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岩井俊二的小说《情书》,感慨于这个简单而沉静的故事。
看到有些人评论说《情书》的深度不及《燕尾蝶》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但胜在简单纯粹。许是我始终主张为青春赋予一切美好象征,与后两个故事的迷惘挣扎相比,个人更偏爱《情书》的精妙淡然。
博子在前未婚夫藤井树去世后,无意间在其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曾经读书时的地址,便按照此地址寄发了一封原本该发往天国的情书,但不久后博子竟然收到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原来这个女藤井树是男友藤井树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为了多了解昔日的恋人,博子开始与女藤井树书信往来。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渐渐发现少年时代与她同名的那个藤井树曾对自己未曾言明的一腔柔情。
许多人都喜欢故事结尾博子在雪山面前高呼的那句“——你好吗?——我很好!”这个场景,我也喜欢。因为那是一种释然,博子追寻的问题终于有了结果,明晰或者模糊,令人愉悦或者不快,不论如何,都是过往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暗恋博子的秋叶。在心怀三年的愧疚后,他说,藤井,把博子交给我。又自作主张的回答,好啊!我欣赏的是博子与秋叶的态度,释然的,清楚的,积极的,不痴缠,不哀戚,轻拿起,轻放下,云淡风轻。矫情的成分或许有一两分,然而在这态度,在这场景面前也无伤大雅。只可惜大多数其他故事中的人,或者说生活中的许多人,始终纠结于过往,不得安然。
与《情书》相似,台湾青春电影《沉睡的青春》也是一个男主角本身并不存在的故事。但男主角蔡子涵的思想精神还有一个具象的体现,那就是因间接使蔡溺水而亡后一直对此自责的陈柏宇,在自责中,他身患精神分裂症,每到下午三点,他就“变”成了蔡,他以蔡的身份认识了蔡生前暗恋的女生徐青青。当然,此时观众与徐青青都是不明真相的。
后来,当总是扮演蔡的陈柏宇被要求去美国治疗时,徐青青终于哭着说,每到下午三点,他就会开始爱我。
想一想还真是奇特,一个肉身已逝的人,他的情感却为另一个人所继承,并按照与以往无异的进程延续。这份感情本不该存在,就像一个无解的方程式。但她却终究存在了,在陈柏宇的愧疚与对蔡情感的延续中,在与徐青青牵手的旅途中,在他们哼着的曲调中,在绿色的光阴中。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下午三点以后的“蔡子涵”爬上他当初溺水的池塘上的小丘,鼓起勇气喊出了那句,徐青青,我爱你。而后纵身跳下。光芒渐盛,掩盖了绿色的山丘,也渐渐吞没“蔡子涵”的脸,而突然响起的,是二人曾哼过的曲调。故事在被光布满的白色中结束。或许这算是一个悲剧,但我相信,当从不敢坐家门前列车的徐青青终于踏上可以离家的列车时,她已踏上了接受现实与释然的路途。
青春时谈及的爱或许肤浅,却也因此而纯粹,有时纯粹到此生再不能及。
我看这部电影是在两年前,然而我至今都记得穿一身碎花裙的徐青青坐在池塘边,回眸笑说,蔡子涵,我找到口琴了。青春的具象是什么?那个场景就算其中之一。
顺便提一句,电影中徐青青的扮演者就是《小时代》中的“南湘女神”郭碧婷。
一位台湾导演曾自豪的说,台湾只有两种电影,青春电影和非青春电影。这一句话也大抵可以说明问题。
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在杂志店偶尔看到一本小说《九降风》。之前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关于它的简介,恰是自己喜欢的青春故事,于是当机立断买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部由台湾青春电影改编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七个热爱棒球的坏男生和两个两个乖乖女之间的高中生活。封面是九个人面向海风,笑着张开怀抱的模样,背景是一片蓝的纯澈的天空。故事其实仍旧有典型的台湾青春电影风格,坏男孩与乖乖女,类似后来风靡大陆的《那些年》。现在看来其实是有那么一点矫揉造作的,然而男生蹲坐在天台抽烟,以考前补课之名去喜欢的女生家……青春嘛,矫情也可以被原谅,或者说,几乎一切都可以被原谅。最好的年纪里,你总有回头或再选择的机会,只因年少,只因正值青春。
若说几乎不掺任何矫情成分,又符合大陆实情,使我们在这方面不必望“台”兴叹的青春故事,当然也不是没有。薛彬的小说《不夏》即是如此。
三个男生,一个是最普通的中国高中生摹本,在原则性问题上随大流,有自己的小叛逆,也有自己的理想,更有最好的兄弟。一个是艺术生,常年把大量钱财投在画画上,与大多美术生的理想一样,他想要考国内首屈一指的美术学校。一个是自初中毕业后即外出打工,深知社会艰辛的大哥。
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但大抵都有自己的不易。
泽骁性格不温不火,却为了成为作家的理想默默奋斗,在这个人人不屑于理想的时代,他的好兄弟们一如既往的支持他。棠毅为了不使父母离婚,故意三年连续艺考——只有自己不毕业,父母才不会安心的离婚。海旋在自己的兄弟还在校园时已开始为了摇滚在酒吧打拼,他有社会习性,却不过度。
故事的开头是三个人的聚首,他们在KTV,声嘶力竭地唱着五月天的歌,尽情哭笑,为自己的悲欢,为兄弟的悲欢。
故事的结尾,泽骁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后,在年过四旬时已成为成功的终成为一名作家。当他回到母校,看着台下听自己报告会的学生,就好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时光仿佛又回到那些夏天,象征青春的夏天,看似永不结束的夏天,恣意尽欢的夏天。
即使深知那样的夏天再也回不去了——是为“不夏”。
那时上高二的我,看小说很少哭,却为这个故事轻易地泪盈于眶。这故事的标签里没有夜店,校园暴力,也没有时下流行的虐恋爱情。薛彬就只是叙述着这个贴近现实,贴近青春,贴近心底的故事。
看完小说合上书时,我坐在教室,抬眼看窗外,一片绿荫浓浓,这也正是我最爱的夏天。在不夏之前,且拥抱并珍惜这难得的夏天吧——那就是我当时所想的。
男孩们的故事即是如此,那属于女孩们的呢?岩井俊二导演的电影《花与爱丽丝》是个不错的选择。
花子与爱丽丝,一对姐妹花。电影的开头用大段时间铺展两人在沿途有大片樱花的上学路上嬉戏游走的场景。
故事的起因是花子暗恋了一个男生宫本雅志,并假意告诉对方自己是他的女友,并声称他之所以想不起来是因为失忆了。
按照中国影视剧套路,接下来的路子大概是,爱丽丝也爱上了这个男孩,姐妹俩反目成仇,一番明争暗斗……到此打住。
虽然宫本相信了花子,但一句谎言总需要更多的谎言去弥补,于是,宫本在花子告诉他的记忆中便有了一个前女友,这个角色,由爱丽丝扮演。
这个故事的美好之处在于它当中的一切情愫与冲突都来的缓和,且不仅围绕感情线行进——宫本终究会意识到这一切不过是谎言。爱丽丝最终喜欢上宫本却仍说再见。花子在道歉中结束这一切。或许大家也早已知道结果——可过程又那么唯美。
美丽又暗含忧伤的过往已经过去,那么未来呢?谁能说未来就不比过去更美好呢。相信花子与爱丽丝也是这样想的吧,所以电影的结尾是两人穿梭在夹道有大片樱花树的路上。花子手中是一本杂志,杂志封面正是爱丽丝清秀的面庞——她应聘成为了模特。恭喜这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