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广告—“刻意读书群”聚集了一班喜欢阅读、思考的各行各业年轻人,我混进去就是为了沐浴早上八九点的灿烂阳光。一次在大家围绕《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后,一部叫《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被推荐出来,估计被发现只有我这样的“假年轻人”没有看过,所以没有被剧透。前几天淋雨着凉,卧床休息,就搜来一看。看的我泪腺不断被激活……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世界老有人说,印度会加速度地赶超中国了。为自己以前对这个预言不屑感到羞愧。羞愧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屑,而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古人云,见贤思齐;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还云,敌存灭祸,敌去召过。而我居然对一个邻居优缺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却很自傲自己是大汉子民,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戾气肆意喷发。惭愧!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没有伟光正、没有高大上却用细节让它超越了种姓、超越了宗教信仰、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仇恨。电影的主线就是爱、快乐与真实,这三个与生俱来。
也明白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明白了泰戈尔为什么能那么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他访问中国时,当时的文化界学术精英都欣喜异常,梁思诚、林徽因、徐志摩等都紧紧跟随。他们是向一个极具人文关怀的老人致敬,不分国籍。
也明白了当特蕾莎修女在印度去世时,为什么印度人拒绝特蕾莎修女的祖国阿尔巴里亚的要求将她的遗体运送回去,而要留在印度,明白了为什么在葬礼举行时,她的遗体要高高的举起,沿途的印度人都下跪低头,他们是向一个伟大的人格致敬,不分国界。
更明白了为什么印度会出现英迪拉甘地,而他的精神会影响到美国的黑人平权运动,影响了马丁路德金。一部电影居然给我这么大的启示。艺术果然是替天行道!
我猜徐峥拍的《我不是药神》中描绘印度、印度人的镜头也有致敬的意味。