也解释不了的囫囵的用“人性”来形容,有人说看多了书的,会变得更加平和,我想是这样,这种类型的书,指导人在看待另一个人的时候,更全面,更耐心,更理解。不必用好坏去形容一个人,人从生下注定要爱和痛,走在罪恶与赎罪的路上。
看到最后,我最羡慕的竟然是绣娘,我羡慕的并非绣娘英姿飒爽骑马的样子,叫我念念不忘的是她依着自己的方式离开了人世间,找到白马的骨架,绣娘知道自己也要随着白马去了,白马的骨架像一堆干柴,在月光下点燃,绣娘在白桦树上,睡在松枝搭建的床上。
不知怎么的,我想到了已经离世的外婆,绣娘总是给我外婆的感觉,外婆是火葬的,最终拘在一个小盒子里,放到了祖宗在的小屋子。我想她生前总是耐不住地想往外走走,往外看看,包容的土地才是她的归宿。
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群山之上还有彩云,彩云之上还有月亮,月亮背后还有宇宙的尘埃,宇宙的尘埃里,还有凝固的水,燃烧的岩石和另一世界莫名的星辰。”千万家人有自己的故事,时间的长河带走了鲜活的肉身,带走了纷扰的话语,带走了千万张笑脸和哭脸。
古老的故事已轻如云烟,却永不会在这独特、复杂、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世界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